刘蓓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中,鳞癌发病率多,其次是腺癌.33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48.48%,小细胞癌占18.18%,鳞癌占27.27%,腺鳞癌6.06%;125例男性患者中鳞癌占53.60%,腺癌占20.80%,小细胞癌占18.40%,腺鳞癌占5.60%.男性患者鳞癌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腺癌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男女患者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肺癌患者中有149例患者可见直接征象,占94.30%,增生型占74.15%,浸润性占2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有差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陆春;姚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有效液体积极复苏治疗后,DA组给予多巴胺治疗,NE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6h内复苏成功率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乳酸水平变化.结果:DA组6h复苏17例,复苏率为56.67%;NE组6h复苏25例,复苏率为80.65%;两组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T1、T2时间点,NE组患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DA组(P<0.05).结论: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提高6h复苏成功率,降低乳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4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地西泮麻醉,并对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45).结论: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浩;王铁铮;唐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56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连续顺序追踪法并结合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筛查胎儿有无先天性肢体畸形.结果:15例肢体畸形胎儿经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并引产后证实14例,7例四肢短小畸形,3例足内翻,1例桡骨发育不良伴手内翻,1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双下肢缺如,1例人体鱼序列征,检出率为93.3%;漏诊1例多趾,漏诊率为6.67%.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在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的同时降低漏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梅红;侯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眼科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干预组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并进行评估,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性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精心的术前准备对于成功开展此项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开展的40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结果:40例病例采用三孔法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随访至今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在精心准备细致操作下可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董茂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年轻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新入院的护士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专业技术考核合格率,病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专业技术合格率、病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技术能力,病员满意度同时得以提升.
作者:秦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片、依巴斯汀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片和玉屏风胶囊,对照组患者仅口服依巴斯汀片,两组患者均治疗28d后观察疗效,停药后6周随访,比较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6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1.9%,低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肯定、安全,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蒋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眼外伤共85只伤眼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眼外伤后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情况,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符合为83只眼(97.6%),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95.0%),视网膜脱离40只眼,脉络膜脱离37只眼,玻璃体混浊、增殖及机化79例,玻璃体后脱位15例.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及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艳艳;赵跃华;张红;汤计磊;孙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呼吸科和ICU病房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痰培养阳性率63.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痰培养阳性率41.8%,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平均住院天数(15.3士6.2)d明显少于对照组(23.9士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时迎俊;赵玉良;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主要是探讨CRP与WBC变化,哪个更早,对疾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各种感染发热、肝功能异常以及恶性疾病共200例患者分别用BS-300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XS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CRP和WBC测定.结果:在各种感染发热、肝功能异常以及恶性疾病等疾病的200例患者中,CRP和WBC均升高有42例;WBC总数升高,而CRP正常的有17例;CRP升高,WBC总数正常的有42例,WBC总数与CRP均正常的有99例.结论:在疾病早期,CRP升高比WBC升高快的多,且不受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且更有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风湿、恶性疾病等,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测定CRP比测定WBC更有利于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效监察、预后判断、疗效观察、术后感染、对抗生素应用是否有效等,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目前临床上有诊断意义的一种重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作者:戴银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1∶1比例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a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意外反应[1].文献报道[2],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病例占总死亡率的7.7%,近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还有所上升,我国是ADR的重灾区,每年约有500万~1000万住院患者是因为ADR住院的,严重事件达25~50万件,约19.2万人死于ADR,其中以静脉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输液室17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防治与护理经验.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患之间和整个社会共同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和舆论环境.方法:从三个角度剖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行业、患者、社会环境均是造成医患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结果:医疗行业自身、患者以及社会环境是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主要相关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缓和医患关系.结论: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和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共收治的60例患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陆日舰;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去势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前列腺癌患者,比较雄性激素水平,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心理接受度.结果:去势术后第5天检测血清雄激素水平均达到去势水平,三组切口均达甲级愈合,疼痛情况术后第1天,第7天经阴囊切口明显比经腹股沟切口及耻骨上切口疼痛轻,心理调查:绝大多数患者更愿意接受阴囊正中小切口睾丸内容物剜除术.结论:前列腺癌去势术中,经阴囊正中小切口睾丸内容物剜除术术后去势效果同腹股沟切口及耻骨上切口,但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心理上接受度更高,可考虑作为去势术中首选术式.
作者:杨宇;陈莹;傅光华;赖建平;郭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是药物进入体内的代谢必要过程,简称ADME,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在新药的研制和临床用药的过程中,ADME是评价化合物成药性的重要指标[1,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临床前筛选药效学研究中,有5%以下的化合物通过,而上市临床药物也不到2%.较低的药物统计数据,原因在于在审核的过程时,对药物ADME的不良效果占到39%.药物ADME是的评价不理想,使得药物作用在把靶向部位时达不到治疗浓度或者产生一系列的毒性问题[3,4].
作者:吴丽红;韩伟;秦晶;李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变广泛且病性顽固的慢性疾病,属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天然药物以其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点,在治疗RA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天然药物在治疗RA,尤其是对与T细胞调控相关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琳;权洪峰;付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室护士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本组100例(135眼)白内障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均成功用超声乳化头对晶状体核粉碎、吸除并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96%.结论: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会;刘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