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文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7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及术后膀胱内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术后每3个月膀胱镜复查.结果:本组7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90 min,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症状消失42例,好转24例,复发8例,无1例癌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预防其复发.
作者:黄海鹏;熊焕腾;朱心燊;林伟;王金根;曾涛;黎源;孟栋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网膜悬吊手术在腹膜透析管堵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科32例腹膜透析管堵管后行腹腔镜诊治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网膜包裹粘连腹透管,全部患者顺利施行腹腔镜下粘连网膜松解,再将网膜悬吊于肝圆韧带上,并将Tenckhoff腹透管重新植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粘连网膜松解、悬吊手术,手术时间20 ~35 min,手术后顺利康复,接受腹膜透析并出院.随访至今没有出现再堵管病例.结论:腹腔镜粘连网膜松解、悬吊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大大减少再堵管发生率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好.
作者:方传发;张磊;彭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其发病率为1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炎症、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失衡、生殖器官畸形与损伤以及环境污染、接触放射性物质等有关.临床上把男性不育症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后者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增多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笔者自2006年以来应用五子衍宗丸加味合用绒毛膜促性腺素治疗性功能正常,精液异常(除外无精子症)男性不育症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智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肌内注射是将无菌药液注入组织,简单而常用的给药途径,因药物的种类和机体本身素质的不同,有些患者在肌内注射药物后会引起硬结,甚至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类似炎症的反应,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影响治疗和用药效果.我科采用新鲜芦荟外敷联合硫酸镁热敷治疗白介素-2肌内注射致局部硬结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我科肌内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20 IU/支)致硬结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岁.肾癌10例,黑色素瘤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带状疱疹9例,在用药3天左右均因臀位肌内注射后出现硬结,红肿直径在3 ~6 cm之间.
作者:郭琼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曼新妥)治疗4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护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曼新妥),两组治疗观察14天.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曼新妥)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谢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ochrane中心等数据库,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共检索到5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2篇,用Revman5.0分析数据.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清除率和病毒突破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桥华;郭晓静;魏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基于CT断层图像快速准确重建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途径.方法:基于骨盆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数据,经Mimics10.01软件分别重建髋关节周围骨折区的三维结构,并对重建部位进行基本测量.结果:Mimics10.01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骨盆64排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的图像结构清晰,经切割后可清晰显示髋关节各重要结构,再现髋关节骨折部位的骨折情况,与术前影像资料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结论:根据CT断层扫描所得的Dicom格式数据,Mimics10.01软件可迅速、准确的建立骨折部位的三维立体可视化结构,为手术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张飞;肖文德;唐文;杨亚东;刘氜;何春耒;黄为民;姬广林;刘午阳;赖光松;莫建文;高辉;何莹;陶文强;李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一次性胃管在新生儿巨结肠回流灌肠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进行回流灌肠.结果:经回流灌肠后患儿腹胀明显缓解,经脐腹围较灌肠前小2~3 cm;食欲改善,体重增加.1例合并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回流洗肠后使用甲硝唑保留灌肠,灌肠2d后大便性状、恶臭明显改善.无出血、肠穿孔、硬肿症等并发症.结论:只要规范操作,胃管代替肛管行回流灌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德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方法:对两组各6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分别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奥美拉唑组中有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6.1%.西咪替丁组中有16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更能有效地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作者:王斯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氧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1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流量吸氧18 h)和对照组(常规吸氧6~8h)两组,观察两组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肩部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肩部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低流量吸氧18 h能有效缓解术后肩部疼痛.
作者:奚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性.方法:6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甲组进行甲氨喋呤50 mg宫腔镜下患侧输卵管注药,乙组采用甲氨喋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结果:甲组较乙组疗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薇;游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FoxM1是F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特异性表达于增殖期细胞中,在细胞分化终末时消失.FoxM1与细胞生长关系密切,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介导细胞增殖,还参与生长激素介导的细胞增殖.目前研究表明,FoxM1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所必需的一种原癌基因.本文就FoxM1与肿瘤关系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比较TCD检测中压颈试验与常规TCD检测对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方法:收集4 537例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对1 548例患者进行常规TCD检测,对2 989例患者进行了TCD检测中压颈试验,其中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异常的部分病例(以下简称常规检测异常组和压颈试验检测异常组),即常规检测异常组25例和压颈试验检测异常组36例,进行了全脑血管照影(DSA)对比.结果:(1)行常规TCD检测1 548例患者中,异常950例,异常率61.37%;行TCD检测中压颈试验2 989例患者中,异常2 202例,异常率73.67%.常规TCD检测异常组25例患者和TCD压颈试验检测异常组36例患者,与全脑血管照影(DSA)对比,符合率分别为84%、94.44%;(2)TCD常规检测异常的25例患者,TCD检查对颅内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2.61%,特异性为95.7%;(3)TCD压颈试验检测异常的36例患者,TCD检查对颅内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96.46%.结论:TCD检测中压颈试验较常规TCD检测对颅内血管狭窄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或推迟脑缺血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饶艳艳;刘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内注射配合可调式运动护膝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透明质酸钠膝关节内注射配合可调式运动护膝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愈90例,好转40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6.29%.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可调式运动护膝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端午;丁祥;陈惠;杨武;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Nd3+与金雀异黄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Na8[NdC18 H12NO7 Cl10]·6 H2O.金雀异黄素衍生物及其钕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ZR-75-30细胞的增殖,且钕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作者:刘霞;李伟;夏侯国论;范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萘哌地尔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术后并发腰痛、膀胱刺激征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g,每日2次)行抗感染治疗,多饮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萘哌地尔片(25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药物2周.结果:治疗组腰痛及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均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萘哌地尔能较好地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锦炎;胡典石;谢国良;魏世雄;卢邦宁;任永康;郑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又名KIAA1524或p90,是近被鉴别出的一种人类癌蛋白,多项研究表明,CIP2A能够直接与癌转录因子c-Myc蛋白相互作用,抑制PP2A对其丝氨酸62位(S62)的去磷酸化作用,从而抑制了细胞内c-Myc蛋白的水解,稳定了其蛋白表达水平.CIP2A在维持细胞的恶性表型,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研究证实,CIP2A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呈低水平表达,相反,CIP2A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呈广泛高表达,其过表达可促使细胞发生恶变,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但有关CIP2A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CIP2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伍耿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种药物分注射器同时进行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及操作中患者疼痛的观察.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两支注射器同时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执行,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进行评分.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肌注,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感受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支注射器同时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局部疼痛,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药物间发生配伍禁忌.
作者:刘其文;钟明超;罗风英;毛小云;刘小芳;吴小丽;黄玉兰;朱娜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佳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7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6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组)55例,腹腔镜改良全子宫切除术(LMTH组)50例,比较三组手术效果.结果:TAH组、LMTH组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LTH组(P <0.05);LMTH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 <0.05);TAH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TH组、LMTH组(P<0.05).LMTH组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LMTH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LMTH安全性好,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文华;张福云;唐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血清EBV壳蛋白抗体VCA-IgA、EA-IgA的滴度大小和鼻咽癌分期的分析,探讨血清EBVVCA-IgA、EA-IgA抗体滴度与鼻咽癌TNM分期、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收集鼻咽癌患者76例(鼻咽癌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对照组).取血清,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受试者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用t检验分析鼻咽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的差异.对不同分期鼻咽癌患者的血清EBVVCA-IgA、EA-IgA滴度进行F与q检验,观察各分期患者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的差异性.结果:(1)鼻因癌患者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与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01).(2)鼻咽癌患者TNM分期与血清EBV VCA-IgA、EA-IgA几何、对数平均滴度的研究表明,对T分期各分期组间、N分期各分期组间而言,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分期的上升滴度也随之升高.T分期与N分期中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组间比较,除T分期与N分期的VCA-Ig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3)鼻咽癌临床分期与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提示,鼻咽癌临床分期与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均呈正相关,显著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鼻咽癌患者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与正常人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EBV感染与鼻咽癌发病有密切关系.(2)鼻咽癌分期与血清EBV VCA-IgA、EA-IgA滴度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EBV VCA-IgA、EA-IgA与肿瘤负荷关系密切,肿瘤负荷越大,滴度越高.
作者:钟琼;吴仁瑞;肖震宇;钟豪;邓江华;曾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