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勇;欧阳忠;邹小明
药学本科专业涉及的实验课程比较多,但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药学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分成五个阶段融入药学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即“初级阶段”、“基础阶段”、“综合阶段”、“提高阶段”、“创新阶段”.通过不断的培养和阶段性的提高,激发学生探究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王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工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曾令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小儿布洛芬栓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0.01%十二烷基硫酸钠-pH7.2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的浓度并计算溶出度.结果:布洛芬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1~0.1mg·mL-1 (r=0.9999),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100.55%、101.13%(RSD为0.47%、1.01%、0.56%);3批样品在2h时溶出度均在80%以上.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周红梅;卢福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描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研究现状.方法: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按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并阐述各类药物的新研究现状.结果:阐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类药物的研究现状.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极为复杂,且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机制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范业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等多种优良而典型的特性,因而在医学领域被广泛适用.本文综述ANN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状况,并指出了它在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秀芝;谭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工业化药品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样品数据经常为非正态分布,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数据转换后,再计算过程能力并绘制控制图,以便正确判断实际的生产状态.方法:使用Minitab软件,结合Box-Cox幂转换模型、Johnson转换法,提出一套系统的处理非正态数据并计算其过程能力和绘制控制图的方法.结果:将某栓剂灌装过程中采集到的装量数据为实际案例,对该非正态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生产工艺的能力.结论:该非正态数据的转换和评估方法有效并容易操作.
作者:贾颖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枸杞为茄科植物枸杞成熟果实,近年来,枸杞予作为药食兼用的名贵资源,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特别是国内的许多学者在枸杞子的研究领域中,如枸杞子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功能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枸杞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抗脂肪肝、抗肿瘤、抗衰老、抗应激等多种生理功效,枸杞中含有己多糖、多种氮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牛磺酸、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枸杞多糖是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许多学者用现代医学理论和仪器方法研究了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功能因子,这些研究资料表明,枸杞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确实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作用.本文对枸杞子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枸杞子的药用价值.
作者:段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解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解郁颗粒中的刺五加、丹参、当归、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潘艳萍;王培涛;李嗣东;孙朝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去除颜面部一侧上下眼睑、颧部及颞部的蓝色、褐色、黑色、青黑色素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YAG激光去除太田痣.结果:32例患者选择了YAG激光治疗疗效好,患者很满意.结论:用YAG激光治疗太田痣其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梅;曾宫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绍了滴丸剂的基本概念,分析探讨了工艺工程中影响滴丸丸重的因素,分析了在滴丸剂发展和研制过程中,必须克服影响丸重的工艺难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梁伟春;王金;曹惠琪;曲韵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来测定秦归活络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YMC C18(4.6mm×150nm,5μ);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10μ.结果:芍药苷的保留时间为8.7分钟,在20.2μg/ml-101.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r =0.99998,n=5);芍药苷的回收率为104.0%,RSD =0.7% (n =6);供试品放置24小时内稳定,RSD=0.61%(n=5).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秦归活络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郑玥;赛春梅;裴福成;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给予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换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的单用利凡诺纱条治疗组,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 <0.001).结论: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确切疗效.
作者:周勤仙;张小芳;罗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多酚氧化酶广义上所分三大类的了解,一一阐述了多酚氧化酶这三大类别分别在食品和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郭凯玲;赵君;车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复发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8例因复发性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2例,术后痊愈出院4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保守治疗6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4例.本组手术治愈率97.6%,保守治疗死亡率66.7%.结论: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行T管引流是治疗复发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主要手段,同时重视手术前后积极配合加强支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千观;吴伟;陆汉龙;罗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活性.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本文综述了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刘帅华;李春英;李朝;刘德曼;施昆明;赵春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生收受医药厂商的“回扣”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有着深层而又复杂的社会因素.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健全医药市场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转换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提高医生合法收入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与方式.
作者:傅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分别以高山红景天的幼茎和幼叶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生根的影响,以建立其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幼茎是佳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佳的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5 mg/L,诱导率达83.3%;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佳培养基为MS +6-BA2.0 mg/L+NAA0.1 mg/L,诱导率和增殖率较高,达72%,且产生的不定芽数量较多,为3~4个;生根培养基以MS+IAA 0.5mg/L为好,生根率100%,而且幼苗长势旺盛,能够满足高山红景天工厂化快速繁殖的要求.
作者:张瑜;卞勇;关力;杨晓贺;陈广玉;张术丽;杨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明显呈负相关.结论: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联合检测Syk与HER2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作者:刘志勇;欧阳忠;邹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病变好发部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经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126例,分为两组:糖尿病(DM)组和非糖尿病(NDM)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下肢动脉,测量舒张末期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PI,狭窄>50%的血管计入统计表.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病年龄提前,病变多累及腘动脉及其以远的动脉,更多累及小血管.结论:早期对糖尿病患者小血管进行超声监测十分必要.
作者:巨兰;陈旭;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 ±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热敏性;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紫杉醇静脉注射用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高宁;李津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