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合并重症肺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李金祥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危重症合并重症肺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床旁应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对40例危重症合并重症肺感染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同时取痰菌培养.结果:35例显效,5例有效,有效率达100%.痰菌培养37例,阳性率77%,准确性达87%.经气管插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28例次,与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者比较明显缩短上机时间P <0.05.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起到了及时吸引分泌物提高了重症肺感染及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痊愈28例,好转20例,有效率81.4%;死亡11例,死亡率18.6%.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的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及时确诊和治疗可明显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的治愈率.

    作者:周宁;任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联合扩张治疗尿道狭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11例患者采用榆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筋膜扩张器扩张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尿线增粗.结论:榆尿管镜钬激光联合扩张腔内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杰民;黄毅彬;谢恩杰;陈艳萍;陈景琳;周源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治疗亚甲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甲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将42例亚甲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沉变化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失时间及甲状腺回缩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沉第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停药后不易复发.结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顾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给予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换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的单用利凡诺纱条治疗组,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 <0.001).结论: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确切疗效.

    作者:周勤仙;张小芳;罗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活性.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本文综述了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刘帅华;李春英;李朝;刘德曼;施昆明;赵春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明显呈负相关.结论: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联合检测Syk与HER2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作者:刘志勇;欧阳忠;邹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长到3-4周.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①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 μmol/L (15mg/dl)③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 85 μ.mol/L (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⑤黄疸退而复现;⑥血清结合胆红素> 34μmol/L(2mg/dl).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重度可致死亡.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的方法[2].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几黄疸患儿76例,观察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

    作者:田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 ±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热敏性;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紫杉醇静脉注射用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高宁;李津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藓种壳粗提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白藓(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为芸香科(Rutaceae)白藓属(Dictamnus)植物.本实验主要对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白藓的95%乙醇提取物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IC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藓种壳醇提物的氯仿相、乙酸乙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中等强度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相.从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极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4种细菌抑菌效果较为突出.白藓种壳粗提物氯仿相对供试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是金葡菌1.57 mg· ml-1、大肠杆菌1.57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变形杆菌3.13 mg·ml-1.白藓种壳粗提物乙酸乙酯相对供试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金葡菌1.57 mg·ml-1、大肠杆菌1.57 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且对变形杆菌无抑菌效果.

    作者:丁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栓素A2、前列环素与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创伤、严重感染、烧伤、休克等多种非心源性致病因素导致,多种炎性介质及效应细胞介导的,并呈级联放大的瀑布样炎症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ALI和ARDS同属急性呼吸衰竭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1].ALI时合成释放大量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其中主要的是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TXA2-PGI2失平衡在ALI和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TXA2、PGI2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试图阐明其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提出防治本症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作者:郑雅楠;李来传;史有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连续硅胶柱色谱法快速纯化紫杉醇

    采用连续中压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紫杉醇.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以中压玻璃柱为色谱柱,120~160 μm层析硅胶为填料,1%紫杉醇负载量为2g/100g硅胶,样品二氯甲烷溶解上样,二氯甲烷:乙腈(7:3)洗脱,洗脱流速为60 mL/min.一次柱色谱过程即可得到纯度大于90%紫杉醇,回收率75%以上,甲醇:水3:1(v/v)重结晶后得纯度99%紫杉醇产品,低纯度组分作为层析原料再次纯化.使用后的层析柱用二氯甲烷:乙腈(1:1)再生,二氯甲烷平衡,平衡后的层析柱重复使用,使用5次柱分离效率仍不降低.与传统方法相比溶剂用量少、层析填料价格低、生产周期短、分离效果好,易于实现连续工业化清洁生产.

    作者:李丽丽;周启超;孙曦晓;姚欢欢;柳叶;杨磊;祖元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等多种优良而典型的特性,因而在医学领域被广泛适用.本文综述ANN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状况,并指出了它在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秀芝;谭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酚氧化酶在食品和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多酚氧化酶广义上所分三大类的了解,一一阐述了多酚氧化酶这三大类别分别在食品和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郭凯玲;赵君;车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制药过程中非正态数据的分析

    目的:工业化药品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样品数据经常为非正态分布,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数据转换后,再计算过程能力并绘制控制图,以便正确判断实际的生产状态.方法:使用Minitab软件,结合Box-Cox幂转换模型、Johnson转换法,提出一套系统的处理非正态数据并计算其过程能力和绘制控制图的方法.结果:将某栓剂灌装过程中采集到的装量数据为实际案例,对该非正态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生产工艺的能力.结论:该非正态数据的转换和评估方法有效并容易操作.

    作者:贾颖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世界新药创新与药物复合产品和药物释放增强产品的发展前景

    世界对医药创新和生产力十年之久的下降已经有很多绝望.阅读了新药审批趋势的急剧下降的许多报告,能被假设的真正理由是制药工业中的创新和创造力的不足.业内权威人士把FDA的新分子实体(NME)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批准名单作为制药业创新衰落的证据.从审批药品的1996年的高达56个,稳步下降到2007年的18个.从那时起,事情仅略有改善,每年平均批准约23个.

    作者:刘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试验,由化学动力学原理,考察了黄芩苷溶液加入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后的稳定性;黄芩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结果:黄芩苷与焦亚硫酸钠化学反应过程为一级反应,在加入焦亚硫酸钠后有效期延长.结论:黄苓苷溶液中加入焦亚硫酸钠增强了溶液稳定性.

    作者:韩君;韩文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行“五段式”实践教学,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药学本科专业涉及的实验课程比较多,但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药学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分成五个阶段融入药学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即“初级阶段”、“基础阶段”、“综合阶段”、“提高阶段”、“创新阶段”.通过不断的培养和阶段性的提高,激发学生探究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王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评价

    为了评价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抗病毒的临床疗效,将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虎驹乙肝胶囊5粒,每天3次;对照组92例,仅进行综合保肝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临床治疗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高,改善症状明显,恢复肝功能作用显著,HBeAg、HBV-DNA转阴率较高,服用方便,使用安全,可广泛应用.

    作者:孙凌月;王炜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滴丸成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滴九成型机理的分析,讨论出影响滴丸成型力的因素,主要有:基质和药物的性质与配比;药物与基质混合物的溶融温度;冷凝剂的性质;固化成型的冷凝温度;滴头大小、滴距等,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基质、药物、冷凝剂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从而影响滴丸成型力.本文对深入研究滴丸的成型机理和影响因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江莉;王金;曲韵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叶酸介导肿瘤靶向紫杉醇纳米粒冷冻干燥工艺及其表征

    目的:研究了叶酸介导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冻于工艺及其表征.方法:选用甘露醇、牛血清白蛋白及海藻糖三种冻干保护剂,以叶酸介导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冻干前与复溶后聚集状态(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表现形态、稳定性系数fc及Zeta电位为指标,筛选冻干保护的合适浓度,并考察在适当浓度下纳米粒微观形态及复溶后8小时连续稳定性.结果:三种冻干保护剂在浓度不小于1%时起到保护作用.与无保护剂样品相比,冻干后紫杉醇纳米粒粒径更小,分布范围更窄,能够在水相中充分溶解,且在复溶后连续8小时内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对叶酸介导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冻干工艺及表征的研究,证明合适的冻干保护剂浓度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的紫杉醇纳米粒冻干注射剂.

    作者:金晓慧;赵冬梅;祖元刚;张衷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