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族药飞龙掌血总黄酮含量测定

何可群;李相兴

关键词:飞龙掌血叶,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摘要:目的: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民族药飞龙掌血枝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飞龙掌血枝叶中总黄酮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56%,精密度实验RSD为1.82%;卢丁对照品在0.01375~0.2200mg/mL范围有良好的线牲关系,回归方程为A=10.27C +0.0138,相关系数R2 =0.99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飞龙掌血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硅胶柱色谱法快速纯化紫杉醇

    采用连续中压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紫杉醇.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以中压玻璃柱为色谱柱,120~160 μm层析硅胶为填料,1%紫杉醇负载量为2g/100g硅胶,样品二氯甲烷溶解上样,二氯甲烷:乙腈(7:3)洗脱,洗脱流速为60 mL/min.一次柱色谱过程即可得到纯度大于90%紫杉醇,回收率75%以上,甲醇:水3:1(v/v)重结晶后得纯度99%紫杉醇产品,低纯度组分作为层析原料再次纯化.使用后的层析柱用二氯甲烷:乙腈(1:1)再生,二氯甲烷平衡,平衡后的层析柱重复使用,使用5次柱分离效率仍不降低.与传统方法相比溶剂用量少、层析填料价格低、生产周期短、分离效果好,易于实现连续工业化清洁生产.

    作者:李丽丽;周启超;孙曦晓;姚欢欢;柳叶;杨磊;祖元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活性.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本文综述了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刘帅华;李春英;李朝;刘德曼;施昆明;赵春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综合医院疫苗接种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疫苗接种是有计划地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1].当疫苗质量良好、保存和管理适当且注射安全时,疫苗接种是有效安全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2].安全注射包括对受种者的安全、对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对环境与公众的安全,主要涉及注射环境、注射用具与药物、注射技术操作过程、注射后的用具处理等环节,没有遵循上述要求的注射均为不安全注射,在预防接种中如何避免不安全注射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现针对我院接种门诊不安全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李俊玲;任继风;陈琦;宫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行“五段式”实践教学,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药学本科专业涉及的实验课程比较多,但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药学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分成五个阶段融入药学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即“初级阶段”、“基础阶段”、“综合阶段”、“提高阶段”、“创新阶段”.通过不断的培养和阶段性的提高,激发学生探究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王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用紫草的研究进展

    紫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以根药用,有许多药理作用.同时,紫草作为一种多用途植物,它的提取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方面.

    作者:马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APD患者容量超荷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CAPD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浆C反应蛋白(CLP)、血红蛋白(HGB)、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ipa)、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清除指数(KT/V)、24h尿量(U24h)、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指标间关系,时影响CAPD患者容量超荷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测定60例CAPD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GB)、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ipa)、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清除指教(KT/V)、24h尿量(U2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 C),分析容量超荷组和对照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监测指标在CAPD治疗6月、12个月、18个月,均有显著的变化,而且随着CAPD治疗,KT/V变化提示腹膜转运类型呈动态演变.结论:纠正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控制微炎症的发生、纠正营养不良及降低血液粘滞度,才能避免或减少CAPD患者容量超荷的发生.

    作者:杨军;巨兰;庞利;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我们从严密观察病情、消毒隔离、心理疏导、皮肤护理、饮食指导、静脉补液等方面加强对小儿腹泻的护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崔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 ±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紫杉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热敏性;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紫杉醇静脉注射用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高宁;李津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藓种壳粗提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白藓(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为芸香科(Rutaceae)白藓属(Dictamnus)植物.本实验主要对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白藓的95%乙醇提取物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IC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藓种壳醇提物的氯仿相、乙酸乙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中等强度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相.从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极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4种细菌抑菌效果较为突出.白藓种壳粗提物氯仿相对供试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是金葡菌1.57 mg· ml-1、大肠杆菌1.57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变形杆菌3.13 mg·ml-1.白藓种壳粗提物乙酸乙酯相对供试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金葡菌1.57 mg·ml-1、大肠杆菌1.57 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且对变形杆菌无抑菌效果.

    作者:丁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学特点探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价值.方法:采用GE MSCT扫描机,连续增强扫描,对20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进行MSCT检查并诊断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结果: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直接征象: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mm,无内膜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征象.间接征象:钙化内移5例,穿孔机透性溃疡4例,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17例,内膜渗漏2例.并发征象:心包积液4例,胸腔积液11例,主要分支血管受累3例,主动脉夹层3例.结论:MSCT能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且便于治疗后随诊观察.

    作者:张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发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复发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8例因复发性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2例,术后痊愈出院4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保守治疗6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4例.本组手术治愈率97.6%,保守治疗死亡率66.7%.结论: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行T管引流是治疗复发胆管结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主要手段,同时重视手术前后积极配合加强支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千观;吴伟;陆汉龙;罗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及价值

    枸杞为茄科植物枸杞成熟果实,近年来,枸杞予作为药食兼用的名贵资源,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特别是国内的许多学者在枸杞子的研究领域中,如枸杞子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功能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枸杞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抗脂肪肝、抗肿瘤、抗衰老、抗应激等多种生理功效,枸杞中含有己多糖、多种氮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牛磺酸、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枸杞多糖是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许多学者用现代医学理论和仪器方法研究了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功能因子,这些研究资料表明,枸杞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确实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作用.本文对枸杞子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枸杞子的药用价值.

    作者:段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滴丸成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滴九成型机理的分析,讨论出影响滴丸成型力的因素,主要有:基质和药物的性质与配比;药物与基质混合物的溶融温度;冷凝剂的性质;固化成型的冷凝温度;滴头大小、滴距等,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基质、药物、冷凝剂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从而影响滴丸成型力.本文对深入研究滴丸的成型机理和影响因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江莉;王金;曲韵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比浊法测定麦迪霉素效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建立微生物比浊法测定麦迪霉素效价的方法.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菌液浓度为1.0%,培养测定时间为3-4小时.结果:麦迪霉素浓度在1.0~3.0U/mL的范围内,浓度的对数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12%.结论:微生物比浊法测定麦迪霉素的效价简便,快速.

    作者:张胜波;陈玉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世界新药创新与药物复合产品和药物释放增强产品的发展前景

    世界对医药创新和生产力十年之久的下降已经有很多绝望.阅读了新药审批趋势的急剧下降的许多报告,能被假设的真正理由是制药工业中的创新和创造力的不足.业内权威人士把FDA的新分子实体(NME)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批准名单作为制药业创新衰落的证据.从审批药品的1996年的高达56个,稳步下降到2007年的18个.从那时起,事情仅略有改善,每年平均批准约23个.

    作者:刘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试验,由化学动力学原理,考察了黄芩苷溶液加入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后的稳定性;黄芩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结果:黄芩苷与焦亚硫酸钠化学反应过程为一级反应,在加入焦亚硫酸钠后有效期延长.结论:黄苓苷溶液中加入焦亚硫酸钠增强了溶液稳定性.

    作者:韩君;韩文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治疗亚甲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甲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将42例亚甲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沉变化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失时间及甲状腺回缩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沉第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停药后不易复发.结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顾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AMPK与心血管疾病

    AMPK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种异源三聚体酶,存在于多种组织,如肝脏、骨骼肌、心肌、脑等.AMPK对调节体内能量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细胞能量感受器”.当机体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导致能量消耗时,AMPK被激活,关闭合成代谢途径,抑制ATP消耗;开启分解代谢途径,维持细胞内ATP总水平.研究表明,AMPK的激活能够通过一些生理和药理作用因子,对心血管痰病产生积极的调节.因此,进一步深入对AMPK调节作用的研究,将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苏岩;季宇彬;郭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北五味子提取物碱性水解主要木脂素增量及其优化

    采用80%体积分数的乙醇回流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活性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进行提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水解催化剂的影响,确定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应用响应面分析对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碱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用1 mol/L的氢氧化钠15 mL回流水解2h.然后考察了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几种溶剂的萃取效果,确定以1,2-二氯乙烷作为70%浸膏溶液的萃取溶剂.北五味子木脂素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分别由原来的150.42、44.02、248.30和514.29mg/kg增加到455.96、58.21、397.69和772.09 mg/kg;经验证后总木脂素的回收率可达到165.91%.

    作者:马宇亮;李丽丽;周启超;孙曦晓;孙震;张晓楠;马春慧;杨磊;祖元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长到3-4周.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①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 μmol/L (15mg/dl)③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 85 μ.mol/L (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⑤黄疸退而复现;⑥血清结合胆红素> 34μmol/L(2mg/dl).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重度可致死亡.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的方法[2].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几黄疸患儿76例,观察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

    作者:田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