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内感染诊治和预防对策探讨

张鸿晖;周瑞芬;蔡永红;陈慧琳;刘华芝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患者, 医院内感染, 感染诊治, 预防, 医院感染率, 消化吸收障碍, 器官功能衰竭, 不合理使用, 白细胞减少, 住院天数, 营养不良, 医疗费用, 普遍共识, 控制工作, 抗菌药物, 化学治疗, 防御反射, 肠道感染, 多因素, 抵抗力
摘要:原发性肝癌患者在长期消耗或因放射、化学治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抵抗力大为减弱,再加上长期卧床、消化吸收障碍致营养不良等,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1];并且年龄、器官功能衰竭、防御反射差,手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诸多因素,也是本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升高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普遍共识.同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天数,而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2].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附16例报告)

    目的:总结开腹手术后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再次开腹手术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有术后腹腔出血6例,术后肠瘘4例,腹腔严重感染5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部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有术后腹腔出血、肠瘘及腹腔严重感染等.再次开腹手术因组织水肿明显、解剖复杂,手术有一定难度,且患者一般情况较重.故针对不同病因,术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积极的准备、术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严谨的操作,是减少或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刘达炳;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54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同隔缺损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5月~2011年2月54例婴幼儿,月龄8~36个月,体质量6~13Kg,均在全麻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期其他畸形矫正,术后入住ICU围手术期处理的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低心排;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22例;术后肺炎、肺不张24例;2次气管插管4例,后期气管切开术2例;入住ICU时同2~26天,平均4天;其中合并中度或以上肺动脉高压入住ICU时间8~26天,平均10天;14例有短暂的心律失常,处理后消失:1例Ⅲ°AVB 8个月后突然死亡;全组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前严谨的评估,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时机;术中充分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术后重视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可提高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天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12岁在校常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市街道在校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免疫效果、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3~12岁在校所有常住儿童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同时调查乙肝疫苗免疫史.结果:辖区内在校常住儿童1 522名检测对象中,乙肝抗体阳性728例,抗体阳性率为47.83%(728/1 52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4例,病原携带率为0.92%(14/1 522);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合格接种数为1 382例,全程免疫合格率为90.80%(1 382/1 522).结论:我市街道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明显,应继续做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监测;加强对大年龄组儿童的乙肝抗体水平的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乙肝疫苗强化免疫.

    作者:廖家文;张阳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膜瘤尾征组织侵袭与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凸面脑膜瘤尾征组织肿瘤细胞侵袭与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相关性,以拟定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具有脑膜尾征的凸面脑膜瘤54例,手术中切除瘤体及脑膜尾征对应组织,送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将脑膜尾征组织侵袭与肿瘤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凸面脑膜瘤患者中,22例病理提示肿瘤细胞侵袭脑膜尾征对应组织,占40.74%,脑膜尾征侵蚀组与未侵蚀组与瘤周水肿、尾征形态、瘤内囊性变有显著性差异,而与病理级别、免疫组化、肿瘤部位、大小、形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具有脑膜尾征的凸面脑膜瘤患者,对于瘤周水肿明显、瘤内存在囊性变及尾征形态不规则串珠样者,术中应尽多切除尾征对应组织,以降低复发.

    作者:邱传珍;王柏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痊愈84例,好转18例,无效死亡10例,总有效率91.07%,病死率8.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并使治愈时间缩短,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明峰;徐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彩超诊断

    冠状动脉瘘(coronary-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心病的0.25%~0.4%[1],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系冠状动脉与心脏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临床表现多为胸骨左缘连续性杂音,常与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胸壁动静脉畸形等相混淆,以往确诊需靠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因此,应用无创性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瘘,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4月彩超诊断冠状动脉瘘8例病人作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冠状动脉瘘的超声诊断水平.

    作者:葛贻珑;叶军;陈卫华;游宇光;肖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LEEP术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LEEP刀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单纯用LEEP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妇科门诊采用LEEP刀治疗的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联合组采用LEEP刀治疗,术后创面子呋喃西林粉上药,单纯组则单纯LEEP刀治疗,对两种方法的疗效、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出血11例,持续天数2~7天,出血量少,而单纯组术后出血24例,持续天数7~20天,出血量多;联合组术后阴道排液大多为2~3周消失,量较少,单纯组阴道排液大多为3~4周,量较多;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大多为4周,而单纯组大多为6~8周.一次性治愈率联合组为98%,单纯组为90%.结论:LEEP术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及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对青光眼86例(102眼)实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找出原因,并采取恰当治疗方法.结果:浅前房35眼,前房积血3眼,恶性青光眼2例4眼,采取相应措施均消除浅前房、前房积血、恶性青光眼等症状.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以浅前房常见,采取恰当治疗方法可避免严重后果.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5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病人进行疗效随访观察,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2例宽颈动脉瘤病人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1例栓塞术后第12天突发再出血后死亡,11例病人术后CTA随访,随访2个月至18个月,动脉瘤无复发;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结论: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锦庆;蒋秋华;邱万斌;林荃;张震宇;杨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吉安市吉州区2010年度五种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吉安市吉州区五种性病(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报告的五种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吉州区共报告五种性病126例,与2009年相比,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增加了250.00%,上升幅度大.五种性病主要集中在20~49岁,但50岁以上的病例增长幅度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必须加大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性病诊断标准的培训及对医疗机构督导的力度和频率,同时老年人群性病防治也要成为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何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经皮肾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MPCNL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相同湿度、温度下进行手术,据术中可能造成患者体温降低的环节对实验组采取保温措施,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分别在术前(麻醉后)和术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与术毕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MPCNL术术中实施保温护理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曾筱梅;廖新;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急性疼痛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学会)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A组)、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2、4、8、12和24 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B组VAS评分各时点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VAS A、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因镇痛不全需肌注哌替啶A、B组显著少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毛海花;余健;李安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临床对比治疗急性鼻窦炎

    目的:比较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天;对照组(50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1粒/次(0.5 g),2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较克拉霉素缓释片不良反应少,对急性鼻窦炎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何勇;赖珺;吴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BXTM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BXTM测定均值为(103.88±18.35)U/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测定均值(88.24±11.51)U/mL,血清BXTM测定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1.21%,特异性为81.66%.结论:血清BXTM含量测定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广谱性.

    作者:吴伟;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惊厥患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静脉注射安定0.3~0.5 mg/(kg·次),联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10mg/(kg·次);对照组54例,静脉注射安定0.3~0.5 mg/(kg·次).比较两组控制惊厥总有效率及惊厥复发率.同时观察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惊厥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方便.

    作者:刘健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26例小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126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10年10月共126例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小儿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46min,术中出血1~3 mL.术后住院3~6 d,术后1例出现伤口感染、余无切口疝、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勇;王胜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及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安全性、依从性.方法:来自我院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或)C14呼气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59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组1给予克拉霉素50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 0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连续口服7天.组2左氧氟沙星25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 0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连续口服7天.组3前5日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000 mg/次,2次/日,口服.后5日给予左氧氟沙星250 mg/次,2次/日,痢特灵1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口服.治疗结束后6周全部复查C14呼气试验,评价根除率及不良反应、依从性.结果:组1的意向根除率(ITT)为75.4%(40/53),组2为88.6%(47/53),组3为92.5%(49/53).含左氧氟沙星组的组2及组3的根除率高于组1,有显著性差异.三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性,以及服药的依从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及10日序贯疗法有更高的根除率,有相同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李井华;黄龙生;张吉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体会(附72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对7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完成LC手术,9例中转开腹,术后未出现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原因:6例胆囊动脉活动性出血,2例无法辩清胆囊管,1例为Mrizzi综合症.结论:术者需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手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适应征,选择性开展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温晓茂;夏国建;陈小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1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药物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科现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利培酮居首位(63.96%),其次为氯氮平(23.68%)、奎硫平(3.51%).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中等,联合用药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用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中以利培酮为代表,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使用率低,盐酸苯海索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

    作者:兰滨;许修平;肖昌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剧烈运动后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它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发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却完全正常,因此只能回顾性的分析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等原因,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因长时间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友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