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茂;夏国建;陈小宝
目的:探讨各种音乐对孕妇分娩镇痛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对280例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明显手术指征的孕妇产程中分别采用轻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观察孕妇的一般情况,镇痛效果、产程、宫缩、胎心音、新生儿评分.结果:播放各种背景音乐,孕妇轻松度过分娩关,效果满意,以第一产程更为明显.结论:音乐尤其是轻音乐有助于增强孕妇分娩信心,减轻分娩痛苦.
作者:吴淑芳;郭红霞;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配合及体会.方法:对本组2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回顾性分析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术中配合及体会.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创伤小,盆腔干扰小,恢复快,无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要具备一定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配合技术,熟悉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加强术中护理就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燕;彭莉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ATDC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catenin蛋白的关系,探讨ATDC蛋白及β-catenin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DC蛋白及β-catenin蛋白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TDC蛋白及β-catenin蛋白与卵巢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卵巢癌中ATDC与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ATDC蛋白及β-catenin蛋白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到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逐渐上调,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TDC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P<0.05).ATDC与β-cateni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ATDC表达上升,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ATDC基因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重要致癌基因并可能参与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调节.ATDC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β-catenin可能是ATDC基因的效应蛋白.
作者:盛立红;王辉;杨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并探索它的高危因素,提高认识和防治,降低其发病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55例被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中29例患者应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另外26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组).3个疗程后进行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作者:钟清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择时护理路径在社区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1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实验组通过择时护理指导患者择时饮食、择时活动、择时用药、择时心身休息、择时监测血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实验组与传统组比较,空腹血糖降低并发症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择时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虹;钟蓉萍;刘丹;彭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开腹手术后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再次开腹手术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有术后腹腔出血6例,术后肠瘘4例,腹腔严重感染5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部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有术后腹腔出血、肠瘘及腹腔严重感染等.再次开腹手术因组织水肿明显、解剖复杂,手术有一定难度,且患者一般情况较重.故针对不同病因,术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积极的准备、术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严谨的操作,是减少或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刘达炳;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月形切除结膜加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球结膜松弛(Ⅲ级或Ⅳ级)患者行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34例溢泪、异物干涩感等症状改善,有效率94.44%;33例裂隙灯检查结膜松弛完全消失,有效率91.67%.结论: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是治疗结膜松驰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曹世沛;伍芳玲;凌永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老龄化发展快的国家之一,在老年疾病发病中,癌症占首位[1],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但老年人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差、脆性增加,管腔狭窄,皮肤组织松驰,为静脉治疗增加难度,而经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很好的解决了术前支持,术中补液,术后营养及化疗的难题.
作者:张文红;伊秀英;邓作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4%,且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占70%~80%.及时有效的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前置胎盘、软产道损伤.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2007~2009年,我们行改良式B-1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由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样渗血、胎盘附着面大量出血所致的产后出血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春兰;林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本科医生临床实习期间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以达到稳定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杜绝医疗差错,以提高就业率,达到顺利完成实习的目的.方法:抽取某校2009级大学本科临床医疗专业实习医生10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实习初期存在多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与家属或患者接触紧张、担心出错医嘱、考研压力;实习中期、后期心理问题相对较少,中期主要为担心出错医嘱;实习后期主要来自就业压力.结论:给不同时期的本科实习医生给予不同重点的心理疏导或相关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姚素华;谢衍金;林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轴反馈调节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将Ox-LDL损伤内皮细胞的信息分别反馈于下丘脑(H)、垂体(P)、下丘脑-垂体(HP),制成下丘脑-垂体轴条件培养液再作用于受损内皮细胞,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H组和P组条件培养液对受损内皮细胞NO产量、ICAM-1表达的作用不明显(P>0.05),HP组能使其NO产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减少ICAM-1的表达(P<0.05).结论:完整的下丘脑-垂体轴对内皮细胞NO代谢、ICAM-1的表达有反馈调控作用,可抑制AS形成.
作者:徐能全;刘仰斌;李鸿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药物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科现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利培酮居首位(63.96%),其次为氯氮平(23.68%)、奎硫平(3.51%).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中等,联合用药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用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中以利培酮为代表,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使用率低,盐酸苯海索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
作者:兰滨;许修平;肖昌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BXTM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BXTM测定均值为(103.88±18.35)U/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测定均值(88.24±11.51)U/mL,血清BXTM测定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1.21%,特异性为81.66%.结论:血清BXTM含量测定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广谱性.
作者:吴伟;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相符25例,符合率71.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婕;姚文康;胡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瘘在预防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危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技术分离全直肠系膜后,术中行横结肠造瘘术,用吻合器吻合切缘,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2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前贫血的患者出现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瘘发生率4.54%.随访6~24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大便次数均可控制在<5次.直肠肿瘤复发3例;复发病理类型:黏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结论:对于年龄大于70岁和(或)合并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高危肿瘤患者,常规行横结肠造瘘能较好地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高根治手术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吻合口狭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明;刘佛林;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E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09年8月行CAG和TET的患者200例,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对TET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78.6%、特异性为51.5%、准确度为77.5%.结论:TET是近年来诊断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已明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病情预后.
作者:黄琴;刘龙辉;阳贻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LEEP刀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单纯用LEEP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妇科门诊采用LEEP刀治疗的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联合组采用LEEP刀治疗,术后创面子呋喃西林粉上药,单纯组则单纯LEEP刀治疗,对两种方法的疗效、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出血11例,持续天数2~7天,出血量少,而单纯组术后出血24例,持续天数7~20天,出血量多;联合组术后阴道排液大多为2~3周消失,量较少,单纯组阴道排液大多为3~4周,量较多;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大多为4周,而单纯组大多为6~8周.一次性治愈率联合组为98%,单纯组为90%.结论:LEEP术联合呋喃西林粉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及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核磁共振检查中射频噪声对患者的影响,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将须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分成两个年龄组,选择年龄3岁以上且能够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的患者94例为甲组,年龄3岁以下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须用10%水合氯醛灌肠镇静促进睡眠再行检查的患者112例为乙组.再将甲乙两组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前先戴上隔音耳塞后再行检查,对照组则常规双耳塞入棉球,观察患者检查中的不适应情况,检查过程是否顺利,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甲组患者中实验组均顺利完成检查,对照组有3例中止检查,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情况.乙组患者中实验组均顺利完成检查,无运动伪影,对照组42例检查中途清醒,出现运动伪影,被迫中止检查,须重新给药,重新检查.结论:隔音耳塞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能有效减少检查时的射频噪声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应,杜绝射频噪声对处于睡眠状态中患者干扰,保证检查过程顺利及图像效果符合要求.
作者:阳贻梅;蒙美英;曾小英;肖芳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制回形软枕在维持早产儿正确的体位及减少头颅、耳廓变形的效果.方法:在我科住院的胎龄28-34周、体重小于2500g、头颅耳廓无畸形无血肿并使用温箱保暖的120例早产儿,根据入院的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使用自制回形软枕垫高头颈部,观察两组早产儿头颅及耳廓外观、呼吸改变,记录呼吸暂停的次数,观察期为15天.结果:两组早产儿头颅、耳廓外观变形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暂停的次数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回形软枕可减少早产儿头颅和耳廓变形,从而促进其正常生理机能的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忠英;钟世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双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治疗效果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术后3~18个月随访120例,治疗组疗效优良率91.7%,棘突全部骨性愈合,对照组优良率80%.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椎管显露充分,椎管结构完整保留,脊柱稳定性好.能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近期效果好,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作者:朱仕文;钟建伟;谢荣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