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价值

彭婕;姚文康;胡迎

关键词:高频,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相符25例,符合率71.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体会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不易达到完全灭菌要求,操作时一旦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因此,在进行内镜检查、治疗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我们根据多年工作实际,综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避免了检查中的交叉感染,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萌;胡志燕;李虹;刘苇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本科实习医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本科医生临床实习期间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以达到稳定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杜绝医疗差错,以提高就业率,达到顺利完成实习的目的.方法:抽取某校2009级大学本科临床医疗专业实习医生10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实习初期存在多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与家属或患者接触紧张、担心出错医嘱、考研压力;实习中期、后期心理问题相对较少,中期主要为担心出错医嘱;实习后期主要来自就业压力.结论:给不同时期的本科实习医生给予不同重点的心理疏导或相关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姚素华;谢衍金;林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12岁在校常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市街道在校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免疫效果、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3~12岁在校所有常住儿童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同时调查乙肝疫苗免疫史.结果:辖区内在校常住儿童1 522名检测对象中,乙肝抗体阳性728例,抗体阳性率为47.83%(728/1 52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4例,病原携带率为0.92%(14/1 522);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合格接种数为1 382例,全程免疫合格率为90.80%(1 382/1 522).结论:我市街道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明显,应继续做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监测;加强对大年龄组儿童的乙肝抗体水平的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乙肝疫苗强化免疫.

    作者:廖家文;张阳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了解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道脑电图仪,对我院住院的60例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及临床分析评估.结果:60例中55例异常,异常率为91.7%,主要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活动,部分在慢波背景上存在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复合波,双侧弥漫性高波幅δ波,局灶性或双侧阵发性δ波,双侧弥漫性θ波.结论:脑电图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重要参考指标,反复多次检查,并对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夏剑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联合辅助检查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有效诊断方法,以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36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通过联合腹部立位片、消化道造影、钡剂灌肠、CT检查.结果:36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在术前均得到确诊.结论:联合腹部立位片、消化道造影、钡剂灌肠、CT检查是提高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平辉;徐芳;刘海金;刘潜;吴江;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下丘脑-垂体轴反馈路径对内皮细胞NO和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轴反馈调节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将Ox-LDL损伤内皮细胞的信息分别反馈于下丘脑(H)、垂体(P)、下丘脑-垂体(HP),制成下丘脑-垂体轴条件培养液再作用于受损内皮细胞,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H组和P组条件培养液对受损内皮细胞NO产量、ICAM-1表达的作用不明显(P>0.05),HP组能使其NO产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减少ICAM-1的表达(P<0.05).结论:完整的下丘脑-垂体轴对内皮细胞NO代谢、ICAM-1的表达有反馈调控作用,可抑制AS形成.

    作者:徐能全;刘仰斌;李鸿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痛经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问卷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女大学女生中发生率较高,为74.3%;初潮年龄越大痛经发生率越低,痛经者中个人不当的饮食习惯和经期受冷占77%,缺少锻炼者痛经率高,母亲痛经的女大学生痛经者占69.1%.结论: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较高,与痛经相关的因素有自身不良习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作者:吴玉娟;尹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牛璜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向

    目的:通过应用牛璜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牛璜酸联合甲钴胺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神经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结论:牛璜酸联合甲钴胺不仅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超龙;宋志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后间隙的临床解剖应用

    目的:探讨肝后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尸肝进行解剖,测量肝后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间隙入路行11例巨大肝癌、8例血管瘤切除.结果:肝后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5.43±9.65)mm,肝后间隙上口(膈面)的宽度平均为(20.04±6.88)mm,肝后间隙下口(脏面)的宽度平均为(18.17±5.23)mm.19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与其手术人路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肝后间隙有其解剖基础,在肝脏外科中可作为一良好的手术人路.

    作者:周小龙;李剑;邱启祥;徐能全;李鸿玮;刘潜;钟应华;廖振机;郭少华;林乐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而致的腰背痛.临床上以体力劳动者和青壮年多见.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256例,采用针刀松解腰背部粘连、挛缩、变性的肌肉、筋膜,结合推拿手法,使变性的肌束松解、粘连分离,经半年以上随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E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09年8月行CAG和TET的患者200例,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对TET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78.6%、特异性为51.5%、准确度为77.5%.结论:TET是近年来诊断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已明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病情预后.

    作者:黄琴;刘龙辉;阳贻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横结肠造瘘在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瘘在预防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危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技术分离全直肠系膜后,术中行横结肠造瘘术,用吻合器吻合切缘,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2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前贫血的患者出现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瘘发生率4.54%.随访6~24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大便次数均可控制在<5次.直肠肿瘤复发3例;复发病理类型:黏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结论:对于年龄大于70岁和(或)合并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高危肿瘤患者,常规行横结肠造瘘能较好地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高根治手术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吻合口狭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明;刘佛林;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临床对比治疗急性鼻窦炎

    目的:比较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天;对照组(50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1粒/次(0.5 g),2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较克拉霉素缓释片不良反应少,对急性鼻窦炎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何勇;赖珺;吴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输卵管结扎受术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不良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心理状态、术中配合、不良反应出现程度、术后疼痛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好、不良反应少和术后疼痛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巫金莲;谢金凤;廖苏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的安全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25例患者应用解痉药物和静脉输液保守治疗,其中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出现顽固性肾绞痛,后在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引流.结果: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疗效满意,5例患者在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后1肾绞痛消失,25例孕妇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行黄体酮、硫酸镁等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较好,对于顽固性肾绞痛患者采用膀胱镜下置双J管引流安全有效.

    作者:王桥林;袁源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ICC在外科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老龄化发展快的国家之一,在老年疾病发病中,癌症占首位[1],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但老年人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差、脆性增加,管腔狭窄,皮肤组织松驰,为静脉治疗增加难度,而经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很好的解决了术前支持,术中补液,术后营养及化疗的难题.

    作者:张文红;伊秀英;邓作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剧烈运动后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它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发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却完全正常,因此只能回顾性的分析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等原因,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因长时间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友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8~201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肺结核发现状况与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章贡区2008~2010年结核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666例.发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638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农民发病多,占45.61%,25~64岁发病数占67.09%,男女比为3.4:1,平均治愈率94.2%.结论:2008~2010年章贡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管理取得成效,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面向农村,重点为男性,不能忽视青少年.

    作者:李建华;蓝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1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药物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科现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利培酮居首位(63.96%),其次为氯氮平(23.68%)、奎硫平(3.51%).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中等,联合用药以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用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中以利培酮为代表,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使用率低,盐酸苯海索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

    作者:兰滨;许修平;肖昌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BXTM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BXTM测定均值为(103.88±18.35)U/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测定均值(88.24±11.51)U/mL,血清BXTM测定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1.21%,特异性为81.66%.结论:血清BXTM含量测定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广谱性.

    作者:吴伟;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