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琼;吕军华
目的:了解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一年内22名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过去一年内,100%的注射室护士发生了针刺伤,年人均刺伤2.63例,发生针刺伤后按正常程序上报者占27.27%,按规范进行正确处理者占56.90%.结论: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普遍,仍有大部分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应加强防护管理及知识的普及培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注射室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郭萍;钟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境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认知、整合、教化和调节等诸多功能,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功能,用先进的社会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和塑造人.本文从社会学的视野论述了社会文化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并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视角提出了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对策.
作者:谭宗梅;刘国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党和政府立足当时实际,采用报刊、墙报、标语、文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卫生宣传工作,形成了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宣传对象的针对性、宣传参与的广泛性、宣传内容的实用性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军民卫生意识和医疗水平,为苏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李霞;朱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央苏区从初步形成到发展壮大直至后来的丧失,经历了大约6年的时间.在这6年时间内,中央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大致经过了初创、建立健全和巩固发展三个阶段.
作者:刘善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教育中包括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及对疾病的综合处理能力,麻醉学的基本任务是保障病人的安全,为手术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于麻醉科医生来讲,既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内外及急救、重症监测方面的知识[1],就当前的医疗环境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为了培养麻醉医学生有过硬的临床技能及综合处理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合格的临床麻醉医学生,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教学的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总结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
作者: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校在全国实验教学改革大环境的影响下,1999年实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大实验室合并设为机能实验室的改革阶段,它继承了原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类课程,通过10多年的运作,我科室在人员分配、教学内容改革、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都取的了很大的改观和成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秀荣;吴丽珍;赵海燕;连磊凡;眭荣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以外用英语作为课堂的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活动.护理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护理学科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用两种语言思维,并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交际对象进行自由切换.
作者:黄春红;欧阳毅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它对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网络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网络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契机,积极探索和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与时俱进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毛磊焱;杨冬华;裘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红色中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该报刊登了大量的有关苏区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文章,这是我们深入研究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的重要史料.这些史料较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卫生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陈安;李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国学素养是指人们在对待国学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概言之,即是我们对国学的认识、了解及运用的能力.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国学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其人文精神,还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认同感.但是,现实中,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国学素养不容乐观,所以,如何探索一条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国学素养的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作者:熊申英;罗南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压力源[1],同时要面对各种文化层次,各种经济条件,各种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疗关系复杂,护理人员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导致纠纷产生.因此,护理纠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临床常见护理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日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洪云;谢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病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例,以小组为单位,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病例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100%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认为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临床病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结论:病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联系起来,学会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与应用能力.
作者:钟有添;王立;孙湘婷;王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护理管理者须重视广大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确保医疗安全.21世纪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诸如评判性思维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评估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科学的思维特质[1-2].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也逐渐扩大,所需技能越来越复杂,护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技能不注重查对,操作中方法过于机械,只重操作,不关注病人等方面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于2010年10月自行设计并制作了16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视听教材,并应用于我院实习的各校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木兰;刘芝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职业倦怠,即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出现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职业倦怠对个人和组织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个人而言,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对组织而言,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医患关系的协调.因此,减轻和消除工作倦怠,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是医院管理者及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就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华清;肖作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一个国家要成为大国,需要具备基本的四个客观条件:人口规模、国土面积、经济规模和军事实力,即人口规模超过世界平均值,占据着较大的陆地面积,经济总量较大,拥有较大规模的军队.它拥有足够的综合国力,以致在平时能够有效地维护它在本区域或世界范围内较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它一般来说被别国广泛地认为有权利参与处理本区域或世界范围内所有重大国际问题和足以严重影响其它多个国家的安全的国内问题[1].
作者:袁新秀;曾芳连;樊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医院通过苏维埃革命全面引介到中央苏区,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在此过程中,现代医学的优势及红色医生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苏区军民的认同.中央苏区建立后,传统医学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顺应革命需要的医学格局得以构建.
作者:李明;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首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高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提出了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并特别指出高校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作者:陈澜祯;林如丹;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其中,为健全对股东利益保护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设置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内容,但在公司地位、其他股东权利、诉讼费用、诉讼管辖等实体与程序方面尚不明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之后又于2009年10月公布了《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笔者拟在相应研究基础上,结合该《征求意见稿》在如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黄洪强;彭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至2010年家庭病床实施服务的情况分析,对家床功能定位的再思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中心家床工作汇总报表和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与2008年相比新建家庭病床数减少了10.2%.赴家床诊疗总人次2010年与2008年相比减少了19.3%.期末家床数减少89张,下降了4.51%.自动撤床的比率由2008年的3.87%上升至2010年的6.87%.治疗项目由原来的23项,缩减至目前的8项,且有些项目仍有限制.患者主要疾病是心血管、脑卒中、2型糖尿病,共占总床位数的94.94%.病情稳定以上的占84.34%.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建床指标,有些社区卫生中心翻建床位比达3以上.而社区慢性病病人管理,特殊人群上门保健服务数量增加了37.08%.结论:家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优势在逐渐减弱,应适时调整相应政策,使家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作者:刘德安;吴克明;唐兢;孙保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也处于深化发展阶段,教育改革中矛盾突显.如何进一步理清教育改革的内部矛盾,进行体制创新,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为什么要改革、谁来改、怎样改是关于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钟继润;符太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