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语教学法在护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黄春红;欧阳毅翔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 护理学科, 双语教学, 学科教学活动, 汉语和英语, 语言思维, 教学目的, 教学媒介, 交际对象, 自由, 学生, 外用, 切换, 课堂, 场景
摘要: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以外用英语作为课堂的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活动.护理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护理学科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用两种语言思维,并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交际对象进行自由切换.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大,而且在质量、层次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更具体化了.作为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必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作者:邱毅敏;黄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

    职业倦怠,即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出现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职业倦怠对个人和组织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个人而言,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对组织而言,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医患关系的协调.因此,减轻和消除工作倦怠,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是医院管理者及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就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华清;肖作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看管人》中的现实与荒诞

    1 引 言1960年4月27日,哈罗德·品特的三幕剧《看管人》(The Caretaker)在伦敦艺术剧院首次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品特由此一举成名.2005年品特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更使他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大部分关注的都是品特剧作的总体研究,个别研究较少,且主要针对《归家》和《升降机》等几部剧作,而对于其成名作《看管人》关注寥寥无几.

    作者:万莉;姬海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生实习能力培养的带教管理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实习,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锻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护生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她们以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也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多年的实习带教和护理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近几年的护理管理中发现,护生在护理实践工作中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牢固和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沟通能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针对问题加强临床带教中的管理,经过实践总结几点体会.

    作者:张水香;林秋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我国住房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市场化及政府保障制度解决了全国很多市民的住房问题,但住房市场体系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住房政策本身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在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由于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在保障住房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有限,使得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由于房价涨速与收入比过高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以上的各类问题到目前的阶段,已经处于当今我国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若政府不进行彻底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陶钧;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SWOT法分析欠发达地区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卫生服务行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服务行业.这极大的刺激了欠发达地区民营医院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民营医院的发展模式是欠发达地区民营医院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刘国秋;谭宗梅;吴乐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素质教育中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1 教师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则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他们本身的道德水平和做人的方式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因此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和行为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为人处事,在教育过程中实际上是作为教育内容而存在.

    作者:刘龙辉;黄琴;赵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综合课程中文体意识培养的策略

    大多数外语学院在高年级阶段不再开设语音、口语、泛读、写作等课程,听力课程的课时也缩减了.因此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任务就落到了综合课程上.高年级阶段的综合课程被称为高级英语,但笔者认为高级英语的主要任务还是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不过训练的重点是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而要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则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英语综合课程教学中加强文体意识的培养.

    作者:钟达峰;周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综合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围产医学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造成新生儿住院时间长,及由此引起新生儿并发症及各种感染不断提高,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甚至由此导致对医院的毁灭性打击,据报道,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18%][1],因此我们从2008年10月始对NICU进行综合管理,主要是对人、物、环境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传统与革命:中央苏区医学格局的转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医院通过苏维埃革命全面引介到中央苏区,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在此过程中,现代医学的优势及红色医生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苏区军民的认同.中央苏区建立后,传统医学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顺应革命需要的医学格局得以构建.

    作者:李明;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论血液透析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血液透析技术含量高而且血液透析机使用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现就当前血透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1 血透室安全隐患1.1护理安全隐患 血透室是高危科室,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很大,高学历低年资护士走上护理管理岗位,她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客观上形成了大的安全隐患;从业护士的低龄化,导致护理经验不足,专科操作技能欠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也存在较大隐患;护士自身安全隐患,主要有心理压力较大、感染传染性疾病机会增加、重体力操作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作者:林方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简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医疗卫生管理工作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围绕“发展游击战争”的中心任务,成立了中央军区卫生部,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并取得成效.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表现在: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保障;建立服务体系是做好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做好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庄春贤;刘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区域主导产业成长路径类型分析

    区域主导产业具有特定的涵义和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区域主导产业的成长是区域经济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某一产业产生、成长、发展为主导产业并继续演化,进而成熟直至衰退的一个全过程,各阶段相互衔接形成其成长路径.根据市场和政府在区域产业成长中所起作用,可将区域主导产业成长的路径分为自组织型、强制型和引导型.区域主导产业成长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众多条件的组合,并规定了区域政府的政策空间.

    作者:朱启铭;钟继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像医学实验教材应用分析

    影像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放射、超声、CT、MRI与核医学等,具有理、医、工交叉结合的特点[1].这就要求影像医学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外,还要有精湛的医学影像知识、操作技能、图像识别能力和创造思维.因此,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影像医学教学的目的,除通过实验巩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作者:叶军;游宇光;陈卫华;钟福兴;葛贻珑;曾晓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学生会.目前各个高校社团的协会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为此,关注社团各协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1.1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有些协会规模大、会员多、活动好、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而有些协会却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发展空间日益萎缩,面临退出舞台的尴尬局面.表现在一些协会开局好,但他们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扔,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任由他冷冷清清结束.

    作者:温泉;罗丽萍;梁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与应对

    目的:了解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一年内22名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过去一年内,100%的注射室护士发生了针刺伤,年人均刺伤2.63例,发生针刺伤后按正常程序上报者占27.27%,按规范进行正确处理者占56.90%.结论: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普遍,仍有大部分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应加强防护管理及知识的普及培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注射室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郭萍;钟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社会文化功能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境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认知、整合、教化和调节等诸多功能,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功能,用先进的社会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和塑造人.本文从社会学的视野论述了社会文化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并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视角提出了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对策.

    作者:谭宗梅;刘国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响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自l999年高校招生规模开始扩大以来,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这个环境下,我校的招生规模也随之在逐年递增,2003年是扩招后的第一批医学本科生实习阶段,自这年后每年到医院进行毕业实习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加,临床实习质量也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我校医学类本科专业实习生的情况对影响我校医学类本科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作者:张品俊;宋小英;黄光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临床常见护理纠纷的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压力源[1],同时要面对各种文化层次,各种经济条件,各种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疗关系复杂,护理人员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导致纠纷产生.因此,护理纠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临床常见护理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日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洪云;谢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地位再审视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医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越来越依赖于仪器设备,对病人心理的关怀却越来越被忽视.在对患者的诊疗中,我们已无需象过去一样贴近他们的心胸听音,也减少了很多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较为直接的身体接触,问诊过程也更为简单化.

    作者:刘宁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