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剑平;刘淑华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30-35岁,浸润癌为50-55岁.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富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有明显下降.宫颈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性行为及分娩次数、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手术是治疗官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主要用于早期官颈癌(ⅠA-ⅡA期)患者[1].围术期护理是官颈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回顾了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78例官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
作者:衡金兰;宁修芹;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进行自制米诺膦酸水合物片与原研产品的溶出曲线对比,以考察处方工艺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智能溶出试验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色谱仪为检测仪器,分别以水、pH2.2盐酸溶液、pH4.0磷酸盐缓冲液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介质,分别测定了哈尔滨誉衡药业自制米诺膦酸水合物片与日本小野工业株式会社原研米诺膦酸水合物片的溶出曲线.结果及结论:自制米诺膦酸水合物片与原研产品在上述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一致.
作者:姜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2年7月份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门诊1087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在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4.06%,稍偏高,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抱菌素类41.49%,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36.02%,大环内酯类24.22%,青霉素类17.39%,喹诺酮类2.36%,其他类0.12%.喹诺酮类药物在<18岁青少年中未使用.结论:我院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配合医师积极参与合理用药.
作者:陈利;蔡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2004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一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索同时耐药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型葡萄球菌(MSSA)中分别占51.65%和34.5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中,D一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9.72%和30.58%.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24.48%,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30.58%.结论:医院微生物室开展药敏试验中加上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
作者:夏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肌力康饮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25mg/kg·d),环磷酰胺组(80mg/kg·d),肌力康饮低、中、高剂量组(2、4、8g/kg·d).给药14天后,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来观察肌力康饮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应用刀豆球蛋白A(ConA)、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观察肌力康饮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对ConA、LPS所诱导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值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肌力康饮各剂量组胸腺和脾脏指数稍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强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值能力(P<0.01).结论:肌力康饮对正常免疫器官没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作者:周迎春;王峰;牛凤云;贾维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晨间小讲课在急诊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每日晨间交班后由交班者小讲课,实现知识共享,互学互促.结果:通过晨间小讲课,护士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技术操作较开始小讲课之前有显著提高.结论:晨间小讲课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是提高急诊护士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萧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科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前准备、单纯术中配合及手术后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能以佳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结论:心理护理能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薛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辨证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临床随机选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进行临床前后治疗观察.结果:观察12周治愈56例,显效19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93%,治疗后CPSI评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岳;孙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及疾病治愈率.方法:收集4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观察护理过程,总结归纳护理要点.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例患者中一例死亡,3例康复出院.结论:颈椎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发生多种严重护理并发症,在抢救的基础上,密切的观察,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及生命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重要工作.本文理论结合实际,从践行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仅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更要在改善医疗服务上下力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通过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推广便民措施,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改善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即将推出的改革举措是对医院现行机制的变革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并充分做好准备,才能在这次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承担起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历史赋予的重任,适时调整医院经营和管理模式,配合政府做好职工的思想转变,针对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做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何德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临床表现有:(1)急性起病.(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本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余69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4例死亡病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继发脑干损伤,导致手术后中枢性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4.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脑疝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及时积极正确的急救处理和外科手术治疗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阳;郭继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4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只应用纠正甲状腺功能紊乱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步曲安奈德20mg甲状腺局部注射qw,共8次.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治疗组FT3和FT4治疗前后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SH均明显下降,治疗组TS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gAb和TPOAb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应用纠正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药物治疗HT,可减轻淋巴细胞浸润,改善病人甲状腺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精心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和细致的术后观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钱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制对比研究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分别与地西泮联合使用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剂选择,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两组(A、B),每组15只,其中A、B均为联合组.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A组为平均3分钟,B组为平均10分钟.而麻醉维持时间B组为平均3h,A组为平均1.5h.苏醒时间A组为平均1.8h,B组为平均3.5h.结论:进行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的麻醉方法较多,地西泮与麻醉药品的联合使用麻醉效果好,并能够缩短诱导时间,延长麻醉时间,能达到实验中实验兔耐受时间长的要求.
作者:王小铭;赵建农;黄显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2年安徽省六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质量;方法:从基本药物抽验概况,基本药物抽样情况,基本药物检验情况,总体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基本药物质量良好,抽验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
作者:张新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司匹林、清热解毒口服液为阳性对照品,分别用蛋清和2%二硝基苯乙醇制备大鼠足跖肿胀的非特异性炎症和高热模型,用双黄连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对两种模型的大鼠进行治疗,考察双黄连口服液对大鼠非特异性炎症和高热的治疗作用.结果:高、中、低剂量双黄连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的非特异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对2%二硝基苯乙醇所致大鼠高热的解热作用特点不同,中剂量双黄连口服液,在致热60 min后即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致热90 min至实验结束,表现出极显著解热效果(P<0.01);高剂量和低剂量双黄连口服液组于致热90 min至实验结束,均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阳性对照药物清热解毒口服液于致热150 min后,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炎、解热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抗炎、解热的治疗.
作者:侯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23G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特点和护理经验.结果: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意外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对施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术后处理与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晓慧;董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2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出血,尿失禁,尿路感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4.6mm,5μm),梯度洗脱方法,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2nm,柱温40℃.结果:多西他赛的浓度在70~1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34.46x+ 137.48 R=0.999),方法的低检测限为0.8ng(S/N=3.1);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100.4%(RSD=0.77%);日间精密度RSD=0.60%(n=6),各杂质峰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多西他赛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崔琳;戚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用冰毯用于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脑外伤病人用医用冰毯实施亚低温疗法,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调节体温和水温,使体温控制在32℃~35℃.结果 32例病人体温都控制在32℃~35℃,降温维持时间稳定.结论 凡符合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5分),广泛性脑挫裂伤及脑水肿;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伤;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亚低温疗法适应证者,采用冰毯5-7天效果显著,早期应用对脑缺血或脑损伤确有神经保护作用,使脑梗死得以减少,病人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同时还要做到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才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段卫红;胥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