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妇女放置三种IUD的临床效果比较

麦健容;杨晓凌;文凤群;邓晓燕;曾水莲;吴间冰;甘小霞

关键词:剖宫产, 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妇女放置吉妮致美(GeneFiexIN) IUD、元宫IUD、TCu220c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0例有剖宫产史的受术者,随机放置吉妮致美、元宫及TCu220c,随访24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随访24个月后,吉妮致美IUD带器妊娠率为0.85%,脱落率为0.85%,因症取出率为1.69%,续用率为96.67%;元宫IUD带器妊娠率为5.79%,脱落率为6.61%,因症取出率为5.65%,续用率为83.08%;TCu220c IUD带器妊娠率为5.83%,脱落率为6.56%,因症取出率为6.67%,续用率为82.31%.结论:放置吉妮致美IUD具有不良反应小,脱落率低等优点,续用率及避孕效果均高于元宫IUD及TCu220c IUD,更适合有剖宫史妇女放置.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发育时期荷瘤鼠脾组织结构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脾组织结构对荷瘤(S180)的反应.方法:取3个年龄段(20~25天龄、9~10周龄和12月龄)的昆明小鼠60只,每个年龄段又分为正常盐水对照组和肿瘤模型组.通过对小鼠脾指数、肿瘤指数,脾组织结构观察,体视学方法计量脾白髓相对面积百分比(Aw)、单位面积脾小体的个数(Ns)、单位面积脾树突状细胞个数、脾巨噬细胞截面直径等各项指标的测定分析,观察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脾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肿瘤的反应.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脾指数下降.在青年期和中老年期,小鼠荷瘤后脾脏显著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肿瘤指数的年龄差别非常明显,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除幼年荷瘤组的单位面积脾结构中脾小体个数较正常组增加外,各个不同发育时期荷瘤小鼠的Aw与Ns均比正常对照组下降.(4)青年期荷瘤小鼠脾巨噬细胞体积较正常组显著增大,而幼年期则成反向变化.结论:9 ~ 10周龄小鼠较其它组脾的各种结构对机体荷瘤更为敏感.

    作者:林卡莉;张赛男;况花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特型真空垫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特型真空垫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真空垫盆腔抬高体位固定技术,利用激光线标出真空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患者的相对应部位和真空袋作连线标记,以便患者体位重复.在放疗实施前EPID射野验证,并进行比较,通过逆向三维计划系统对小肠、膀胱危急器官的受量评估.结果:(1)根据特型真空垫标记摆位,应用EPID射野验证,X方向的误差为(0.31±0.18) cm,Y方向的误差为(0.38 ±0.32) cm,Z方向的误差为(0.26 ±0.22) cm.(2)小肠受量比较:通过逆向计划系统对小肠、膀胱危急器宫的评估,该技术能使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减少56%,直肠受照射体积减少45%,膀胱的受照射体积减少32%,PTV体积相同,急性反应明显减少.结论:在宫颈癌调强放疗过程中,用特型真空垫盆腔抬高固定体位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摆位偏差,减少危及器官照射体积,降低危急器官急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爱群;邓江华;陈财福;杨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央神经细胞瘤影像诊断方法的探讨(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方法,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特征,6例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其中3例有CT平扫资料.结果:6例均位于侧脑室内,肿瘤的生长与透明隔关系密切.肿瘤子MRI T1WI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或FLAIR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信号不均匀.CT显示钙化常见.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MRI表现为肿瘤以透明隔为中心对称生长,或以宽基底附着于透明隔向一侧侧脑室生长,结合患者年龄,应考虑中央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作者:胡忠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分别选用L型髁钢板、加压钢板+骨栓、安达氏针+骨栓、动力压缩髁钉(DCS)、髁部解剖钢板5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并配合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半年,L型髁钢板优良率为75%,加压钢板+骨栓优良率为60%,安达氏针+骨栓优良率为50%,动力压缩髁钉(DCS)优良率为81.3%,髁部解剖钢板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髁部解剖钢板内固定是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选择.

    作者:连育才;李悫;邱祖财;孙海东;陈公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成人支气管异物误诊9例分析

    支气管异物是常见急症之一,75%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成人发生异物的情况少见[1].我院从2002年8月~2010年7月共收治196例此类患者,其中误诊9例,误诊率4.6%.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15~ 78岁,平均56岁.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脑梗塞病史,1例有肺结核病史,2例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病程3个月至2年余.1.2临床表现9例患者都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症状,2例有胸痛症状,1例有咯血症状.体格检查时5例有肺局部呼吸音减弱,4例有干性啰音,7例有湿性啰音.

    作者:翁冠裕;刘宜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cm~14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个月,平均5个月;切取皮瓣面积为4cm×3 cm~16cm×12cm,皮瓣蒂长约4~8 cm,平均6 cm.结果:4例皮瓣周围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成活;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5例皮瓣术后3月稍肿胀,经适当功能锻炼,肿胀消退;20例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功能感觉良好,能穿鞋正常行走.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可修复面积大,成功率高,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蔡幸健;钱锐;陈荣春;肖诗梁;游辉;朱道信;刘振逾;周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屈光不正手术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屈光手术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出现了一大批切实可行的手术技术和更多正在研发之中的手术方法,是现代眼科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方向之一,近年来继续呈现令人目不暇接的诸多进展.现就综述如下.1屈光手术概念的进展从初只为摘掉眼镜,到增进视力的希望,直到改善总体视觉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人们的追求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希望获得良好的全程视力,即远、中、近距离的清晰视力;并希望获得在全天候下的良好视力,即在各种亮度、对比度环境下良好的视觉质量;还希望获得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具有适用的视觉质量.因此有人开始提出从技术上讲,屈光手术可以10年做一次,以适合个年龄段的视觉需求.

    作者:周建平;黄雅媛;胡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观察及护理

    尿毒症所致的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生率约为60%~90%[1],其主要特点是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疹.患者常会有阵发性的瘙痒发作,白天轻、夜晚重,瘙痒剧烈时患者常常难以忍受,而不停搔挠,瘙痒的部位可发生在全身,常见的是躯干与四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2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燕;吴雄健;黄国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75例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治疗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并对肥大下鼻甲行部分切除术,或者行骨折外移术,术后填塞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结果:75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71例(94.67%,71/75),好转4例(5.33%,4/75),无无效者.其中有2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切开吸出积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治疗治愈,未发生鼻中隔穿孔,无1例出现空鼻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成形术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华贵;刁建平;余成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56例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56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衡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内科药物脑复康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二组均结合康复训练,根据简式Fug1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作者:田桓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肌肋定位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男60例;女18例;年龄大79岁,小19岁.主要是刨伤性大出血、失液过多,血液透析,监测置管,重大手术,全身烧伤等病人.其中刨伤患者40例,其余38例.ASA Ⅰ~Ⅳ级.1.2 方法置病人仰卧头低足高位,穿刺侧肩胛下垫以软枕,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颈与锁骨间区,术者先扪摸中斜角肌及其终末端并重压触及坚硬的第一肋骨并向前内侧移动,越过前斜角肌末端,在其与锁骨间位置确立穿刺点,并做标记.局部以1%利多卡因麻醉.持备有2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由标记点刺入,针尖向对侧乳头及第一肋骨面位置,针干与前斜角肌平行,并保持注射器负压,缓缓进针,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即确定定位成功,拔针按压.继持深静脉穿刺针(中心静脉穿刺针)依刚才方法穿刺.见回血置管蕊及置入静脉导管,固定[1].常规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作者:许丽华;鲁小燕;谢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2006年至2010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宫外孕患者105例,43例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本文旨在探讨15例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5例,年龄20~43岁,手术治疗43例,其中9例破裂,保守治疗62例,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停经时间为28~ 35天,阴道少量出血,暗红色,量少,持续2~3天,自认为月经来潮.

    作者:钟剑萍;江筱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超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PVA+明胶海绵颗粒或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后患者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9例,明显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月经量少于术前,子宫体积小于术前.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能完好保留子宫,解决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增长的临床症状,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赖化平;东江莉;邱荷岚;林韬;李雪年;徐娟;杜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有关发达国家统计,近30余年来慢性肾病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1].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自2008年8月~2011年10月,我们对76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实施了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章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调查报告

    章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赣州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8 - 2010年)》要求,从2008年开始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于2010年底通过了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省级达标验收,提升了单位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本文从人力资源建设、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对2007年和2011年章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对比评估.

    作者:蒙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分析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816例1 632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其中术中将150例患者的左右眼角膜瓣蒂部随机置于角膜上方或鼻侧,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干眼问卷调查、泪液分泌量检查、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角膜着色眼数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BUT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组与位于鼻侧组之间术后于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术后1周、1个月干眼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干眼缓解.角膜瓣蒂部位置对于眼症无显著影响.

    作者:周欣;刘俐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ICC置管穿刺局部止血效果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止血措施,减少渗血量,减轻肢体肿胀,减轻病人不适,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对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穿刺点选择和穿刺方法均相同,观察组用压紧的棉球压在穿刺点上方,对照组用传统的纱块压在穿刺点上然后用相同方法盖上贴膜再胶布缠绕加压止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渗血明显减少,肢体肿胀发生率减少,无须在穿刺后数小时内频繁更换敷料,只须按常规行导管维护即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CC置管患者局部渗血量与不同的穿刺方法和穿刺点的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此基础上采用压紧的棉球垂直压迫穿刺点上方再紧密盖上透明贴膜不仅能有效止血,还能避免肢体肿胀,减轻不适,方便又经济实用.

    作者:邓伍秀;夏晓红;李爱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传统的方法,但存在创伤大,切口多,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等弊端,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的治疗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出的高热能使病变的静脉内壁灼伤,内膜粘连,后闭塞病变的静脉干,消除静脉内血液返流.与传统的手术比较其主要优点:①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出现出血,血肿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②术后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③患肢切口少,美观,病人易于接受.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开展腔内激光闭合术共4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晨;钟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预防宫颈癌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预防宫颈癌放疗引起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60例宫颈癌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组30例(放疗+康复新).对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明显推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有利于盆腔放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小青;汪琛;彭卫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操作技巧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289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测试,在环境、时间、体位、耳塞大小、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多种有效的技巧相结合,289例患儿中254例初筛全部通过,未通过35例患儿复查中27例通过,大幅度降低初筛的假阳性率,减轻患儿家属的思想及经济负担.结论:全面掌握操作技巧,并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筛查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