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张奕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颈骨折, 临床资料, 活动受限, 护理体会, 关节疼痛, 外伤后
摘要: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O例,年龄小55岁,大86岁,平均70.5岁,外伤后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史,全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妈咪爱联合茵栀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临床观察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绝大多数表现为未结合胆红索增高为主,而未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造成脑细胞核黄染,产生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容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张人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磁共振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显示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在治疗前行磁共振常规冠状T1WI与STIR(短T1反转恢复序列)、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T2WI、病变侧斜冠位STIR、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3D-T2*GRE)成像.结果:轴位T1WI与T2W1在显示臂丛神经椎管内段与椎间孔段较好,冠状STIR与斜矢状STIR在显示臂丛神经干病变价值高,3D-T2*GRE三维立体显示臂丛神经干的总体结构,对于神经干的大小、形态及走向效果较好.结论:磁共振检查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能够明确显示臂丛神经损伤及相关的病理改变,多方位多序列检查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作者:陈惠;刘少强;谢春;钟福兴;邱兴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腔内放疗结合外照射治疗宫颈癌44例回顾性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宫颈癌普查、预防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仍有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Ⅱ b期以上宫颈癌患者.

    作者:吴仁瑞;钟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0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于静脉点滴红霉素前30 min 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98例)单用红霉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以及因红霉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注射部位疼痛和被迫停药率外)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后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差异.结论:蒙脱石散能减少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康纪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后侧小切口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27例27髋.结果:手术均在术前设计切口下顺利进行,术后患者随访1-5年,平均2.5年,临床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杨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疗法预防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在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僵直预防和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术后1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肘关节功能,选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结果: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26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83.3%.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肘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对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翎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体会(附20例报告)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指妊娠着床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切口妊娠也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并发症也在升高[1].

    作者:刘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O例,年龄小55岁,大86岁,平均70.5岁,外伤后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史,全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张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使用3%0氯已定清洁口腔每日3次,治疗组辅以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残余液雾化吸人.结果:将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口腔炎的总人数及轻度、重度口腔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从两组口腔炎愈合时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很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特点.

    作者:李年秀;曾俊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急腹症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腹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临床诊断为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3.4%(213/228).结论:超声诊断急腹症准确率高,及时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治疗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肖立禄;王永平;张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氟西汀、雷尼替丁、吗丁啉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3~2008年共收治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现就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30~57岁,平均41岁.

    作者:叶树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体会

    由于可能发生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肝脏损伤,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长期以来被视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的禁忌症.随着操作技术水平的进步,LC适应症逐步扩大.

    作者:万晓基;王贵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VEGF-C和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98 例 NSCLC和 20 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和ABCG2的表达.结果:VEGF-C和ABCG2的表达与NSCLG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元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与ABCG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EGF-C和ABCG2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转移与复发的一个观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杜志明;吴志诚;江涛;贺方兴;江柏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5例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经休息、限盐、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心衰症状不见改善甚至恶化者.在临床上处理比较困难.

    作者:马葛明;王燕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体会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是因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能失常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常常引起妇女月经异常,影响身心健康,治疗较为棘手,本文将妈富隆用于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凌宏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器在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防治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

    切口感染是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常见的并发症,开放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较长,住院时间长,频繁换药,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全方位、高效能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防止感染[1],我们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次性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2008年以来应用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无1例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建中;谢元才;叶林娇;肖美萍;钟鼎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簇集性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为特征的皮肤病,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患者常疼痛难忍,彻夜难眠[1].

    作者:许莉;唐卫东;陈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周与2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Hp)和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1周与2周疗效对比.方法:72例经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并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1周疗法组(A组)和2周疗法组(B组),A、B两组用药均为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A组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只用1周,B组用2周,雷贝拉唑均用2周.停药4周之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结果:溃疡愈合率A、B两组分别为80.5%(29/36)和86.1%(31/36);Hp根除率为91.6%(33/36)和94.4%(34/36);A、B两组之间比较,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根除Hp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1周与2周比较无差异性.但1周疗法经济,不良反应很少,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夏扣平;吕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探讨

    目的:对Rathke囊肿的CT和MRI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2例Rathke囊肿的CT及MRI资料.结果:22例Rathke囊肿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19例位于鞍内,伴鞍上延伸5例,伴鞍底下陷7例,3例位于鞍上.高度从5~30 mm,多数在10~20 mm.CT平扫呈等密度8例、低密度4例、略高密度1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后3例病灶无强化,3例可见囊壁的强化.MRI平扫时,,T1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3例、混杂信号7例.增强14例看到囊壁的轻度或部分强化.结论:Rathke囊肿GT、MRI影像表现多样,与临床病史及其它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徐玉球;刘晓玉;姚振威;冯晓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磁共振水成像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磁共振(MRI)平扫与MRU表现.结果: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均显示清晰,3例异位开口位于子宫,8例位于阴道,9例位于阴道前庭,1例男性病人开口于前列腺水平,19例合并重复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合并单侧肾发育不良.结论:MRU结合MRI平扫在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及其引流肾的对位关系较准确,对临床手术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少强;邹晓峰;钟福兴;郭少华;陈惠;邱兴庭;许凡勇;王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