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接种麻风与乙脑减毒活疫苗致急性荨麻疹一例报告

胡正伟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 麻风, 乙脑减毒活疫苗,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 母乳喂养, 健康状况, 患儿, 发育正常, 过敏史, 药物, 体检, 顺产, 食物, 汉族, 反应
摘要:患儿,男,汉族,2009年11月21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儿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了5种疫苗以及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均未出现任何反应.2010年7月27日10:00左右在某预防接种门诊于接种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孕引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成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已婚,G<,2>P<,1>,因停经26<'+5>周,阴道流水4天,咳嗽、气急2天于2009年9月1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3月6日,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水,色清亮.

    作者:姚菁;谢小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12例(18眼)患者行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诊1~12月.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平均为(15.97±0.45)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36±2.3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中央深度(CACD)眼球彩超检查明显加深,CACD由术前(1.39±0.24)mm,增加到术后的(2.50±0.2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增宽,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附6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6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作用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但独自可行走,易跌跤,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动作缓慢,不灵活,运动减少,坐位起立时较困难,以后患者在吃饭挟菜时右手颤抖,静止性震颤不明显,发病5个多月后前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作者:钟江;李金玉;伍国华;邱洁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诱发因素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诱发病因,做好二级预防.方法:对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卒中38例,缺血性卒中67例;发病年龄有年青化趋势;高血压、糖尿病、抽烟为常见诱发因素;基底节为好发部位.结论:做好二级预防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婴幼儿侧卧位手术体位的安置技巧

    婴幼儿手术体位的安置,尤其是侧卧位,由于体位物品大小不匹配或进口婴幼儿体位物品价格昂贵、国产的又很少,一直是困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一个难题[1],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手术窒在护理工作中自行研制出一种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的安置技巧,在43例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中运用,达到了安全、舒适、稳固手术部位易暴露的要求,现就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蔡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VVH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1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分泌功能,从而为寻找到肾上腺细胞佳细胞移植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肾上腺细胞的体外分组原代培养,取不同培养时间(0、2、4、6、7、10 d)的肾上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肾上腺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生长及其分布情况;定量检测肾上腺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存活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酮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浓度.比较分析肾上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48 h后,在显微镜下见肾上腺细胞贴壁.细胞增大,胞体呈圆形或多角形,胞体大,胞浆透亮,4 d后生长旺盛,数量增多,细胞成活率达95.94%,2周后细胞出现皱缩和破碎,开始衰老.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培养液中,皮质醇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第4天以后增加速度缓慢,进入一个平台期.皮质酮、醛固酮浓度在第2、4、6、7 d逐渐上升.第7 d达峰值.随后第10 d浓度开始下降,与高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皮质醇略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细胞具有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大鼠体内所含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皮质醇虽然有变化.但其含量非常低.

    作者:江波;伍耿青;王晓宁;宋涛;杨军;薛义军;钟辛;邹晓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人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种繁多及各种引流管、生命信息监测导管和导联线等,导致病人无法穿衣和更衣困难,引起病人身体和心理上不舒适感,也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病人服,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福英;刘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术中经胃肠吻合口将营养管插入输出段空肠内,用于术后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后,肠功能恢复早,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结论:鼻肠营养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叶璐娟;谢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炎症相关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近年来,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介导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本文就脑缺血/灌注时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一些炎症因子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斌;李广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疏血通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疏血通注射液是以地花、水蛭为主组方,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提取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制成的注射剂.为观察疏血通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应用该药治疗脑梗塞120例,并观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刘事明;何乐群;赖道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后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AF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ARB组)12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另一组(CCB组)11例给予氩氯地平治疗.血压达标2年后,将两组一年中合并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进行比较.结果:ARB组与CCB组在降压达标治疗后第1年、第2年的一年中合并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和81.82%、41.67%和63.64%,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第2年的比例分别与第1年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ARB组第1年、第2年的比例分别与ccB组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可抑制阵发性AF的发生,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并且厄贝沙坦优于氨氯地平.

    作者:陶立刚;肖祖锋;姜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扩张型心肌病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甚或猝死,到目前来说尚缺乏特异性治疗,预后极差.其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遗传性因素等有关.

    作者:曾石秀;廖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随着PICC导管的推广,临床专业护士己熟知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预防.由于肿瘤病人化疗周期的不同,多数行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大部分时间在院外自行护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未曾有报道.

    作者:谢稚军;王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超声诊断双侧髓质海绵肾23例,详细描述其超声表现.结果:23例中.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5例,双侧肾结石5例,单侧肾结石3例,患肾呈轻至重度积水表现,双肾锥体呈放射状、花瓣状回声均匀增强,集合系统见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伴声影光团.结论:髓质海绵.肾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明确合并结石与肾积水情况,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段临涛;王茜;杨志杰;王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报告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曾祥俊;江宗华;赖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并与手术开窗方法作比较.方法:10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WB-100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开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0.00%,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74.00%,两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开窗治疗.

    作者:何际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加用培菲康组(培菲康联用三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7d,分别观察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67.3%和8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三联组为37.5%;加用培菲康组为9.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菲康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治疗体会

    目的:为促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满足母乳喂养的需要.方法:400例刮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6 h取番泻叶6 g,开水冲泡至200~300 mL,浸3~5 min,去渣饮汁,分次饮用,7 h进流质饮食,12 h进半流质饮食;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再进食.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P<0.05).结论:刮宫产术后适当刺激肠蠕动,对恢复产妇饮食、改善泌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巫金莲;廖苏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