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年龄60~85岁行髋及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和25G腰穿针.B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均选用第2~3腰椎间隙穿刺.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比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杨衍忠;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造成急性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内机械性阻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坏死.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此,被公认为无创性治疗AMI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丽茹;余纪岚;章晓玉;张春珍;童金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常规MRI与扩散成像(DWI)联合应用,在判定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理基础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抗病毒治疗复查证实的病毒性脑炎行常规MRI和DWI.分别作轴位DWI和常规T2WI、T1WI、FLAIR成像.观察病毒性脑炎在DWI与常规T2WI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域的ADC值.结果:MRI诊断39例阳性,共发现88个病灶.22个病灶在DWl出现异常高信号而T2WI、T1 WI及FLAIR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39个病灶在DWI与T2w1均表现为高信号,且DWl显示范围较T2WI更清楚、更广泛,17个病灶在D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19例复查其中4例痊愈,13例病灶不同程度吸收,13例中2例出现局限性脑萎缩,4例出现9个软化灶,在12wi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在DWI表现为低信号,T1 WI表现为低信号.另有l例合并有出血,1例老病灶吸收,但出现新病灶.结论:DWI能在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异常信号,能够反映病毒性脑炎不同时期病理变化,与常规1r2wI相比可提供定量的诊断信息,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晓玉;徐玉球;彭吉东;钟俊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组(A组)、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B组)和氨茶碱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多索茶碱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泵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物,且使用持续微量泵泵入可更好地维持药物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国斌;刘惟优;赖庆文;刘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奥荚拉唑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概况.方法:搜集整理2006年1月~2010年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杂志刊登的有关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的文献及资料.结果:奥关拉唑主要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视觉的损害、生殖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确切掌握该药的适应证、药物剂量和使用疗程,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玉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观察锌剂在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的疗效,我科自2008年10月-2010年2月加用锌剂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观察其疗效,并作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婴幼儿手术体位的安置,尤其是侧卧位,由于体位物品大小不匹配或进口婴幼儿体位物品价格昂贵、国产的又很少,一直是困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一个难题[1],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手术窒在护理工作中自行研制出一种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的安置技巧,在43例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中运用,达到了安全、舒适、稳固手术部位易暴露的要求,现就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蔡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晚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传统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但由于宫颈不成熟,存在着阵痛时间长,宫缩强,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及出血多等不足.
作者:伏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尿素(BU)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倚,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极量负荷运动后及运动24h后血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在极量运动后及运动后24h体育专业组血尿素水平与非体育专业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尿素代谢水平存在明显差别,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血尿素代谢能力,获得良好的健康效应.
作者:孙晓琴;邱东海;黎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田某,男,44岁因自语,随地大小便,时毁物半年于2010年1月29日入我院住院治疗.据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体格检查:皮肤无黄染,淋巴结不肿大,心率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鸣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汪兴周;袁招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考察口腔溃疡166例,分析不同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结果:采用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治疗口腔溃疡,具有复发率低的效果.结论: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是治愈口腔溃疡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玉华;刘达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翼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PreS1抗原与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用ELESA法检测376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M和PreS1抗原,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HBV-DNA.结果:164例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Pre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87.20%和90.8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12例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Pre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40.57%和39.62%,说明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229例PreS1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HBe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62.45%和81.66%,说明PreS1抗原与HBV-DNA的符合率较HBeAg高,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方面PreS1抗原更有意义.结论:Pre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一致性,PreS1抗原可作为诊断乙肝病毒复制及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完全替代HBV-DNA检测.
作者:方先松;温小云;刘春棋;胡蓉;吴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曲型切闭器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美外曲型切闭器闭合远端残留直肠,再用强生吻合器进行结肠一直肠端侧吻合.其中包括行趟低位直肠前切除的20例行回肠末端造13,3个月后关闭造口.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3.7%,大便失控5例,均经保守治疗及肛门功能锻炼后治愈.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海金;尹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1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已婚,G<,2>P<,1>,因停经26<'+5>周,阴道流水4天,咳嗽、气急2天于2009年9月1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3月6日,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水,色清亮.
作者:姚菁;谢小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疏血通注射液是以地花、水蛭为主组方,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提取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制成的注射剂.为观察疏血通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应用该药治疗脑梗塞120例,并观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刘事明;何乐群;赖道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探讨AMI后溶栓的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病人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治疗组(急诊溶栓组)和对照组(住院溶栓组)两组,溶栓药物均采用国产注射用尿激酶(UK)(广州丽珠医药公司)150万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 mL溶解后,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30 min内滴入.结果:治疗组平均开始时间比对照组提前90 min,再通率为70.97%,而对照组再通率为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前者为3.23%,后者为6.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2周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前者为(51.00±0.19),后者为(42.01±0.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有溶栓指征者尽早溶栓.将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元立;刘宗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并与手术开窗方法作比较.方法:10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WB-100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开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0.00%,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74.00%,两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开窗治疗.
作者:何际全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