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方家香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扁桃体, 手术病人, 优质医疗服务, 护理工作质量, 住院期间, 医疗护理, 医疗费用, 护理模式, 服务品质, 持续改善, 群体, 患者
摘要:临床护理路径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善,使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品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曲型切闭器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吻合器、曲型切闭器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美外曲型切闭器闭合远端残留直肠,再用强生吻合器进行结肠一直肠端侧吻合.其中包括行趟低位直肠前切除的20例行回肠末端造13,3个月后关闭造口.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3.7%,大便失控5例,均经保守治疗及肛门功能锻炼后治愈.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海金;尹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91眼)确诊为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不同分为A、B组,A组42例(50眼)患者使用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B组35例(41眼)患者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观察A、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 d、15 d及3月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lential,VEP)的变化,随访3年.'结果: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视力恢复快,显效率高明显优于B组,4 d后视力≥0.2的患者A组占52%.B组占8%;15 d后视力≥0.7的患者A组占74%,B组占7%;3月后视力≥1.0的患者A组占87%,B组占7%.A组瞳孔、眼底、视野、VEP均较B组改善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贻平;曾祥云;刘琳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干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胆囊炎1例

    患者吴某,男,71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加重一天而于2005年3月26日人内科住院.患者于入院3天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有时高达39.5度.

    作者:谭小舒;黄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轻度及中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饮人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我院急诊留观室2008年9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82例轻度及中度酒精中毒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娴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房室瓣环运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右心室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原因不明的以一侧或两侧心腔扩张为主,多为左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既往也称充血性心肌病.

    作者:吴平;叶军;朱剑芳;陈卫华;游宇光;任苓;肖文胜;葛贻珑;宋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评价与护理

    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2005年始,我院采用脑功能生物反馈系统(广州润杰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患儿55例,因其安全、有效,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及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春兰;钟秋园;黄必清;廖彩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分泌功能,从而为寻找到肾上腺细胞佳细胞移植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肾上腺细胞的体外分组原代培养,取不同培养时间(0、2、4、6、7、10 d)的肾上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肾上腺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生长及其分布情况;定量检测肾上腺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存活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酮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浓度.比较分析肾上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48 h后,在显微镜下见肾上腺细胞贴壁.细胞增大,胞体呈圆形或多角形,胞体大,胞浆透亮,4 d后生长旺盛,数量增多,细胞成活率达95.94%,2周后细胞出现皱缩和破碎,开始衰老.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培养液中,皮质醇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第4天以后增加速度缓慢,进入一个平台期.皮质酮、醛固酮浓度在第2、4、6、7 d逐渐上升.第7 d达峰值.随后第10 d浓度开始下降,与高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皮质醇略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细胞具有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大鼠体内所含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皮质醇虽然有变化.但其含量非常低.

    作者:江波;伍耿青;王晓宁;宋涛;杨军;薛义军;钟辛;邹晓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住院药房电子处方24000张,经统计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8400张.统计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我院住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26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15%.我院抗菌药物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非感染疾病中使用抗菌药、选用错误的品种、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不适当,不合理联用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何光华;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马铃薯片湿敷治疗注射后硬块的临床分析(附156例报告)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和疼痛的现象,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本人先后采用马铃薯(即土豆)片湿敷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的红肿、硬结病例1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招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口服避孕药-青年女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附2例报道)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青年人(15~45岁)的发病率约为2/10万~10/10万,且病因复杂多样,诊断较为困难,青年女性脑血管病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江宗华;曾祥俊;赖朝晖;彭吉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常并发呼吸衰竭,病理上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形成为特征.

    作者:陈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超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27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8例、C型19例.结果:2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5周.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1年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和创伤性关节炎分期,总体优良率为92.6%.结论:外固定架方法简单、损伤小、复位固定可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朱令孝;郭建中;刘明惊;肖海龙;宋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4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典型表现,总结经验,降低误诊率.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甲亢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曾误诊,误诊率28%.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突眼及甲状腺肿,常涉及心血管、消化、血液系统等.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

    作者:刘玉琼;曾向阳;谢启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是指经皮穿刺插管(股动脉或桡动脉),通过使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可扩展性的金属支架,将特殊的导引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在严密监护下加压使球囊及金属支架同时机械性膨胀,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保持再通畅,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血.

    作者:张永红;廖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超声诊断双侧髓质海绵肾23例,详细描述其超声表现.结果:23例中.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5例,双侧肾结石5例,单侧肾结石3例,患肾呈轻至重度积水表现,双肾锥体呈放射状、花瓣状回声均匀增强,集合系统见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伴声影光团.结论:髓质海绵.肾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明确合并结石与肾积水情况,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段临涛;王茜;杨志杰;王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全身体格检查、感染因素检查、B超及输卵管造影等多项检查,寻找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原因.结果: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以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粘连阻塞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因素.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是直接导致继发不孕的原因,减少手术创伤,预防并发症,加强卫生宣教,是降低继发不孕的重要环节.

    作者:游超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进行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结果:实验组IC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为38.5%,实验组降低IC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转移因子局部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84例分为两组.在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黏膜下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强的松龙等量黏膜下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4,P=0.044).结论: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富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住院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住院环境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寻找影响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采取医疗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对患者住院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二组患者在入院时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开放管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封闭管理患者高;封闭管理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入院时,开放管理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高于入院时.结论:开放病房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封闭病房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尽量采取开放式管理.

    作者:刘小梅;彭珍;刘诏薄;刘素平;焦冬妹;谢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