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目的:观察血寨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该药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的药理作用.方法:对4年来患脑梗死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在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屏障通透性和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上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38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为研究者,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和观察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再根据冠脉病变指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根据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各组均测定脂蛋白(a)[Lp(a)]、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C)水平.结果: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对照组、观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余变量在对照组、观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Lp(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三组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L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且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斯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翼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曲型切闭器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美外曲型切闭器闭合远端残留直肠,再用强生吻合器进行结肠一直肠端侧吻合.其中包括行趟低位直肠前切除的20例行回肠末端造13,3个月后关闭造口.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3.7%,大便失控5例,均经保守治疗及肛门功能锻炼后治愈.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海金;尹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漂浮导管,即肺动脉导管(PAC),自1970年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心脏手术患者通常由于心脏功能受限,代偿能力差,再加上麻醉及手术的打击,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临床处理非常困难.
作者:钟钦文;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1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84例分为两组.在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黏膜下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强的松龙等量黏膜下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4,P=0.044).结论: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富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心房纤颤患者在服用华法林前均检查凝血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晚饭后口服华法林,起剂量为3mg/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每次加减量0.5~1mg,服药第3天复查INR,以后每天监测,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周复查2次,共1~2周,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月监测INR一次.结果:华法林维持为(3.00±0.20)mg/d,则INR能稳定在2.0~3.0之间.其中发生脑栓塞4例,年发生率4.08%,脑出血1例,年发生率1.02%,此4例均为未规律服用华法林及按时复查INR患者;1例左下肢严重肿胀、青紫,经用维生素K1,调整华法林剂量后痊愈;6例有轻微出血(主要为牙龈、球结膜、皮肤黏膜等部位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等处理后出血消失.1例大便潜血实验阳性,INR2.0,停用华法林.结论:心房纤颤患者服用华法林(3.00±0.20)mg/d,调整INR 2.0~3.0之间,其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作者:袁宾;郭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是指经皮穿刺插管(股动脉或桡动脉),通过使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可扩展性的金属支架,将特殊的导引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在严密监护下加压使球囊及金属支架同时机械性膨胀,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保持再通畅,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血.
作者:张永红;廖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婴幼儿手术体位的安置,尤其是侧卧位,由于体位物品大小不匹配或进口婴幼儿体位物品价格昂贵、国产的又很少,一直是困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一个难题[1],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手术窒在护理工作中自行研制出一种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的安置技巧,在43例婴幼儿侧卧手术体位中运用,达到了安全、舒适、稳固手术部位易暴露的要求,现就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蔡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喉白斑疾病的疗效,以及手术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应用电子喉镜检查及手术治疗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46例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手术,治愈率达95.6%.结论:电子喉镜下反复检查及手术治疗喉白斑,有利于该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永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在临床常见,占小儿全身骨折的51.8%[1].小儿股骨干骨折多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并给予细心的护理,但小儿的活动量很大,在卧床牵引期间,仍不断活动身体,有时甚至扭绞吊着的双腿,从仰卧位翻转成俯卧位.
作者:高雪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种繁多及各种引流管、生命信息监测导管和导联线等,导致病人无法穿衣和更衣困难,引起病人身体和心理上不舒适感,也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病人服,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福英;刘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6例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经过.结果:6例中5例保守治疗成功,1列保守治疗后行妊娠病灶清除加子宫修补术.结论:仔细B超检查可提高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率,尽早明确诊断;药物保守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后B超引导下的清宫术效果理想,减少患者损伤.妊娠病灶清除加修补术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子宫切除率.
作者:杨晶珍;刘彩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吴某,男,71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加重一天而于2005年3月26日人内科住院.患者于入院3天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有时高达39.5度.
作者:谭小舒;黄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价值,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患者41例,无神经损伤症状,不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加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均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与传统后路手术相比,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置钉容易,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明显减低了手术创伤导致的椎旁肌的退变和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符合微创理念.
作者:肖诗梁;钱锐;蔡幸健;刘振逾;曾芳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因方法学成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经济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及科研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自身方法学的限制以及操作步骤较多(包括试剂准备.样本收集,加样,温育,洗涤,显色,比色,结果判定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较多.
作者:刘小勇;肖殿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内迷路节育器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宫内迷路节育器诊治情况.结果:56例节育器迷路全部取出.结论:迷路节育器未穿出子宫浆膜层者,宫腔镜是佳选择;迷路节育器如穿出子宫浆膜层或完全外游宫外者,则在腹腔镜下取出;如为带铜的圆形或宫形IUD,则应注意防其内芯脱出,遗落宫腔及腹腔内.
作者:邓辉;曾韶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介入治疗对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75岁,平均49岁.置球囊于食道下段一贲门处,注入10~15 kPa压力气体维持1 min,显示球囊完全充盈,问隙1 min,连续扩张1~3次,撤出球囊带血丝即可.结果:成功率100%,4例扩张1次,1例连续扩张2次,狭窄段松弛扩张内径1.0~1.5 cm.结论: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简易、损伤小,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首选有效方法.
作者:赖化平;林韬;杜威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