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义生;张爱玲;莫新发;高学忠;赵东晖;何建芳;尹有群;付莉萍;王晓文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年龄60~85岁行髋及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和25G腰穿针.B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均选用第2~3腰椎间隙穿刺.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比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杨衍忠;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介导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本文就脑缺血/灌注时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一些炎症因子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斌;李广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曲型切闭器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美外曲型切闭器闭合远端残留直肠,再用强生吻合器进行结肠一直肠端侧吻合.其中包括行趟低位直肠前切除的20例行回肠末端造13,3个月后关闭造口.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3.7%,大便失控5例,均经保守治疗及肛门功能锻炼后治愈.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海金;尹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6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作用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但独自可行走,易跌跤,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动作缓慢,不灵活,运动减少,坐位起立时较困难,以后患者在吃饭挟菜时右手颤抖,静止性震颤不明显,发病5个多月后前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作者:钟江;李金玉;伍国华;邱洁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曾祥俊;江宗华;赖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是慢性进行性衰竭,如果能迅速纠正高糖毒性,β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甚至延长逆转β细胞功能衰变的过程[1],近来的研究表明,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但随着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夜间低血糖.
作者:袁军铭;周玲英;袁园英;熊桃红;张其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泪道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68例(92眼)行改良式泪道硅胶管植入术的泪道阻塞患者进回顾性研究,观察术后疗效,随访1年.其中行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53眼,行双泪小管鼻插硅胶管术39眼.结果:92眼中治愈80眼,好转4眼,无效8眼,手术有效率91.30%.结论:改良式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王辉;唐爱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典型与不典型X线征象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6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典型乳腺癌病例16例(早期乳癌2例,中晚期14例).疑似乳腺癌病例6例,误诊漏诊病例4例.结论:乳腺癌的典型X线征象对其诊断有确切的价值,不典型x线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丽华;谢财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考察口腔溃疡166例,分析不同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结果:采用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治疗口腔溃疡,具有复发率低的效果.结论:双料喉风散联合用药是治愈口腔溃疡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玉华;刘达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常并发呼吸衰竭,病理上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形成为特征.
作者:陈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综合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1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4~8周,残留癌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采用平扫、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RFA术后CT平扫残留癌密度均有显著降低、缩小,7例完全坏死,9例大部分坏死,16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50%以上).16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8.0%),>2年(72.0%).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综合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金生;郭基珍;刘龙辉;王兆毅;陈健民;钟荣明;叶贱辉;方世忠;林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作者:谢代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种繁多及各种引流管、生命信息监测导管和导联线等,导致病人无法穿衣和更衣困难,引起病人身体和心理上不舒适感,也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病人服,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福英;刘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甚或猝死,到目前来说尚缺乏特异性治疗,预后极差.其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遗传性因素等有关.
作者:曾石秀;廖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同时,术后再次妊娠率也随之增加,许多产妇由于对分娩过程的不了解,过度担心子宫破裂.
作者:陈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儿,男,汉族,2009年11月21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儿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了5种疫苗以及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均未出现任何反应.2010年7月27日10:00左右在某预防接种门诊于接种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胡正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采用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据POP-Q分度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悬吊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6min,术中出血平均300mL,随访1-19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套餐式的、快捷的,效果较好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新型微创手术.
作者:谢晓英;罗红凤;曾韶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10年4月,经胃镜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共104例,成功100例,默契的医护配合,熟练的业务技术是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现将配合技巧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萌;郑轶凡;刘海丽;郭珍;赵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阐述5F塑形后硬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使用方法,并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先进性.方法:使用5F塑形硬电极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途径,以普通心电图或腔内心电图为引导,在床旁对1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紧急心脏起搏.结果:13例患者均起搏成功,手术操作时间平均12min,起搏各参数均符合标准,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电极脱位发生,相较于以往6F电极更安全,比漂浮电极更稳定.结论:体表心电图或腔内心电图引导下应用5F硬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更安全快捷、有效可靠的起搏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友佳;李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