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穿刺法应用于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临床研究

付兰兰;陈秋燕;罗绿艳

关键词:腹腔镜第一穿刺孔, 改良法, 穿刺时间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穿刺方法进行改良,以简化步骤缩短穿刺时间.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适应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传统法行第一穿刺孔穿刺,另一组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所用时间、穿刺并发症,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1)两组方法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2)改良法在操作步骤_l;简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改良法可增加穿刺成功率,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安全,易学,可推广取代传统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体会(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2例.均经B超、IVU、膀胱镜、逆行造影等检查予以诊断.其中Ⅰ期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7例,先行肾造瘘,Ⅱ期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因肾功能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行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行保守治疗2例.结果:对12例患者作1-5年随访,2例保守治疗的病情无明显发展,8例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积水减退较快,1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满意.结论: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造影等检查是诊断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主要检查手段.治疗时应根据肾功能、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目前治疗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吴维;周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口服避孕药-青年女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附2例报道)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青年人(15~45岁)的发病率约为2/10万~10/10万,且病因复杂多样,诊断较为困难,青年女性脑血管病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江宗华;曾祥俊;赖朝晖;彭吉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探讨AMI后溶栓的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病人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治疗组(急诊溶栓组)和对照组(住院溶栓组)两组,溶栓药物均采用国产注射用尿激酶(UK)(广州丽珠医药公司)150万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 mL溶解后,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30 min内滴入.结果:治疗组平均开始时间比对照组提前90 min,再通率为70.97%,而对照组再通率为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前者为3.23%,后者为6.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2周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前者为(51.00±0.19),后者为(42.01±0.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有溶栓指征者尽早溶栓.将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元立;刘宗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联合常规MRI与扩散成像判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基础

    目的:研究常规MRI与扩散成像(DWI)联合应用,在判定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理基础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抗病毒治疗复查证实的病毒性脑炎行常规MRI和DWI.分别作轴位DWI和常规T2WI、T1WI、FLAIR成像.观察病毒性脑炎在DWI与常规T2WI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域的ADC值.结果:MRI诊断39例阳性,共发现88个病灶.22个病灶在DWl出现异常高信号而T2WI、T1 WI及FLAIR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39个病灶在DWI与T2w1均表现为高信号,且DWl显示范围较T2WI更清楚、更广泛,17个病灶在D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19例复查其中4例痊愈,13例病灶不同程度吸收,13例中2例出现局限性脑萎缩,4例出现9个软化灶,在12wi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在DWI表现为低信号,T1 WI表现为低信号.另有l例合并有出血,1例老病灶吸收,但出现新病灶.结论:DWI能在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异常信号,能够反映病毒性脑炎不同时期病理变化,与常规1r2wI相比可提供定量的诊断信息,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晓玉;徐玉球;彭吉东;钟俊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垂体脓肿的MRI表现

    目的:报告4例垂体脓肿的MRI表现、临床表现.方法: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MRI表现,将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4例病变均呈长T1及明显长T2异常信号,3例增强扫描者边缘呈线状或环状增强,4例垂体脓肿均有病变向鞍上蔓延、垂体柄均匀性增粗的表现,1例合并脑膜炎,2例合并海绵窦炎,1例合并蝶窦炎.结论:掌握垂体脓肿的MRI特征和临床表现.可提高垂体脓肿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彭吉东;马林;钟俊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干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胆囊炎1例

    患者吴某,男,71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加重一天而于2005年3月26日人内科住院.患者于入院3天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有时高达39.5度.

    作者:谭小舒;黄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住院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住院环境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寻找影响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采取医疗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对患者住院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二组患者在入院时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开放管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封闭管理患者高;封闭管理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入院时,开放管理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高于入院时.结论:开放病房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封闭病房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尽量采取开放式管理.

    作者:刘小梅;彭珍;刘诏薄;刘素平;焦冬妹;谢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钼靶计算机X线摄影(CR)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典型与不典型X线征象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6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典型乳腺癌病例16例(早期乳癌2例,中晚期14例).疑似乳腺癌病例6例,误诊漏诊病例4例.结论:乳腺癌的典型X线征象对其诊断有确切的价值,不典型x线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丽华;谢财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68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作者:谢代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26例临床体会

    脑室出血多见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引起,部分由于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引起,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甚至继发脑干的损伤,预后极差.

    作者:罗德明;郭同禀;王苏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病检结果初步分析

    目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基础,探索女性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发生的年龄段、疾病构成、肿瘤发病概况以及低年龄段女性疾病分布.方法:以2009年全年某医学院病理诊断结果为基础,筛选出所有符合研究目的的病例,用VFP和SPSS等分别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年龄段为30~及45~岁,主要疾病构成是炎症、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与HPV感染.结论:30~及50~年龄段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高发年龄段,小于20岁年龄段传染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基于病理诊断的非随机性研究可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作者:余珊;付小一;杨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12例(18眼)患者行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诊1~12月.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平均为(15.97±0.45)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36±2.3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中央深度(CACD)眼球彩超检查明显加深,CACD由术前(1.39±0.24)mm,增加到术后的(2.50±0.2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增宽,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人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种繁多及各种引流管、生命信息监测导管和导联线等,导致病人无法穿衣和更衣困难,引起病人身体和心理上不舒适感,也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病人服,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福英;刘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接种麻风与乙脑减毒活疫苗致急性荨麻疹一例报告

    患儿,男,汉族,2009年11月21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儿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了5种疫苗以及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均未出现任何反应.2010年7月27日10:00左右在某预防接种门诊于接种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胡正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98例心房纤颤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心房纤颤患者在服用华法林前均检查凝血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晚饭后口服华法林,起剂量为3mg/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每次加减量0.5~1mg,服药第3天复查INR,以后每天监测,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周复查2次,共1~2周,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月监测INR一次.结果:华法林维持为(3.00±0.20)mg/d,则INR能稳定在2.0~3.0之间.其中发生脑栓塞4例,年发生率4.08%,脑出血1例,年发生率1.02%,此4例均为未规律服用华法林及按时复查INR患者;1例左下肢严重肿胀、青紫,经用维生素K1,调整华法林剂量后痊愈;6例有轻微出血(主要为牙龈、球结膜、皮肤黏膜等部位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等处理后出血消失.1例大便潜血实验阳性,INR2.0,停用华法林.结论:心房纤颤患者服用华法林(3.00±0.20)mg/d,调整INR 2.0~3.0之间,其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作者:袁宾;郭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孕引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成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已婚,G<,2>P<,1>,因停经26<'+5>周,阴道流水4天,咳嗽、气急2天于2009年9月1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3月6日,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水,色清亮.

    作者:姚菁;谢小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6例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经过.结果:6例中5例保守治疗成功,1列保守治疗后行妊娠病灶清除加子宫修补术.结论:仔细B超检查可提高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率,尽早明确诊断;药物保守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后B超引导下的清宫术效果理想,减少患者损伤.妊娠病灶清除加修补术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子宫切除率.

    作者:杨晶珍;刘彩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进行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结果:实验组IC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为38.5%,实验组降低IC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介入治疗对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75岁,平均49岁.置球囊于食道下段一贲门处,注入10~15 kPa压力气体维持1 min,显示球囊完全充盈,问隙1 min,连续扩张1~3次,撤出球囊带血丝即可.结果:成功率100%,4例扩张1次,1例连续扩张2次,狭窄段松弛扩张内径1.0~1.5 cm.结论: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简易、损伤小,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首选有效方法.

    作者:赖化平;林韬;杜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孕6~10周需终止妊娠的孕妇250例,其中118例为观察组,132例为对照组.前者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后者不用任何麻醉下直接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胄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手术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从蓉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