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避孕药-青年女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附2例报道)

江宗华;曾祥俊;赖朝晖;彭吉东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 青年女性, 脑血管病, 独立危险因素, 自身特点, 青年人, 老年人, 发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诊断, 困难, 病因
摘要: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青年人(15~45岁)的发病率约为2/10万~10/10万,且病因复杂多样,诊断较为困难,青年女性脑血管病有其自身特点.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26例临床体会

    脑室出血多见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引起,部分由于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引起,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甚至继发脑干的损伤,预后极差.

    作者:罗德明;郭同禀;王苏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治疗体会

    目的:为促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满足母乳喂养的需要.方法:400例刮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6 h取番泻叶6 g,开水冲泡至200~300 mL,浸3~5 min,去渣饮汁,分次饮用,7 h进流质饮食,12 h进半流质饮食;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再进食.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P<0.05).结论:刮宫产术后适当刺激肠蠕动,对恢复产妇饮食、改善泌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巫金莲;廖苏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出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管)~[1].当气管插管病人发生UEX可使病情恶化甚至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危及生命,是气管插管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为医疗纠纷留下隐患.

    作者:郭琼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加用培菲康组(培菲康联用三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7d,分别观察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67.3%和8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三联组为37.5%;加用培菲康组为9.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菲康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患者田某,男,44岁因自语,随地大小便,时毁物半年于2010年1月29日入我院住院治疗.据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体格检查:皮肤无黄染,淋巴结不肿大,心率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鸣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汪兴周;袁招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晚期肺癌中的疗效.方法:将7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临床分期为Ⅲb~Ⅳ期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药物,对比两组病例在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缓解癌症疼痛方面的差异.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以及缓解癌症疼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缓解癌症疼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澄;肖海;杨瑞平;钟丰文;罗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音乐促进母乳分泌作用的临床分析

    母乳喂养是当今抚养新生儿好的方法,母乳喂养具有营养.能防病,增加母子感情,卫生、经济、方便,早吸吮、早接触,保持高质量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能促使乳汁分泌,但人们常常忽略哺乳时的精神状况.

    作者:刘桂荣;谢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保障育龄妇女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刘伏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法洛氏四联症术后ICU监测的护理体会

    法洛氏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1].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成功实施F4根治术26例,术后在ICU病房施行有效的监护,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刘晓兰;万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治疗的143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81例治愈(56.6%),38例显效(26.6%),20例有效(14%),总有效率97.2%,4例无效(3.8%),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2%,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无感染和溃疡病例发生,无瘢痕形成及外阴变形.治疗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原病变处表皮基底层细胞有色素沉着,上皮结构恢复正常.结论:聚焦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进行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结果:实验组IC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为38.5%,实验组降低IC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具有高风险的手术,一旦发生并发症常常致命或致残.所以,除了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外,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时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由此造成的损害程度,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娟;谢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转移因子局部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84例分为两组.在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黏膜下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强的松龙等量黏膜下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4,P=0.044).结论: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富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是指经皮穿刺插管(股动脉或桡动脉),通过使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可扩展性的金属支架,将特殊的导引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在严密监护下加压使球囊及金属支架同时机械性膨胀,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保持再通畅,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血.

    作者:张永红;廖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术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年龄60~85岁行髋及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和25G腰穿针.B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均选用第2~3腰椎间隙穿刺.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比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杨衍忠;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体会(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2例.均经B超、IVU、膀胱镜、逆行造影等检查予以诊断.其中Ⅰ期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7例,先行肾造瘘,Ⅱ期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因肾功能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行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行保守治疗2例.结果:对12例患者作1-5年随访,2例保守治疗的病情无明显发展,8例行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积水减退较快,1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满意.结论: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造影等检查是诊断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主要检查手段.治疗时应根据肾功能、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输尿管裁剪修整、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目前治疗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吴维;周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可调式麻醉机螺纹管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

    全麻插管手术患者插好气管导管后,必须通过麻醉机螺纹管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相连接.由于麻醉机螺纹管的重力作用往往易造成气管导管弯曲管腔变窄导致患者气道压升高,可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作者:李珍;杨琼;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孕6~10周需终止妊娠的孕妇250例,其中118例为观察组,132例为对照组.前者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后者不用任何麻醉下直接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胄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手术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从蓉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分泌功能,从而为寻找到肾上腺细胞佳细胞移植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肾上腺细胞的体外分组原代培养,取不同培养时间(0、2、4、6、7、10 d)的肾上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肾上腺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生长及其分布情况;定量检测肾上腺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存活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酮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浓度.比较分析肾上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48 h后,在显微镜下见肾上腺细胞贴壁.细胞增大,胞体呈圆形或多角形,胞体大,胞浆透亮,4 d后生长旺盛,数量增多,细胞成活率达95.94%,2周后细胞出现皱缩和破碎,开始衰老.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培养液中,皮质醇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第4天以后增加速度缓慢,进入一个平台期.皮质酮、醛固酮浓度在第2、4、6、7 d逐渐上升.第7 d达峰值.随后第10 d浓度开始下降,与高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皮质醇略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细胞具有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大鼠体内所含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皮质醇虽然有变化.但其含量非常低.

    作者:江波;伍耿青;王晓宁;宋涛;杨军;薛义军;钟辛;邹晓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术中经胃肠吻合口将营养管插入输出段空肠内,用于术后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后,肠功能恢复早,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结论:鼻肠营养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叶璐娟;谢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