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霞;王建中;肖菊英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超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27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8例、C型19例.结果:2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5周.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1年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和创伤性关节炎分期,总体优良率为92.6%.结论:外固定架方法简单、损伤小、复位固定可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朱令孝;郭建中;刘明惊;肖海龙;宋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奥荚拉唑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概况.方法:搜集整理2006年1月~2010年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杂志刊登的有关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的文献及资料.结果:奥关拉唑主要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视觉的损害、生殖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确切掌握该药的适应证、药物剂量和使用疗程,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玉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6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作用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但独自可行走,易跌跤,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动作缓慢,不灵活,运动减少,坐位起立时较困难,以后患者在吃饭挟菜时右手颤抖,静止性震颤不明显,发病5个多月后前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作者:钟江;李金玉;伍国华;邱洁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晚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传统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但由于宫颈不成熟,存在着阵痛时间长,宫缩强,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及出血多等不足.
作者:伏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问、住院费用、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4.2%,满意度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84.6%,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的开展为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严格的程序化管理,把患者纳人到主动参与自己住院期间规范化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杜绝乱开药、过度检查的现象.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刘玉莲;林春兰;刘美英;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84例分为两组.在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黏膜下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强的松龙等量黏膜下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4,P=0.044).结论: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富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是慢性进行性衰竭,如果能迅速纠正高糖毒性,β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甚至延长逆转β细胞功能衰变的过程[1],近来的研究表明,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但随着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夜间低血糖.
作者:袁军铭;周玲英;袁园英;熊桃红;张其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进行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结果:实验组IC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为38.5%,实验组降低IC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喉白斑疾病的疗效,以及手术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应用电子喉镜检查及手术治疗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46例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手术,治愈率达95.6%.结论:电子喉镜下反复检查及手术治疗喉白斑,有利于该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永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1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6例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或直接涂于口腔患处治疗,8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口腔溃疡消退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中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董显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38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为研究者,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和观察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再根据冠脉病变指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根据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各组均测定脂蛋白(a)[Lp(a)]、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C)水平.结果: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对照组、观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余变量在对照组、观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Lp(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三组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L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且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斯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曾祥俊;江宗华;赖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12例(18眼)患者行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诊1~12月.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平均为(15.97±0.45)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36±2.3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中央深度(CACD)眼球彩超检查明显加深,CACD由术前(1.39±0.24)mm,增加到术后的(2.50±0.2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增宽,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常并发呼吸衰竭,病理上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形成为特征.
作者:陈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2005年始,我院采用脑功能生物反馈系统(广州润杰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患儿55例,因其安全、有效,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及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春兰;钟秋园;黄必清;廖彩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B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均痊愈出院,无复发.A组手术时间、术后8h疼痛显著高于B组(P<0.01),B组术后局部不适感显著高于A组(P<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均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局部异物感发生率方面各有优缺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朱作银;王贵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阐述5F塑形后硬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使用方法,并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先进性.方法:使用5F塑形硬电极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途径,以普通心电图或腔内心电图为引导,在床旁对1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紧急心脏起搏.结果:13例患者均起搏成功,手术操作时间平均12min,起搏各参数均符合标准,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电极脱位发生,相较于以往6F电极更安全,比漂浮电极更稳定.结论:体表心电图或腔内心电图引导下应用5F硬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更安全快捷、有效可靠的起搏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友佳;李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不同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12例,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8h.纳洛酮治疗组2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1次/8h,静脉滴注.结果:氨茶碱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纳洛酮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尿素(BU)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倚,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极量负荷运动后及运动24h后血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在极量运动后及运动后24h体育专业组血尿素水平与非体育专业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尿素代谢水平存在明显差别,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血尿素代谢能力,获得良好的健康效应.
作者:孙晓琴;邱东海;黎晓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