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铃薯片湿敷治疗注射后硬块的临床分析(附156例报告)

钟招娣

关键词:马铃薯片, 湿敷治疗, 注射部位, 痛苦, 顺利实施, 临床工作, 患者, 红肿, 现象, 土豆, 疼痛, 病例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和疼痛的现象,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本人先后采用马铃薯(即土豆)片湿敷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的红肿、硬结病例1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分泌功能,从而为寻找到肾上腺细胞佳细胞移植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肾上腺细胞的体外分组原代培养,取不同培养时间(0、2、4、6、7、10 d)的肾上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肾上腺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生长及其分布情况;定量检测肾上腺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存活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酮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浓度.比较分析肾上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48 h后,在显微镜下见肾上腺细胞贴壁.细胞增大,胞体呈圆形或多角形,胞体大,胞浆透亮,4 d后生长旺盛,数量增多,细胞成活率达95.94%,2周后细胞出现皱缩和破碎,开始衰老.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培养液中,皮质醇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第4天以后增加速度缓慢,进入一个平台期.皮质酮、醛固酮浓度在第2、4、6、7 d逐渐上升.第7 d达峰值.随后第10 d浓度开始下降,与高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皮质醇略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细胞具有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大鼠体内所含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皮质醇虽然有变化.但其含量非常低.

    作者:江波;伍耿青;王晓宁;宋涛;杨军;薛义军;钟辛;邹晓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FISH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IHC及FISH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态,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例乳腺癌中Her2蛋白表达(++)者21例中,17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80.95%),4例无扩增;Her2蛋白表达(+++)者29例中,28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96.55%),1例无扩增;50例乳腺癌中共有45例Her2基因扩增(90%),5例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情况可以傲为临床治疗的初筛,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及(+++)的病例需要进一步行Her2基因的扩增,来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卢义生;张爱玲;莫新发;高学忠;赵东晖;何建芳;尹有群;付莉萍;王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孕6~10周需终止妊娠的孕妇250例,其中118例为观察组,132例为对照组.前者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后者不用任何麻醉下直接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胄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手术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从蓉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接种麻风与乙脑减毒活疫苗致急性荨麻疹一例报告

    患儿,男,汉族,2009年11月21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儿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了5种疫苗以及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均未出现任何反应.2010年7月27日10:00左右在某预防接种门诊于接种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胡正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治疗的143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81例治愈(56.6%),38例显效(26.6%),20例有效(14%),总有效率97.2%,4例无效(3.8%),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2%,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无感染和溃疡病例发生,无瘢痕形成及外阴变形.治疗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原病变处表皮基底层细胞有色素沉着,上皮结构恢复正常.结论:聚焦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进行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结果:实验组IC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为38.5%,实验组降低IC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曾水英;戴文娟;钟艳芳;丁素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改良穿刺法应用于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穿刺方法进行改良,以简化步骤缩短穿刺时间.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适应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传统法行第一穿刺孔穿刺,另一组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所用时间、穿刺并发症,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1)两组方法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2)改良法在操作步骤_l;简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改良法可增加穿刺成功率,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安全,易学,可推广取代传统方法.

    作者:付兰兰;陈秋燕;罗绿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91眼)确诊为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不同分为A、B组,A组42例(50眼)患者使用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B组35例(41眼)患者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逐渐减量治疗.观察A、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 d、15 d及3月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lential,VEP)的变化,随访3年.'结果: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视力恢复快,显效率高明显优于B组,4 d后视力≥0.2的患者A组占52%.B组占8%;15 d后视力≥0.7的患者A组占74%,B组占7%;3月后视力≥1.0的患者A组占87%,B组占7%.A组瞳孔、眼底、视野、VEP均较B组改善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贻平;曾祥云;刘琳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疏血通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疏血通注射液是以地花、水蛭为主组方,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提取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制成的注射剂.为观察疏血通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应用该药治疗脑梗塞120例,并观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刘事明;何乐群;赖道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腔内微创技术在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内微创技术在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施行腔内微创治疗.肾结石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1例;单侧输尿管结石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道结石1例;膀胱结石1例,尿道结石2例.结果:14例尿道结石、膀胱结石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硬镜下治疗.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URL,14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2例尿路多发性结石行URL+MPCNL,手术均获成功,均无大于0.3 cm碎石残留.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10~25个月,2例复发,成功再次行URL.其余31例结石无复发.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综合运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可行,安全、高效、痛苦少、恢复快.无需后续处理,可作为一线选择.

    作者:徐辉;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刘潜;吴玉婷;伍耿青;王晓宁;张国玺;龙大治;薛义军;刘佛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并与手术开窗方法作比较.方法:10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WB-100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开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0.00%,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74.00%,两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开窗治疗.

    作者:何际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住院药房电子处方24000张,经统计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8400张.统计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我院住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26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15%.我院抗菌药物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非感染疾病中使用抗菌药、选用错误的品种、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不适当,不合理联用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何光华;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中晚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传统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但由于宫颈不成熟,存在着阵痛时间长,宫缩强,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及出血多等不足.

    作者:伏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寨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该药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的药理作用.方法:对4年来患脑梗死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在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屏障通透性和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上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不同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12例,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8h.纳洛酮治疗组2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1次/8h,静脉滴注.结果:氨茶碱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纳洛酮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转移因子局部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84例分为两组.在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黏膜下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强的松龙等量黏膜下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4,P=0.044).结论:转移因子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富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随着PICC导管的推广,临床专业护士己熟知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预防.由于肿瘤病人化疗周期的不同,多数行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大部分时间在院外自行护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未曾有报道.

    作者:谢稚军;王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患者田某,男,44岁因自语,随地大小便,时毁物半年于2010年1月29日入我院住院治疗.据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体格检查:皮肤无黄染,淋巴结不肿大,心率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鸣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汪兴周;袁招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漂浮导管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漂浮导管,即肺动脉导管(PAC),自1970年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心脏手术患者通常由于心脏功能受限,代偿能力差,再加上麻醉及手术的打击,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临床处理非常困难.

    作者:钟钦文;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