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在大肠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附138例报告)

屈海华;徐细明

关键词:大肠癌, 结肠镜, 随访, 复发
摘要:目的:了解结肠镜随访对大肠癌术后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发现息肉则行镜下凝固治疗,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患者检出复发癌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两者差异显著(P<0.05);升结肠2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4例,三者之间无差异(P>0.05);其中吻合口复发癌8例,原发癌4例,治疗息肉22例,共36枚,其中腺瘤性息肉26例、吻合口炎10例.12例复发癌患者中,正规随访11例,未正规随访1例,两者差异显著(P<0.001);术后2年内复发11例,1例发生于3.5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大肠癌术后2年内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并可切除腺瘤性息肉,对降低大肠癌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报告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曾祥俊;江宗华;赖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术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年龄60~85岁行髋及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和25G腰穿针.B组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均选用第2~3腰椎间隙穿刺.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比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杨衍忠;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针状电极在宫-腹腔镜联合子宫中隔切除术中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在宫一腹腔镜联合子宫中隔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8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或自然流产史患者,应用针状电极在宫-腹腔镜联合下行子宫中隔切除术,观察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6例术后3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正常,1例轻度官腔粘连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恢复,1例子宫中隔残留行第二次手术后恢复;7例自然受孕,2例IVF-ET术后妊娠;7例足月分娩,2例妊娠中.结论:针状电极在宫-腹腔镜联合子宫中隔切除术简单、安全,矫正官腔形态,改善妊娠结局,效果良好,是治疗子宫中隔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陈健华;黎普茜;余莉;蒋敏桥;钟慧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02例蚕豆病临床分析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翼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12例(18眼)患者行光明工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诊1~12月.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平均为(15.97±0.45)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36±2.3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中央深度(CACD)眼球彩超检查明显加深,CACD由术前(1.39±0.24)mm,增加到术后的(2.50±0.2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增宽,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光明工程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出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管)~[1].当气管插管病人发生UEX可使病情恶化甚至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危及生命,是气管插管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为医疗纠纷留下隐患.

    作者:郭琼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法洛氏四联症术后ICU监测的护理体会

    法洛氏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1].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成功实施F4根治术26例,术后在ICU病房施行有效的监护,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刘晓兰;万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哮喘门诊中度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80/4.5μg/吸,每日两次吸入,加孟鲁司特治疗(10mg/次,每天一次,睡前口服);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80/4.5μg/吸,每日两次吸入治疗,未加孟鲁司特.共8周,观察两组临床控制情况及肺功能(PEF、FEV1、MEF75、MEF50、MEF25)改变.结果:(1)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临床控制率93.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FEV1、PEF、MEF75%、MEF50%、MEF25%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PEV1、PEF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气道功能(MEF75%、MEF50%、MEF25%)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中度持续哮喘的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敏;许嗣磊;乐永宏;欧阳远辉;袁太文;谢启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笔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2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平均年龄74岁(62~78岁),男18例,女9例;糖尿病程(10.6±6.8)年(4.1~31年).

    作者:肖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尼尔雌醇雌激素补充治疗(ERT)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绝经后妇女T2DM患者.给予尼尔雌醇口服(2mg/2w)6个月作ERT,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1R)、B细胞功能(HOMA-B)、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ERT后FBG、Fins、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B、ISI明显升高.结论:ERT治疗能明显改善绝经后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

    作者:钟国连;吕维名;肖丽霞;许荣;高晓梅;刘春棋;邓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改良穿刺法应用于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第一穿刺孔的穿刺方法进行改良,以简化步骤缩短穿刺时间.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适应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传统法行第一穿刺孔穿刺,另一组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所用时间、穿刺并发症,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1)两组方法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2)改良法在操作步骤_l;简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改良法可增加穿刺成功率,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安全,易学,可推广取代传统方法.

    作者:付兰兰;陈秋燕;罗绿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基础治疗上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2例,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5例,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蓝鹏;钟玉棉;曾庆寿;余爱琴;梁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住院药房电子处方24000张,经统计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8400张.统计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我院住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26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15%.我院抗菌药物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非感染疾病中使用抗菌药、选用错误的品种、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不适当,不合理联用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何光华;刘仰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不同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12例,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8h.纳洛酮治疗组2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1次/8h,静脉滴注.结果:氨茶碱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纳洛酮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探讨AMI后溶栓的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病人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治疗组(急诊溶栓组)和对照组(住院溶栓组)两组,溶栓药物均采用国产注射用尿激酶(UK)(广州丽珠医药公司)150万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 mL溶解后,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30 min内滴入.结果:治疗组平均开始时间比对照组提前90 min,再通率为70.97%,而对照组再通率为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前者为3.23%,后者为6.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2周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前者为(51.00±0.19),后者为(42.01±0.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有溶栓指征者尽早溶栓.将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元立;刘宗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尿毒症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1临床资料1.1对象选择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接受心理干预的尿毒症并发抑郁症患者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随机分成接受心理护理和未接受心理干预两组,每组43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加用培菲康组(培菲康联用三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7d,分别观察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67.3%和8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三联组为37.5%;加用培菲康组为9.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菲康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问、住院费用、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4.2%,满意度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84.6%,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的开展为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严格的程序化管理,把患者纳人到主动参与自己住院期间规范化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杜绝乱开药、过度检查的现象.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刘玉莲;林春兰;刘美英;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尿素代谢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尿素(BU)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倚,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极量负荷运动后及运动24h后血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在极量运动后及运动后24h体育专业组血尿素水平与非体育专业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尿素代谢水平存在明显差别,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血尿素代谢能力,获得良好的健康效应.

    作者:孙晓琴;邱东海;黎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评价与护理

    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2005年始,我院采用脑功能生物反馈系统(广州润杰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患儿55例,因其安全、有效,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及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春兰;钟秋园;黄必清;廖彩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