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邹前福;郭扬清

关键词:肝硬化, 胆碱酯酶, 凝血酶原时间, 白蛋白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探讨三者在肝硬化时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以速率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以溴甲酚绿法(BCG)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彼此间相关系数为0.712~0.791(P0.01),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对肝硬化临床病情的判断及估计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疼痛病人家属对疼痛病人治疗期间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疼痛病人家属的护理干预,使疼痛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病人的全面康复得到有效保证.方法:对疼痛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平静,并指导其如何配合治疗.指导术后病人家属掌握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结果:通过对67例病人家属护理干预,家属情绪稳定后,病人疼痛好转.术后病人康复过程顺利,全面康复有保证.结论:疼痛病人家属的情绪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疼痛病人痛阈的高低.家属正确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春红;于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外科病人失眠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胸外科住院病人失眠的护理,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休息和睡眠的需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90例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前,失眠患者53.3%,护理措施实施后,大多数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护理措施有效率高达90%.结论: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人的失眠率,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敖丽萍;伍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肾上腺细胞培养与移植

    肾上腺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取材方便.通过体外培养人或动物的肾上腺细胞,可揭示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行皮质或髓质疾病的研究,并能应用于临床.培养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并将其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皮质激素分泌功能不全、髓质增生等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佛林;江波;刘泰荣;邹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氧化还原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机体的氧化还原水平在2型糖尿病(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置葡萄糖调节受损组(DI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并发症组(DC组)及两组健康对照组[年青对照组(HY组)和中老年对照组(HM组)],每组选择30例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清SOD、VC、VE及MDA、H2O2.结果:血清MDA、H2O2在年青对照组、中老年对照组、葡萄糖凋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依次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组及糖尿病组的血清SOD、VC、VE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年青对照组比中老年对照组抗氧化应激能力较强;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还原水平下降,提示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在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谢飞舟;邱悦群;刘小勇;胡艳;陈杰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血性脑脊髓为临床特点,诱因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

    作者:叶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邱彦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ganciclovir)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物,我们于2005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儒斌;施银河;钟来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笑气用于分娩镇痛250例分析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用于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产妇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汪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麻下经12点方位角膜缘作一深0.3mm,长3.2mm,宽1.75mm的隧道切口,采用乳化劈裂技术对182例(195眼)硬核为Ⅲ级或Ⅳ级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术后一天视力≥0.5占82%,术后一周视力≥0.5占90%,3月≥0.5占92%,轻度角膜水肿2例,后囊破裂为1例,平均超声能量40%,平均乳化时间为1分28秒.结论:表麻下行上方角膜缘切口硬核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采用手法劈核技术,减少超声乳化时间及能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汪自文;余美珍;邓海波;王淑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肿瘤腹腔化疗病人.结果:50例病人进行腹腔化疗,穿刺均一次成功,安全性好,病人疼痛感轻,病人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化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王艳雪;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螺旋探针泪小管断端探查临床观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于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平;胡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6例,采用留置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对照组25例,采用留置普通橡胶肛管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无1例直肠肛管粘膜损伤.结论:大便失禁应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其效果优于普通橡胶肛管留置引流稀便.

    作者:李建华;蔺辉;许玮;叶春玲;王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与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经皮激光椎问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适应症良好的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患者126例分别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并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分别以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为早期、中期及远期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至术后6个月,近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76.9%;开窗组优良率为85.1%,P0.05;中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2.7%;开窗组优良率为90.5%,P0.05;远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9.4%;开窗组优良率为90.9%,P0.05.两组方法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LDD与开窗术在术后近期、中期和远期均能达到较高的优良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少,疗效确实、可靠.因此均是适合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

    作者:赖笑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痛紫金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止痛紫金丸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为31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0.03~0.30μg范围内,阿魏酸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1.1%(n=5).结论:该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李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肌心包炎2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7岁,因胸痛3天入院.既往有吸烟史.胸痛以夜间明显,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每次持续10余分钟,呈隐痛.

    作者:廖祥中;陈朝晖;谢东明;阳贻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荞麦多糖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荞麦多糖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①小鼠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放入吊笼中,稳定3min后记录用药后15s内小鼠活动波形.②腹腔注射荠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③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阁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结果:①荞麦多糖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②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③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的中枢抑制作用.结论:荞麦多糖具有明显的延长昆明种小鼠睡眠时间和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

    作者:赖芸;肖海;黄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8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对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通过维持体温,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心力衰竭,预防交叉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78例经有效治疗及护理,痊愈70例,好转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6.1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加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精心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缪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止血率100%,并发症13%,早期再出血4.3%.结论:内镜下硬化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止血方法.

    作者:谢军;黄才斌;廖跃光;舒涛;吴雄健;江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阳性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轻度宫颈糜烂,两者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能提高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

    作者:涂序嫣;郭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护理三测记录板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客观反映.

    作者:钟瑞华;肖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