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目的:观察CT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应用CTOP方案治疗我院收治的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恶性淋巴瘤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T细胞性淋巴瘤4例,伯基特淋巴瘤2例,均为初治病人.予CTOP方案治疗2疗程,结果CR50%(16例),PR25% (8例),总有效率75%(24例).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为中度,胃肠道反应轻微.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停药后均可恢复.肝肾毒性轻微,结论:CTOP方案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案,可作为一线方案在临床应用.
作者:葛晋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脑瘫是未成熟大脑受损所致的一种状态.是指脑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它主要影响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肌无力、随意运动不良、姿势控制障碍、反射异常,可伴智力落后及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等,是小儿常见和严重的运动残疾,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严重疾患之一,给家长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2].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以物理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法、引导式教育)为主.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并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加用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乔淑兰;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围手术期的系统化全面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45例患者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术眼视力明显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患双方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大限度地发掘人才潜能,实施有效的激励行为,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核心内容.激励作为一种医院管理手段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而关于激励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的研究一直被忽视,以至于激励中点的问题解决得好,但连续性效果差,形不成组合效应.文章通过对引导员工接受目标、增强努力者预期、过程中主被动地位的转换等问题的研究,揭示了过程内涵和操作性特征.
作者:杜钟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中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手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出院指导和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200例(245眼)白内障患者均成功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满意,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未见人工晶体脱位、前房积血、角膜严重水肿混浊、眼内感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制定操作流程、置管配合、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通过早期采用了PICCO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8例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结论:对ARDS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能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有效协助液体管理,保证组织有效灌注条件下,大限度降低肺水,有利于尽早脱机,对改善预后有益.
作者:郑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肌皮瓣修复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使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手术顺利,围术期采取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积极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引流管和胸部护理、重点放在皮瓣护理和皮瓣危象的防治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7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局部供血及生长良好;1例边缘坏死,Ⅱ期愈合.术后日常语言基本恢复,吞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以皮瓣护理为重点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保证麻醉和手术的成功,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彩超)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的鉴别方法、影像特征,总结其应用体会.方法:对经我科检查并通过手术或穿刺特检、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的彩超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乳腺良、恶性肿块中,彩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症18例,病理证实18例(100%),乳腺纤维瘤13例,病理证实12例(92.31%);乳腺炎症及脓肿19例,病理证实19例(100%);乳腺癌19例,病理证实17例(89.47%).结论:通过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再结合彩超观察肿块的内部血流信号,测量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能较好的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是乳腺肿块无创伤性物理检查中首选方法,为乳腺肿块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文辉;赵艳艳;叶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研究术前联合应用GnRH-a(达菲林)、卡孕栓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共78例,其中观察组32例,术前应用GnRH-a(达菲林)3个月,术前30分钟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mg;对照组46例,术前30分钟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mg.结果:①初确诊时两组肌瘤直径、瘤蒂直径、宫腔大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切除后两组肌瘤直径、瘤蒂直径比较,观察组直径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观察组确诊时平均Hb 74.5±7.3g/L,术前平均Hb 113.2±6.8g/L,Hb平均上升35.7±7.1g/L.③观察组手术时间23±10min,出血量32±12ml,术中无一例并发症,无一例需中转开腹或行二期手术,术后月经均改善明显.对照组手术时间42±14min,出血量57±29ml,有3例出现并发症,2例中转开腹,仅两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1、2月的经期延长.两组间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郑小莉;刘永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7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采用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6例患者58例治愈,1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实施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经济实用.
作者:吴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哺乳功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失常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作为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ein)在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乳腺癌中mTOR信号通路及其蛋白的表达的研究和Rapamycin在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等万面作一综述.
作者:冯萍;陈斌;王亚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虫生性药用真菌,其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对其降糖、改善肾功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做相关综述,为指导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指导性方向.
作者:何亚红;何晓青;杨渊;马牧之;楼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分子生药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根据已有教学经验提出要从重视绪论、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技术、重点突出和把握前沿4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中医药教学的需要.
作者:丁常宏;王振月;马微微;郭盛磊;周博;孙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学习记忆是脑的基本功能.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以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本文就胰岛素改善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发现胰岛素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抑制Aβ的生成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因素有关.
作者:宋春燕;刘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在出生后6、12、18个月随访观察,干预组在6月、12月、18月时MDI和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减少HIE患儿的后遗症.
作者: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儿童糖尿病指在14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又称少年糖尿病.目前,全球大约有将近50万名1型糖尿病患儿,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儿童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过程,终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一种终身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相比有许多特点,年龄小,认知性差,饮食控制较为困难,体力活动量较大,爱玩好动,运动量难以控制,必须使用胰岛素等.由于儿童糖尿病的特点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难度,近两年来结合我科收住的12例初诊的儿童1型糖尿病,针对儿童糖尿病的特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吉晓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较大比例,且血-前列腺、前列腺上皮脂质膜、前列腺包囊及周围纤维组织三重屏障作用[1],迄今所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使药物有效地运转到前列腺的腺体内,亦不能有效地排泄出前列腺小管内的炎性分泌物,以致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我院利用经直肠多功能超声仪导入中药水剂使药物直接渗入前列腺小管内,并有效地排出炎性分泌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与口服中药水剂组5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杰;吴绍钦;龙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实现高等数学“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法,让讨论式教学法在不同专业、不同人数、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顺利、有效的开展,让学生对医药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数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产生兴趣,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应用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基础理论够用、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作者:古立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005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成人特发性巨结肠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8例,女7例,年龄19-68岁.合并乙状结肠扭转3例.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4例有恶心、呕吐.结论:成人特发性巨结肠是以高度腹胀为主的肠梗阻表现,术中行全结肠灌洗,行巨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作者:陈先达;杨日玲;肖吓鹏;陈坚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