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君;徐权胜;廖惠玲
目的:探讨采用技巧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压延法和倾斜法共100例ICU患者,共穿刺636次,自设表格,统一记录,将获得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压延法62例,出现肿痛2例,占3%;倾斜法38例,出现肿痛1例,占3%.结论:根据患者不同体型选用不同规格的针头,合理运用压延法和倾斜法动脉采血作血气分析,两种方法并不影响血气结果,均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作者:肖萍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规范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密切观察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15例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其中3例室颤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转危为安;20例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溶栓治疗措施和监护指标,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谢来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患者的应用护理.方法:采用床边监护仪(型号:BSM-73)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分析30例开胸术后患者给予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超声雾化吸入组测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低5%~8%;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比雾化前增加4%~6%.结论:开胸术后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熊淑霖;熊伟哪;程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35例未用生物蛋白胶,观察术后第1~4 d的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及住院天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4 d的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能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缩短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忠;吴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喉癌病人全喉手术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5例≥65岁的喉癌病人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32例喉癌病人未出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仅3例出现咽瘘,经换药治愈.结论:重视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建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痛及下腹部坠痛,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先丽;冷玲丽;古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终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证明,糖尿病病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较非糖尿病人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大峰值流速比值(E/A),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压较前均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3.06%;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降低,EF及E/A均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作者:利君;徐权胜;廖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6例为新鲜骨折,10例为陈旧骨折.48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及臀部软组织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分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清除股骨颈残端,再前脱位取出股骨头;术毕伤口引流24~48 h.结果:全部患者获得6~4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52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98%.结论:侧前方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钟小兵;鲍智颖;李文锐;李义强;汪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发铅与血铅之间的关系,了解本县0~9岁儿童铅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本县0~9岁儿童921名,按年龄分为0~1岁、2~3岁、4~6岁、7~9岁四组.同时测定其头发铅含量和血铅含量,并分组计算发铅和血铅负荷过量百分比.结果:发铅负荷过量百分比按年龄递增,低20.00%,高61.24%,平均51.30%;血铅负荷过量百分比也按年龄递增,低20.00%,高60.49%,平均50.16%.结论:发铅和血铅呈平行关系,发铅测定可作为儿童铅中毒的参考指标;铅负荷过量与年龄成正比,尤以7~9岁为高,本县铅负荷过量的儿童已过半数.
作者:刘金叙;何泽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弱,部分并伴有睾丸微石症.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游宇光;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肖文胜;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生长方向,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来拔除埋伏多生牙.结果:139例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埋伏多生牙的准确定位,是顺利拔除埋伏多生牙的关键.
作者:吴坚;曾昭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常见的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由于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成功率高易于观察和固定,局部感染少,病人痛苦小,又可长期保留等优点,是理想的选择.现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古超;谢春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T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单排螺旋CT对16例肝癌患者进行定位,用射频消融仪及电极消融肝癌.结果:16例病变定位技术成功率为93.8%,总缓解率为93.8%.结论:CT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佳定位监测方式.
作者:刘金生;刘龙辉;王兆毅;陈健民;方世忠;林玉玲;钟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彩超诊断为滋养细胞疾病,经诊刮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患者(其中良性葡萄胎14例,恶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癌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葡萄胎或绒癌患者子宫肌壁间或附件区可见网状分布的细小无回声区,CDFI显示病灶区血流异常丰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RI:0.33±0.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首选方法,对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曾南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SS)评分,测定FBS、HbAlc、LDH及中性粒细胞(NEUT)比例,按疾病类型及FBS与HbAlc联合两种方法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脑出血组的ESS评分低于脑梗死组,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脑梗死组(P<0.05),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高FBS伴HbAlc正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LDH水平高,病情重.
作者:黄旭华;钟善全;刘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对各类人群进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调查及监测发现,在高危人群中,外来务工人员均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万德芝;杨冰;许乐为;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合营卫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病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敬东;刘宗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术式的效果,总结各种术式的作用和适应证.结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6例(35%),左半肝切除29例(18.13%),肝方叶切除11例(6.88%),右前叶切除13例(8.13%),右后叶切除22例(13.75%),右半肝切除5例(3.2%),双侧多区段肝切除24例(15%);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69例(43.13%),经肝实质切开取石6例.结论:根据手术探查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分布状况,采用不同的术式.正确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甫峰;方传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30具成人尸体,对腹股沟区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和肉眼观察.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1.6±0.9)cm,宽(0.6±0.2)cm;腹股沟管长(4.6±0.6)cm;腹股沟镰长(2.1±0.8)cm.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8±0.8)cm,横径长(1.3±0.39)cm.结论:观测值可为临床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加强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刘欣;李启华;陈学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