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宇;赵春燕
目的:报告急诊21例应用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术临时床边心脏起搏.结果:21例中起搏成功18例(85.8%),其中3例心脏骤停均为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无效.结论:体外起搏安全、省时、容易掌握、不需要特殊的x线设备,可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科或在其他支持治疗之前进行.
作者:洪刘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控制血府逐瘀丸的质量,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血府逐瘀丸中主要成分当归、地黄和柴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TLC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TLC法可用于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伟;李世玲;张欣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减少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82例截瘫病人受伤早期用两种不同方法施行泌尿系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早期关闭导尿管,定时放尿,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且中途不更换导尿管,不行膀胱冲洗.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关闭导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一种简便、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云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患者.采用Parks法手术,合并水平斜视时,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结果:在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第1眼位视力均提高2行以上,14例代偿头位消失,明显改善7例,同视机检查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行中间带移位术,不仅能改善原在位视力,矫正代偿头位和斜视,还有利于双眼单视的建立,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吕学森;张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使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和保持健康为主.因此,医院的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健康教育不同于卫生宣教,后者是普及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则是建立健康行为,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少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三磷酸腺苷二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三磷酸腺苷二钠经16倍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125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的影响.结论: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三磷酸腺苷二钠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张凌艳;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片中肌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肌苷在0.02~0.85μg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30%,(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肌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制备中链/长链脂肪乳剂时,均质压力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的试验方案,将制备的初乳采取不同的均质压力和次数进行均质,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其稳定性.结论:经过试验得出,均质过程共进行5次,分别是6.5、10.0、10.0、15.0、15.0 kpsi.按照上述均质工艺进行验证实验,样品稳定性较好,可采用此工艺进行均质.
作者:王洋;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的应用.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使手外伤患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因此手外伤为急诊常见的损伤之一.手外伤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02至2009年共统计手外伤173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动物药作为中药三大来源之一,其功能广泛,药效显著,在中医临床上起着重大作用.保护动物药资源,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继续为人类造福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动物药与药用动物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现状及保护与发展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王静;鞠爱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这几年来发现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和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升高是胎盘早剥的诱因.腹痛或腰疼、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疾病的早期或Ⅰ度患者往往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重视发病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作者:邱会英;孙鲁芳;沙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大中型医院都为放射科配备了床边X射线摄影机.特别是CR技术在床旁摄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P作为成像的载体,有其较高的灵敏度,且宽容度大,密度分辨率高于常规屏胶系统,加之计算机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因而提高了床旁摄影的成功率.
作者:于新设;周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饮酒或食用含有乙醇类的药物、食物,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反应成人多有报道,但小儿鲜有报道.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儿静滴头孢类药物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小儿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案进行分析报告,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张刚;相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为熔融药液物性参数与滴丸成型质量建立相关性.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滴制前熔融药液的黏度、密度、表面张力值与所得滴丸收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对于同一药物、同种类基质形成的熔融药液,所滴制滴丸收率与密度、表面张力的关系因药物、基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但都与熔融药液黏度成负相关.结论:对于同一药物、同种类基质组成的熔融药液体系,药液黏度是影响滴丸成型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一滴丸品种,在不改变基质种类的前提下,熔融药液黏度可以作为工艺研究和生产中监控和调节的指标.
作者:曲韵智;董静;刘勇;任鲁华;李素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内异症常合并不孕,并有治疗后容易复发的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内异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通过对24例宫外孕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了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作者:石在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药品市场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药层出不穷,特药屡有报道,蒙药、藏药、进口药等等,令你眼花缭乱.药品种类增加,无疑给临床带来方便,但由于药品市场繁杂、供应渠道繁多,有些商家利欲熏心,假劣药品市场常有出现.
作者:于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和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值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有白色沉淀产生,微粒数增多.结论: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
作者:关俊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测定苦参碱栓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滴定法检测.结果: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0.69%,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伟旭;姜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产生菌直接代谢产生的,属于辅酶型维生素B12可直接参与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其疗效较普通维生素B12好许多,因此它被研制成多种剂型用于恶性贫血和神经炎症的治疗.本文章从高温、高湿、强光等方面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给其制剂生产过程和临床用药过程提供参考.
作者:陈学军;李振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