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新生儿梅毒致全身皮肤粘膜糜烂的护理

欧阳燕;林华;曾新华

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全身, 皮肤粘膜, 粘膜糜烂, 小儿皮肤病, 皮肤分泌物, 梅毒螺旋体, 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 屏障功能, 护理问题, 护理体会, 护理措施, 创面愈合, 血循环, 菌感染, 症状, 胎盘, 胎儿
摘要:新生儿梅毒是一种少见的小儿皮肤病,2009年2月,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梅毒致全身皮肤粘膜糜烂的患儿,此例新生儿梅毒属于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的皮肤粘膜症状有35%在出生时已出现,由于皮肤粘膜糜烂,皮肤丧失了屏障功能,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皮肤分泌物增多,不利于创面愈合,针对这些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唯尔本注射液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80例喘支患儿在痊愈出院后给予唯尔本注射液肌注,随访1年,观察喘息复发情况.将痊愈后未做干预的另外80例喘支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肌注唯尔本注射液喘支患儿在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唯尔本注射液具有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喘息的作用.

    作者:朱广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1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13例痊愈.结论:非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至关重要,运用综合治疗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道玉;朱圣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卒中急性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lc及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值与预后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SS)评分,测定FBS、HbAlc、LDH及中性粒细胞(NEUT)比例,按疾病类型及FBS与HbAlc联合两种方法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脑出血组的ESS评分低于脑梗死组,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脑梗死组(P<0.05),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高FBS伴HbAlc正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LDH水平高,病情重.

    作者:黄旭华;钟善全;刘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研究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在分娩镇痛中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52例足月单胎待产孕妇,ASA Ⅰ-Ⅱ,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26例与布比卡因组(B组)26例,均采用PCEA、LCP模式,A组: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观察二组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二组在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均能安全有效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蔡教材;廖禄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条件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mL 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佳.结论:在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刘文君;谢琼君;马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参与善得定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丹参+善得定21例)和对照组(善得定20例)分别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天数(2.3±1.1)、血淀粉酶正常天数(2.7±1.3)、B超、CT示水肿改善天数(9.1±1.5)、住院天数(13.2±7.2)与对照组(3.8±1.2)、(5.2±1.4)、(11.2±2.7)、(25±8.3)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和善得定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胡向东;应选明;谢建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大峰值流速比值(E/A),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压较前均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3.06%;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降低,EF及E/A均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作者:利君;徐权胜;廖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2周,依达拉奉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检测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IL-17、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14 d依达拉奉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7d和14 d IL-17、IL-6、I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7、IL-6和TNF-α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骏;熊春霖;郭文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35例未用生物蛋白胶,观察术后第1~4 d的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及住院天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4 d的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能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率,缩短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忠;吴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王小萍;高木英;邓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花粉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测定中草药天花粉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回收率为97.87%~103.94%,RSD为0.3175%~1.2226%.结论:天花粉中Ca含量较高,Mn含量极低.

    作者:夏侯国论;刘丽华;李银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激光脱毛83例临床体会

    我院2004~2006年期间,使用TF-2000激光脱毛机治疗局部多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娄元彤;李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78例腹股沟疝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梁镝敏;陈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产儿应用改良简易鸟巢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临床中早产儿采用鸟巢护理使用广泛,一般用绒布及高级弹力棉特制成椭圆形固定的鸟巢.我科NICU病房采用长方形棉质治疗巾制作改良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固定,取材容易,按需塑形,患儿舒适、温暖,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耐药防治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证明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密切相关,根除Hp在上述疾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及欧洲Maastricht-2、Maastricht-3共识报告新近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王晓景;万同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PARγ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为密切,成为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PARγ性质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缓慢静滴,对照组21例予将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滴,均为1天1次,连续14天,观察用药后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91.43%,心电图好转率77.14%;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71%,心电图好转率57.14%.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作者:曾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赣州市章贡区2007年城区入托儿童体检分析

    我院结合2007年江西省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工作内容,对全区城区入托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现将城区入托儿童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敏;张祖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肽片和伤科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上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又分为骨肽片组和伤科接骨胶囊组.三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给予口服骨肽片,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服用伤科接骨胶囊;对照组30例,仅给予石膏固定.结果:治疗组骨肽片组中26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86%;伤科接骨胶囊组中18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60%.结论:骨肽片在促进Collies骨折早期愈合中效果明显.

    作者:郭春钰;徐聪;廖琦;陈伟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大黄内服,冰片芒硝腹部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及并发症出现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丁水平;曾日明;蔡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