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文;高红
胆红素是一类线型四吡咯环的化合物,在人体内积累量高时,会引起人类的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会出现黄疸.胆红素氧化酶能特异性氧化胆红素,可用于黄疸的临床治疗.本文综述了胆红素氧化酶的来源、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印染染料的降解、制造生物燃料电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作者:蒋帅;赵君;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 IT)可乐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可乐定5μg组,可乐定10μg组和可乐定20μg组.按Yaksh法鞘内置管,按Brennan法制作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用机械缩爪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来确定疼痛行为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3h时对照组大鼠的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1),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神经元胞浆内PKA催化亚单位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前IT可乐定10μg组和IT可乐定20μg组大鼠的MWT明显增加,TWL明显延长(P<0.01),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神经元胞浆内PKA催化亚单位表达明显减少(P<0.01),尤以可乐定20μg组为甚;而IT可乐定5μg组大鼠的MWT,TWL,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神经元胞浆内PKA催化亚单位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IT可乐定具有剂量依赖性抗伤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切口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KA催化亚单位的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孔明;胡兴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儿科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1].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面对的一个特殊服务对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其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上不断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愿望并与护理人员服务观念的滞后及法律意识淡漠形成了差距[2].因此,护患双方在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种种偏差,护患矛盾、护患纠纷极易发生.笔者担任儿科护士长5年,本文分析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麻醉前评估、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完善术前准备,手术中与麻醉和外科医师积极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麻醉和手术取得成功,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谭影;张克艳;李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肿瘤患者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TK1水平.结果:肿瘤病人TK1阳性率为47.50%,健康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为4%.不同组织类型阳性率分别为鳞癌TK1阳性率为25.0%,腺癌TK1阳性率为54.84%.其它肿瘤阳性率为52.31%.其中乳腺癌、胃癌、肝癌TK1阳性率较高,分别达66.67%、68.75%、71.43%.肺癌及宫颈癌的TK1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2.86%、22.22%.结论:血清TK1检测在腺癌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综述医学稿件中不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主要表现;提出了应提高作者、编辑对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重要性认识,掌握查询规范医学名词的途径,加强编辑培训工作等对策,以期提高医学书刊质量和水平.
作者:宋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门诊625例已婚妇女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可疑宫颈病变25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结合病检报告,作出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219例(其中宫颈息肉46例),CIN29例,原位癌2例,宫颈鳞癌5例,宫颈腺癌1例.结论:采用宫颈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通过干预,可以阻止其进展,是宫颈癌筛查的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丽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症肺炎是威胁小儿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在冬春季,起病急,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变化十分迅速,往往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和肠麻痹等,短期内即可危及患儿生命,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 2011年9月小儿重症肺炎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和治疗经验.
作者:刁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医药发展及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药剂科成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药剂科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1].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但现在医院药剂科发展相对滞后,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不断发展的医院药学,更加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转变观念,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医院药剂科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评价和研究“更年保软胶囊”安全性及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小鼠LD50测定及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模型模拟妇女更年期内分泌状态动物模型,观察体能及子宫和激素的影响.结果:能有效缓解大鼠子宫和肾上腺病理改变,恢复血清中促卵泡激素(粥H)、黄体生成素(LH)、大鼠雌二醇(E2)等生理激素指标.结论:“更年保软胶囊”不同于激素、对大鼠的内分泌器官和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任白鹭;牟阳;刘红梅;邹积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5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干预.结果:经过干预两组营养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饮食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作者:朱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前及4周后心率,血压,相关心脏彩色多普勒指标及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有无显著差异.方法:临床筛选高血压合并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患者96例,测量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前和用药后4周心率,血压,相关心脏彩色多普勒指标及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浓度,统计学分析用药前后各测量指标变化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前与经治疗后4周各指标对比发现24小时平均收缩血压( mmHg),24小时平均舒张压(mmHg),24小时平均心率(bmp)各指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主动脉舒张末内径(mm),左室舒张末内径(mm),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mm)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脑钠肽(pg/ml)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 metoprolol tartrate)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患者对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血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小时平均心率各指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对主动脉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mm)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李佐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在门诊输液中经常出现程度不同的药物过敏现象,由于输液病人多,病情复杂,用药量大,品种广,新药性能不易掌握,临时输液病人天数短,周转率高,护理人员倒班制,对病情了解不够熟悉,易忽略对病人病情的观察[1].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突然发生的,多系统器官损伤的严重药物过敏反应,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及时合理的处理将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护士往往是过敏性休克的早发现者和抢救者.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抢救,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则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现将我院输液室2007年6月-2010年12月2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处于中重度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剂量为3mg·kg-1的英夫利昔单抗静脉滴注,每次静滴时间间隔2周.随访1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英夫利昔单抗较之甲氨蝶呤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缩短晨僵持续时间,降低血沉速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随访14周时,患者ACR50缓解率为56%,甲氨蝶呤ACR50为24%.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可迅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适症状,阻断骨关节继续遭到破坏,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卞正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阐述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药物川芎,主要介绍了川芎、川芎嗪与冰片配伍使用的一些情况,通过诸多实验研究发现,在与冰片配伍使用后,可明显提高其作用疗效.
作者:刘一桢;曲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性改变,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育龄妇女,并在已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中发病率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不育、流产,影响性生活,成为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方法.物理治疗有激光、红外线、电熨法等,药物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需住院手术治疗且费用昂贵.我科自引进利普LEEP刀以来,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病人无需住院,且治疗效果很好,具有接受性较高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现将有关护理状况做一介绍.
作者:宋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和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间我院收治49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结果:本组49例老年患者,46例临床治疗后出院,其中痊愈25例,症状明显好转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吸烟、饮酒及非甾体抗炎药是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因,以上腹部不适、呃逆、纳差、嗳气等症状为主,无典型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周期性发作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且发症多,病死率高等,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及时积极的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修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促进恶性肿瘤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了解其放化疗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80例实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实行心理护理,对照组病人实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的体重变化,胃肠道反应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三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意义的减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增强肿瘤患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从质量、质量保证、质量保证要素、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与运作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保证体系如何在我国制药企业开展.
作者:王颖;王洪杰;杨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本文就如何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课教学基本内容的整合与创新;研究型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实验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提供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开放平台等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及其在实践中的改革与尝试,旨在能够为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作者:张晶;孟令波;徐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