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价值

湛薇;彭虹

关键词:留置洗胃, 重度有机磷中毒, 价值,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价值.方法:根据PSS(中毒严重评分)评分系统回顾了9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年度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48例在常规洗胃后再采用留置胃管进水后负压吸引器吸引,胃管留置洗胃时间根据洗出液性质决定.对照组50例按常规法洗胃后不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平均阿托品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洗胃能完全彻底清除胃内残留毒物,减少机体对毒物的重吸收,提高抢救成功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HRV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检测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HRV结果,并与4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HRV对比分析.结果:二组HRV下降发生率分别为81.25%、5%,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二组SDNN值分别为65±8ms、136±12ms ;RMSSD值分别为10±3ms;25±10ms,差别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HRV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价值.

    作者:陶立刚;肖祖锋;姜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窦肿瘤与眼相关的探讨(附37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窦肿瘤对眼的影响.方法:37例鼻窦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主要表现为单眼突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结果:37例中行手术治疗36例,14例眼部症状改善,5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8例眼部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鼻窦比邻眼眶,眼眶的3/4被鼻窦包绕,眶内段和视神经管与筛蝶窦之间有密切的解剖关系.所以临床上应注意这种关系,对于早期诊治鼻窦肿瘤十分有益.

    作者:廖志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背远端静脉逆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的穿刺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矫正眼镜对近视屈光不正青少年屈光演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近视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 方法:对11~12岁中度近视青少年1%托品卡胺快速散瞳验光 , 配镜处方根据第二天复验结果,第1、2、3组依次将单眼视力矫正到1.0、1.2、1.5,每组各20例,一年后同样方法测量其屈光度的变化,共计三年. 结果:各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均逐年增加,但第一组的平均每年增加度数明显低于第二组和第三组(P <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近视青少年屈光度演变过程有影响.过度矫正会加快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作者:罗宏志;唐鹏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对策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的经验,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的方法.方法:1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术.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9%,包括术后感染12例(10.2%),腹腔内出血6例(5.1%),上消化道再出血4例(3.4%),大量腹水13例(11.0%),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2.5%),多脏器功能不全1例(0.9%),胃漏1例(0.9%),住院期间死亡5例(死亡率4.2%).主要死亡原因:腹腔内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2例),肝功能衰竭(2例),胃漏致腹腔重度感染(1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症主要取决于:(1)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把握;(2)食管、胃底周围静脉断流的彻底性;(3)重视围手术期的各种措施.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介绍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方法:1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Z钢板-ATL前路系统治疗实行脊柱手术.结果:19例患者(94.7%)中出现融合,CT测量的椎管闭塞百分比从术前47%降低到术后的2%,95%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至少提高1级,随访时间6月~3年零7月,平均随访时间2年零1个月.结论:该系统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爆裂骨折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吉生;姚连根;陆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CI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

    急性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虽低,但却非常严重,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开展PCI治疗以来发生1例心包填塞,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勇;陈开红;方勇;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上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新生儿于上消化道造影时行上腹部加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后,将手放于患儿上腹部近剑突下的十二指肠体表部位,向右边及下方轻轻推压持续时间约30秒,对2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加压前、加压期间及加压后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行加压上消化道造影时,均显示有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移至脊柱的右侧,停止加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仍异常,14例表现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经手法加压后显示造影剂通过梗阻处的位置异常,2例伴有肠扭转.结论:上腹部按摩加压技术简便安全,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加压与松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持续异常的特征性X线表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传荣;傅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该病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是一种发热性、发展迅速、泛发性、脱屑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身泛发性暗红斑,其上表皮起皱伴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类似浅表烫伤.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儿35例,通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清华;丁梅;郑轶凡;潘火英;黄东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D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A组行ADH+CH 于麻醉后手术前从肘正中静脉采血10~12ml/kg,同时快速输入采血量等量的胶体或采血量3倍的晶体,手术开始后用硝普钠0.5~6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保持平均动脉压65mmHg左右.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病人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T2)、手术开始100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检测两组病人T1、T2、T3、T4时Hb、Hct、PLT,记录出血量与输血量.结果: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MAP、CVP无明显差别(P>0.05),A组未输异体血.A组Hb、Hct在T2、T3、T4期间与T1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但在正常范围,B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D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以提高病人对失血的耐受,可以减少手术输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钟茂林;叶军明;刘金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损伤,骨折多位于锁骨中外段,由于骨折后肌肉的牵拉,而常导致骨折两断端移位.传统方法,如通过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其治愈效果不理想.我科近年来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龙;黄为民;何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喉癌102例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喉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102例病例中部分喉手术60例,喉近全切除术(penrson)手术3例,喉全切除术及术中四瓣交错式永久造瘘39例.颈淋巴结清扫术59例.结果:部分喉切除术后拔管率100%且98.3%发音功能良好,无1例出现咽瘘,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无需带金属导管,3、5年存活率分别为78.43%、66.67%.结论:选择适应好,注重手术技巧,改善手术方法,对于喉癌手术病人的康复可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彭韶平;王英斌;陈伟峰;廖志莹;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预后,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方法:对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5例肾盂分离5~15mm的胎儿,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产前、产后随访观察.结果:胎儿肾积水15例中,Ⅰ组13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5~10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全部消失;Ⅱ组2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10~15mm,出生后3d肾盂分离消失1例,另1例出生后3个月肾盂分离消失.结论:出生后两组胎儿肾盂分离均自然消退,为可复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胎儿肾积水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节华;简秋生;邵军晖;张菊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与小剂量茶碱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研究

    目的:观察在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茶碱对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布地奈德+口服缓释茶碱组(实验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组(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和每治疗2周后测定FEV1.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方式对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其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首选方式,在吸入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缓释茶碱是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荣;刘惟优;李树芳;赖庆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维思通治疗60例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治疗适宜剂量、起效时间与疗程.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维思通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维思通有效率88%,有轻度的头晕困倦、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庆华;肖昌湖;刘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368例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多见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结论:提高机体抵抗力、控制内源性感染,是预防糖尿病患者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获得率及其预测指标——16年文献Meta分析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的取精技术及其精子获得率,并评价不同的睾丸病理类型、临床和/或生化检测指标对其精子获得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MEDLINE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0~2006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分类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方法(Peto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睾丸活检取精技术(TESE)是从NOA患者睾丸获取精子成功率高的方法,其精子的获得率与其睾丸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目前尚没有可操作的临床及生化检测指标用以预测NOA患者的精子获得率.结论:通过睾丸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技术(TEFNA)来判断NOA患者睾丸的病理类型及其生精功能,从而预测其外科取精技术的成功率,是制订NOA患者治疗方案之前好的选择.

    作者:杨军;刘继红;邹晓峰;肖日海;詹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放射性131Ⅰ治疗甲亢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病人816例,其中女580例,男236例,年龄15~73岁,病人服药6个月来院复查,87%均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其文;江萌;钟明超;林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麻醉对60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比较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麻醉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结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楚平;张雄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小儿毒蕈中毒的护理

    毒蕈中毒是一种毒蛋白,为吲哚衍生物,毒力很强,可累及肾、肝、神经和血液系统等.其中肾脏受累比例较严重,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66.5%~79.3% [1].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治疗18例毒蕈中毒的患儿,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萍;刘筱兰;刘润秀;钟静静;卢和燕;李意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