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与小剂量茶碱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研究

周建荣;刘惟优;李树芳;赖庆文

关键词:哮喘, 布地奈德, 氨茶碱, 老年
摘要:目的:观察在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茶碱对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布地奈德+口服缓释茶碱组(实验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组(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和每治疗2周后测定FEV1.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方式对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其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首选方式,在吸入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缓释茶碱是有效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PCI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

    急性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虽低,但却非常严重,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开展PCI治疗以来发生1例心包填塞,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勇;陈开红;方勇;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11例分析

    目的:分析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原因,探讨减少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方法和诊治策略. 方法:通过对11例恙虫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例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提出恙虫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原因和治疗方法 .结果:11例患者中大部分是因为误诊未及时治疗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7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有效的病原学治疗是防治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重要手段,当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是及时针对各脏器功能损害进行支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朱宏泉;王钇力;许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应用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30例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组30例,分别对这两组获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长轴图像,测定左室各壁运动速度Vs,Ve,Va值并计算Ve/Va比值,将两组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各壁Vs、Ve值及Ve/Va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Va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较准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叶军;任苓;廖伟;葛贻珑;陈卫华;肖文胜;游宇光;凌月蓉;谢谨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不同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不同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据病情常规选用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9.2%,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1 ,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不同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立;危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中毒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106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中毒的特点.结果:中毒种类主要为灭鼠药及农药中毒,其次为药物和食物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1~6岁为主要年龄段,受损害器官以脑为主.

    作者:王新妹;陈东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改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利用改良的股静脉血样采集法和传统血样采集方法分别对208例需血样标本的新生儿进行股静脉血样采集,并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54.9%)(P<0.01).结论:经过对传统血样采集法的改良,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兵;龚牡俐;颜红宇;陈苏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分析与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血液自动分析仪筛查出的异常血象,来研究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异常血象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观察,讨论其相关疾病的主要细胞形态学特征并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异常血象中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阳性率达70%,与其相对应疾病符合率达95%以上;弥补仪器检查血象的局限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血液自动分析仪对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人工细胞形态学分析能给临床提供较准确信息.只有二者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

    作者:黄东平;温达雄;薛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矫正眼镜对近视屈光不正青少年屈光演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近视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 方法:对11~12岁中度近视青少年1%托品卡胺快速散瞳验光 , 配镜处方根据第二天复验结果,第1、2、3组依次将单眼视力矫正到1.0、1.2、1.5,每组各20例,一年后同样方法测量其屈光度的变化,共计三年. 结果:各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均逐年增加,但第一组的平均每年增加度数明显低于第二组和第三组(P <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近视青少年屈光度演变过程有影响.过度矫正会加快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作者:罗宏志;唐鹏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椎间盘镜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放式手术(O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OLD,并随访6~18个月. 结果:按Nakai分级,MED组:优5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5.00%;OLD组:优42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88.33% .经χ2检验,两组优良率及腿痛相差不显著(P>0.05);但术后两组腰痛相差非常显著(P<0.01),腰部前屈程度相差显著(P<0.05),恢复工作时间(<12周)相差显著(P<0.05). 结论:MED可显著减少术后腰痛及腰部僵硬,较早恢复工作,效果满意,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采用MED,某些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仍需采用开放式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钟小兵;李文锐;李义强;邓志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D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A组行ADH+CH 于麻醉后手术前从肘正中静脉采血10~12ml/kg,同时快速输入采血量等量的胶体或采血量3倍的晶体,手术开始后用硝普钠0.5~6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保持平均动脉压65mmHg左右.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病人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T2)、手术开始100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检测两组病人T1、T2、T3、T4时Hb、Hct、PLT,记录出血量与输血量.结果: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MAP、CVP无明显差别(P>0.05),A组未输异体血.A组Hb、Hct在T2、T3、T4期间与T1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但在正常范围,B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D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以提高病人对失血的耐受,可以减少手术输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钟茂林;叶军明;刘金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该病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是一种发热性、发展迅速、泛发性、脱屑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身泛发性暗红斑,其上表皮起皱伴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类似浅表烫伤.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儿35例,通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清华;丁梅;郑轶凡;潘火英;黄东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留置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留置洗胃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价值.方法:根据PSS(中毒严重评分)评分系统回顾了9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年度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48例在常规洗胃后再采用留置胃管进水后负压吸引器吸引,胃管留置洗胃时间根据洗出液性质决定.对照组50例按常规法洗胃后不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平均阿托品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洗胃能完全彻底清除胃内残留毒物,减少机体对毒物的重吸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湛薇;彭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婴儿黄疸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和分析婴儿黄疸的常见病因,并探讨婴儿黄疸病因构成和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90例因黄疸住院的婴儿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黄疸多为轻至中度,其中以CMV肝炎居首位(27.8%), 先天性胆管闭锁居第2位(26.7%), 母乳性黄疸为第3位(13.3%),其他病因引起的亦可见.结论:婴儿出现黄疸时,应尽早作临床实验检查,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李云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良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腹腔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8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其左右下腹行腹腔穿刺,连接透析器和血路管,形成临时循环通路,浓缩后的腹水缓慢输入腹腔.结果:患者体重减轻腹围缩小,肾功能改善,尿量明显增多,血浆总蛋白和白蛋均有上升(P<0.05).结论:改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硬化腹水简便、安全、有效、经济、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88.6%,便于基层单位推广.

    作者:方黎明;刘勇;郭永青;谢秀英;徐国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豆杉和三尖杉中六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目的:本文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红豆杉和三尖杉中Fe、Cu、Mg、Ca、Mn、Zn6种微量元素.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金属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5.0%~110.0%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青松;邓婷;彭湘君;余磊;李银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与小剂量茶碱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研究

    目的:观察在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茶碱对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布地奈德+口服缓释茶碱组(实验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组(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和每治疗2周后测定FEV1.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方式对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其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轻中度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首选方式,在吸入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缓释茶碱是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荣;刘惟优;李树芳;赖庆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窦肿瘤与眼相关的探讨(附37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窦肿瘤对眼的影响.方法:37例鼻窦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主要表现为单眼突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结果:37例中行手术治疗36例,14例眼部症状改善,5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8例眼部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鼻窦比邻眼眶,眼眶的3/4被鼻窦包绕,眶内段和视神经管与筛蝶窦之间有密切的解剖关系.所以临床上应注意这种关系,对于早期诊治鼻窦肿瘤十分有益.

    作者:廖志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近3年来,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眼部疾病,特别是眼间质混浊及眶内病变,如角膜白斑、白内障的眼底病变、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及眼内异物、眶内肿瘤等,用眼底镜、三面镜检查无法得出满意结果,彩超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例

    患儿,男,10岁,因间歇性发热两年于2006年5月31日入院.患儿于2004年7月突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9℃~40℃之间,热型不规则,持续数天或一周,间隔时间不定,发热时无寒颤、大汗.

    作者:邱艳鸿;张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

    目的:探讨带线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带线HA义眼台植入术中四条直肌加上下斜肌同时缝合来加固义眼台10例,其中一期植入3例,二期植入7例.结果:术后随访5~17个月,无1例发生球结膜裂开,感染,义眼台暴露、脱出、移位,上睑凹陷,眼窝凹陷,义眼活动度大.结论:带线HA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具有义眼台暴露发生率低、义眼活动好等优点.

    作者:刘玲玲;赖飞明;石远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