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淡老年人用药

李洁;韩乾戟

关键词: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和谐的发展
摘要: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了1.4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0.97%.因此注重老年人用药,不仅对老年人很重要,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探讨

    本文重点对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的电泳条件及透明液等部分作了一些改进,使实验结果较以前清晰,区带明显.

    作者:张晶;徐学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左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是指患者没有全身或局部显性的临床感染征象,但是存在低水平持续的炎症状态,表现为炎症因子的升高.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发现,微炎症状态和尿毒症并发症有关,因此,如何预防微炎症状态是目前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左卡尼丁观察其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一条控制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方法.

    作者:康萍;罗家琳;张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结脑是结核病中的常见病,常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并存,为结核菌经血液播散至脑组织,形成微小的粟粒样结节样肉芽肿.广泛的分布在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大脑皮层及脑实质内.其预后除取决于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合理外,护理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下面是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的50例结脑的护理体会.

    作者:乔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敏性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CHD)关系.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346例,以及正常体检人员48例.发病24小时内测量hs-CRP血清浓度,随访患者0-30d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 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

    作者:周生琴;付桂华;邓索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急诊,其病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全身性,局部性病因及病因不明三大类,可发生于各个季节任何年龄,随着人口老化,年龄大者鼻出血的比例越来越大,多见于50-69岁,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多,本人观察体会,鼻出血的老年患者,普遍对鼻出血恐慌,紧张,急躁,特别是较长时间没有控制出血的情况下,此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影响治疗,使出血时间延长.

    作者:徐翠萍;袁淑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霉素过敏患者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母核的相似性造成了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间的交叉过敏,但α环和侧链的差异使交叉过敏的发生率缺乏足够的指导意义.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的影响,可以更有效的避免患者对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出现.本文综述了药物过敏的分类、头孢菌素侧链和交叉过敏间的关系、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指导原则、以及各地区间头孢菌素皮试方法对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陈伟;丁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P-HPLC测定感特灵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介绍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0.02156~0.2156mg,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7%(n=6);结论: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作者:胡安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不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功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未加用曲美他嗪组(对照组)30例,曲美他嗪组(观察组)30例,进行了4周治疗的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结论:曲美他嗪可增加衰竭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对缺血性心功不全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瑛;范志清;刘丹;孙志奇;潘振华;邢福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2007年期间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04例,其中,男患61例,女患43例.患轻度糖尿病的35人,中度糖尿病的55人,重度糖尿病的14人;并发肺结核均属继发性肺结核,大多病灶广泛,有空洞形成者18例,痰菌阳性55例,初治54人,复治50人,出院时病变转归均为好转.

    作者:宋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目前中药的质量问题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中药的产地,采摘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的质量,因此需建立简洁可靠的方法来检验中药的质量,指纹图谱技术不仅方便而且可靠,是一种理想的中药质量的鉴定方法.

    作者:江蔚新;钦浩;何文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症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期诊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8例心胸外科手术后合并ARDS病人经抢救存活20例,残废8例,占28.65%.结果:8例终均死亡,占28.6%.结论:提高ARDS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迅速施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

    作者:吴家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护士情商的培养与全面提高护理水平的关系

    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五个方面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护士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应注重病人的情绪、思维和感受,深入的接触病人,主动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情感智商(简称:情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从而促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我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体会到对护士情商的培养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前提.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预防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而护理差错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有差错就有风险,两者密切相关相互联系.

    作者:刘艳芳;付会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番泻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番泻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50g原药材的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提取用水量(倍)、提取时间(h)、提取次数(次)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番泻叶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490nm.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所用水量为12倍,提取次数为3次,回流提取时间为1.5小时,芦丁在8.24-49.44靏/ml浓度范围之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1.14%.结论: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比较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番泻叶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晓林;钟方丽;张琳;祝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孕妇的心理分析和社会支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因为妊娠期及分娩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都会使所有的孕妇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变化对产妇和胎儿是不利的.

    作者:杨丽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血清IL-17、MMP-9含量变化及其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各30例,健康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人群血清IL-17、MMP-9水平,并同时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MMP-9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血浆IL-17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血浆MMP-9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与MMP-9水平无相关性P>0.05;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均与FEV1.0%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r=-0.772,P<0. 05;r=-0.49,P<0.05);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MMP-9水平与FEV1.0%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r=-0.669,P<0.05;r=-0.537, P<0.05) .结论:IL-17与MMP-9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MMP-9的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春兰;刘晓民;李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语言性交流的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护理工作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语言交流占主导地位,非语言性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非语言性交流,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除语言以外的,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另一种方式.这种交流在加强护患关系、增强病人安全感、信任感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冰;汪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小儿心理卫生

    1 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及方法:集居儿童327名,散居儿童18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家长、保教员、保健医、妇幼人员及保育员填表及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统一整理.

    作者:李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参皂甙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组织内AchE和血清中MAO活性的影响

    用50%白酒制作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分别给大鼠以高、中、低剂量的人参皂甙溶液灌胃,测定大鼠脑组织内AchE和血清中MAO的活性,来探讨人参皂甙对大鼠脑组织内AchE和血清中MAO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人参皂甙能明显抑制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中MAO活性,提示人参皂甙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作者:邹雪飞;赵海英;倪小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崔立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