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伊夫;管晓军;王美水;陈源红;周香凤;秦鸣;汪勇;黄开锋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临床上多年采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受到较好效果,但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为寻找一种防止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的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给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
作者:王健萍;彭国兰;万慧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CD34、CD45、CD105的表达率.取第4代MSCs进行成骨、成脂肪、成软骨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在诱导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以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骨和脂肪细胞;在诱导第21d用阿新蓝染色法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软骨细胞.结果:从骨髓分离获得的MSCs为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旋涡状生长的梭形细胞.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CD14:0.67%,CD29:94.5%,CD34:0.72%,CD45:0.39%,CD105:86.36%.MSCs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出较纯的MSCs,经扩增培养后获取足够数量的MSCs,能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在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甘凤英;肖丽霞;陈彬娟;叶德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3、6个月后分别观察其症状,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鼻窦黏膜病理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糖精传输时间(ST).结果:3、6个月后66.0%、71.7%鼻腔通气改善,64.1%、75.5%鼻涕量减少;75.0%、83.3%头痛减轻;31.6%、36.8%嗅觉改善;54.8%、69.0%鼻内镜检查好转;61.7%、68.1%CT扫描较用药前改善;41.7%、58.3%病理检查示鼻窦黏膜炎症减轻.平均ST治疗前为35.5±6.3 min,用药3个月后为27.8±6.6 min,6个月后为24.7±7.1 min.结论:长期低剂量应用罗红霉素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郑为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各亚型DWI显示的病灶特点.方法:对我院住院经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共262例,按照TOAST分型进行病因学分类,分析各亚型患者DWI所显示病灶的方式及特征.结果: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中,各型依次为SAA8.62%,LAA28.24%,SUE15.64%,SOU15.26%,CE12.21%;DWI未显示病灶20例(7.61%),SAA占55%,显示单个病灶130例(49.61%),≥1.5cm者LAA占46.55%,<1.5cm者SAA占71.62%,散发病灶者67例(25.57%),除CE较少外,各型之间无显著差异,多发病灶45例(17.17%),其中CE和LAA均为18.96%.结论:基于DWI显示的病灶特点,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病因的阐明.
作者:肖祖锋;赖燕蔚;刘少强;余海;陶立刚;刘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有90%以上患者先后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有3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占70%以上,其中2例白细胞低于1×109/L;5例发生化疗药液外渗,占12.5%,2例发生静脉炎占5%;无肝肾心脏严重毒性者;22例发生明显脱发,发生率为55%.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涂发妹;杨萍萍;聂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骨折愈合后,常需取出内固定.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4月采用小切口取下肢接骨板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2~47岁,平均35.5岁.接骨板类型:直型11例,其中8孔4例,10孔5例,12孔2例;髁部异形接骨板9例.
作者:肖诗梁;钱锐;郭来洲;刘振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六味地黄颗粒系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的品种,为进一步提高并控制其药品质量,选择方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本法排除了其它中药成分对丹皮酚测定的干扰,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肖林林;李丹;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各类型冠心病(C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3例稳定性心绞痛(SA)及2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血清CRP含量,观察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AMI、UA、SA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与UA组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高于SA组.结论:不同类型CHD患者与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检测CHD患者CRP水平,有利于高危人群的发现,积极进行预防,减少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悦群;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高达10%~15%,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约占20%~90%[1].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单纯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腹腔镜术后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梅;曾小红;简晨龙;桂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平均治疗观察20周后左室肥厚及血尿酸(UA)、血肌酐(Cr)的变化.结果: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厚度.而氯沙坦组对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的改善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二组比较氯沙坦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结论:氯沙坦可延缓和逆转心肌肥厚,改善肾功能.氯沙坦组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对Cr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能延缓或逆转高血压病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王诚高;王祥贵;蒋旭萍;许祖芳;张永忠;袁文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表现形式和程度差异大,治疗方法繁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是微创脊柱外科开展为活跃的领域.其中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继化学溶核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和内窥镜下显微椎间盘切除术之后椎间盘症微创治疗领域的又一项进展,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建立,应用PLDD治疗LDH,倍受关注.
作者:赖笑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科自2005年9月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以来,均由ICU医生指导下护士完成技术操作,给ICU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将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莉;唐志洁;刘芝兰;刘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出现吻合瘘.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腾;黄家良;曹传培;唐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及时适当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延误治疗或处置不当则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小儿食道异物多由口中含物或进食时嬉戏逗闹造成,其中以金属硬币异物多见,我科应用一种自制的异物钩在小儿金属硬币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乐;游全贵;饶裕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损伤后发音功能不能恢复,将终生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如何降低其发生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958例手术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5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廖家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利福霉素是广谱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的有利福平及利福定.该药的杀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抗菌机制独特、口服易吸收、毒性小,几乎不与其他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反应,对结核杆菌、麻疯杆菌、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衣原体均有抑制及杀灭作用.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扩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1、2].为探讨其对脓皮病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利福定与青霉素对各种脓皮病36例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菊香;许小华;郑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2].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此病病程长,为危重症,死亡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6例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或腰椎退行性变滑脱所致腰椎失稳症病人行后路减压内固定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26例(6~38月),12~18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无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无植骨块脱落.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17例,良3例,可1例,经X线片或CT复查椎间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复位度数丢失,无椎间塌陷.结论:经后路减压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具有植骨量大、融合率高、费用低、椎间高度丢失少、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黄广昌;张亘瑷;王俊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对120例婴幼儿腹泻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用干扰素100万 u/d,肌注1次,连用3天,西咪替丁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龙博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无排卵功能不孕及男性精液质量问题不育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宁;许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