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连;高晓梅;吕维名;许荣
1984年Hercend T等发现体内有少许T细胞表面能表达NK细胞特有的标志,就把这部分细胞称为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简称为NKT细胞(NKTC).NKTC在体内数量虽少,但它种类复杂、功能多样,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间起桥梁作用.NKTC参与体内免疫调节、维持免疫稳定,能防止母体妊娠时对胎儿的免疫排斥,能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并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防止器官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作用.NKTC已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尤其热衷于NKTC诱导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的新思路.现就NKTC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作者:童竞亚;严宜明;陈水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收治的48例喉癌病人进行营养执行情况的调查,探讨喉癌术后病人正确的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病人分为二组,观察组进行营养教育计划,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的入院和出院体重、胃肠道反应情况、鼻饲管拔除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入院和出院体重差值有显著差别(P<0.05),胃肠道反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对喉癌病人术后进行营养计划,对保证病人的营养支持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蓝玉清;李冬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作了几个方面的改进.1993~2003年共完成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506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较原来大大缩短及减少,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经宝;廖伟雄;张业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5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4h心电信息,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明显升高(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向着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消退的方向偏移,使心房颤动易于发作和持续,心率变异性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曾凡源;杨平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77例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小剂量肝素(200u/kg)超声雾化吸入,5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无论在缓解气促,缩短哮鸣音、湿罗音及咳嗽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缩短毛细支气管炎病程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肝素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操作简便、实用.
作者:温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42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克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预防组自生后第7天起给予rHuEPO 200IU/kg*次,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6周,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从第二周末开始予3~6mg/kg*天元素铁口服.分别于生后第7天(治疗前)及第2、3、4、5、6、7周(治疗时)和8周(治疗后)测定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结果: 两组早产儿生后Hb、Hct均逐渐下降,但预防组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5例输血,而预防组仅1例输血,经精确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预防组治疗一周后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辅以铁剂治疗可安全有效预防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需要.
作者:易烈致;田鸾英;高武红;帅英龙;黄远湖;孙彦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部使用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结果:经过18个月至3年随访,根据哈里斯髋部评分标准评定低分90.4分,高分98.5分,平均94.6分,全部属优.结论: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满意,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作者:曾水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35例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钦;熊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2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伤后10~28天发病,24小时尿量6000~10200ml,平均7580ml,尿比重1.000~1.005,平均1.003.尿渗透压60~205mmol/L,双氢克尿噻、卡马西平等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垂体后叶素水剂5~10单位,皮下或肌肉注射,用于诊断试验和外伤或手术后急症处理.长效尿崩停肌肉注射或口服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片剂治疗,疗效显著.均治愈.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典型,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钟国连;高晓梅;吕维名;许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75例(8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35例(3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40例(44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A组2例(3眼)复发,复发率7.9%,B组17例(19眼)复发,复发率43.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友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肝癌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结果:单一测定血清铁蛋白(SF)阳性率为81%,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二者同时测定血清铁蛋白(SF)和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96.4%.结论:血清铁蛋白(SF)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靠而且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志明;梁宝光;廖宣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压力蒸汽灭菌的管理采取预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4年来共进行压力蒸汽灭菌2976锅次,消毒灭菌率为100%.结论:加强高压灭菌工作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做好压力蒸汽灭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确保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
作者:刘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结石所致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所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急诊输尿管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结石推回肾盂再择期体外震波碎石并置双-J管引流等方法.结果:16例患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3例仍有轻度氮质血症,但临床症状消失,仅有2例尿毒症仍无法纠正.结论:急诊输尿管镜取石术是目前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所致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训彬;康兰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变化、病情变化、出入量变化、异常化验结果、辅助检查和相应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健康宣教写主要内容.自2003年5月中旬以来我科经过了组织学习讨论-试作-全面推广书写这一过程,394份病历中的护理记录整齐完整,科学实用,效果满意,根据妇产科特点,摸索了一些书写经验,鉴于其归档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护理对策.
作者:李小花;冷玲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自2001年9月~2003年10月,用自拟利咽活血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衍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对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经EKG检测64例AMI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获得不同导联的QT间期,每导联均测3~5个QT间期.结果: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结论:心电检测QTd的变化是判断AMI近期预后的一项灵敏指标.
作者:林永霞;陈凤莲;廖宪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入袢结扎的袢式空肠吻合术在胃肠、胆肠等手术重建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明确诊断的上消化道溃疡、胃窦癌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阻塞性黄疸、胰腺假性囊肿病共16例,采用输入袢结扎的袢式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对术后疗效观察并随防一年.结果:采用本术式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轻度消化液返流1例,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输入袢结扎袢式空肠吻合术操作简捷、合理、安全、实用.可作为上消化道手术重建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何春;湛本珠;袁火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5月~2003年5月对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树林;蒋叔凯;宋乐明;秦文;彭作锋;钟久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行脾破裂修补及自体脾片移植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承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内注射速尿和多巴胺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3例SB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4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措施,腹水的处理:对照组应用双氢克尿塞及安体舒通,治疗组同时加用腹腔内注射速尿及多巴胺,直至腹水消退.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治愈23例(40.3%),有效19例(33.3%),无效15例(26.4%),总有效率73.6%;对照组治愈9例(19.5%),有效15例(32.6%),无效22例(47.9%),总有效率52.1%,两组比较,治愈及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既往的护肝利尿,限钠限水和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腹内注射速尿和多巴胺治疗SBP,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肠粘膜通透性,提高腹膜回吸收能力和肾小球灌注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外周血流动力学等有关.
作者:金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