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明;危小军;廖祥中
目的:介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设计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12例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2例皮瓣均全部成活,部分皮瓣轻度臃肿,边缘有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佳,皮瓣感觉逐渐恢复.结论:采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有良好血液供应,具有感觉、解剖位置恒定,方法可靠、疗程短,是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的良好供应区.
作者:邱南海;魏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英语专业英美文化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明显的作用.
作者:邓建辉;郭厚文;崔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方法:局部封闭、冷敷、药物外敷、解毒剂、手术等治疗.结论:正确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质,给药的途径,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永久性组织损伤.
作者:胡广;韩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HPSCT)是指患者在造血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对其移植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造血干细胞(HSC),从而达到重建造血与免疫功能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其本质是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脐血移植、胎肝细胞移植.
作者:张小玲;刘跃梅;王华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繁多,误诊率较高.有些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本文就此病在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作一些分析.
作者:高晓梅;万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松弛软产道,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科并发症的新方法.方法:随机将80例健康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宫口开大3cm时建立静脉通道后缓慢推注654-2,对照组不给药,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时间、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的产程进展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宫颈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654-2静脉推注是一种松弛软产道、促进产程进展且对母婴安全的好方法.
作者:徐敏娟;王齐美;邹向红;宋云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均治愈,无1例死亡.血淀粉酶逐渐下降,肝、肾功能好转,血糖趋渐正常,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提高.结论: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章一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3月,对3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部分切除及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肠吻合内引流等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龚先贵;余国宝;彭放根;刘显军;张君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药物在两种体系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探索其萃取药物的机理.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及其成相条件,研究盐酸普鲁卡因(PCN)、盐酸普鲁卡因胺(PCNA)两种结构类似药物及盐酸氯丙嗪(CPZ)在PEG800-(NH 4) 2SO 4-H 2O及PEG2000-(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结果:CPZ在两种体系中的一次萃取率分别为92.8%、90.5%.结论:按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无需使用震荡器,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
作者:范小娜;程庚金生;丁冶春;黄志勤;李青松;余磊;李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左侧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特征.方法:对手术证实的10例左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侧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黑便和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具有胰腺疾病的特点,而无肝脏疾病的表现和检查异常.内镜下以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为主,占65.1%;食管、胃底静脉同时曲张占34.9%.术前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结论:胰腺疾病可致门静脉高压,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左侧门静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作者:曹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相邻纸片法对120株铜绿假单胞菌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提示IB阳性菌进行检测,同时用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诱导酶阳性株100株,阳性率为83.3%,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IB十分严重,并与抗生素种类有相关性.产IB菌株对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产IB情况.临床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其次妥布霉素,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
作者:李世云;黄承斌;林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多在颌面部及狭小口腔内进行,手术时间较长,手术细致,需要手术视野清晰,要求麻醉医师与麻醉机远离手术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使气管导管妥为固定,我院麻醉科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作者:廖万东;黄桂明;陈远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CCCMC1a、ATCC 14053)与临床分离菌株(C1-1、C1-2、 C1-3 、C1-4)于不同条件下荚膜层的厚度变化.方法:(1)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小时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约含1×109个/ml的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ml/只,同时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只;待实验动物发病后解剖动物,分别取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进行Hiss荚膜染色镜检,用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的厚度,各菌株随机计数40个酵母细胞的荚膜层的厚度值,取各菌株荚膜层厚度的均值进行比较. (2)实验菌株沙保氏液体培养物与同一菌株的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及血清交叉实验,Hiss荚膜染色镜检.荚膜层厚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同前.结果:(1)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均值在0.25~0.58μm不等;P<0.01或<0.05),边界明显.(2)用全菌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可见菌细胞的荚膜明显加宽,且菌株之间可出现交叉阳性.结论:白假丝酵母菌的荚膜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荚膜肿胀实验显示各菌株除与相应抗血清作用出现荚膜肿胀实验阳性外菌株之间还可出现血清交叉阳性.
作者:马廉兰;钟有添;刘志春;王小丽;谢水祥;曾祥凤;李坊贞;张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临床病理科工作中,受经济和人员素质的制约,许多基层医院无力开展快速病理诊断,从而影响临床外科工作的开展.从1999年9月至2003年8月我室把多功能快速组织处理仪应用于快速病理诊断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学文;张文忠;谢学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胎盘早剥分型、孕周、妊高征等与母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生胎盘早剥的妊高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高征者.结论:积极防治妊高征,可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
作者:王琪;徐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常见的一种损伤,加压滑动鹅头钉是近十多年来用于该类骨折治疗的内固定器械.我院近年来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此类骨折2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廖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未行药物治疗或血压控制不满意的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病,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明显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所有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一年后,经TCD检测每位患者大脑中(MCA)、前(ACA)、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及血流音频信号等参数,并对药物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后MCA、ACA、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MCA、ACA、BA的收缩峰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MCA、ACA、VA、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CD显示:本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基本缓解,脑供血不足及脑动脉硬化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对防治、延缓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一鸣;赖丽萍;谢东明;危小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0例腺性膀胱炎,均经尿道行膀胱粘膜电切术.结果 :20例患者随诊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16例,好转2例,2例复发,无1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活检对早期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吴用样;伊岱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予介入治疗加放疗,为观察组;另58例予单纯放疗加全身静脉化疗,为对照组,观察评定各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90.47%,13例介入治疗后进行了手术治疗,对照组CR+PR为3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或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作为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行之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尽快缓解临床症状,与放疗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晓英;罗红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横结肠上右侧结肠癌术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本法治疗13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Dukes A期2例,Dukes D期患者于手术后第7个月复发1例,其余12例至今无复发、转移.结论:经横结肠-右侧结肠癌手术能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恩;段青;钟宝元;易坚;应勇;王小农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