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快速组织处理仪在快速病理诊断上的应用

肖学文;张文忠;谢学斌

关键词:多功能, 组织处理仪, 快速病理诊断, 现报道如下, 人员素质, 临床外科, 基层医院, 病理科, 制约, 应用, 理想, 经济
摘要:在临床病理科工作中,受经济和人员素质的制约,许多基层医院无力开展快速病理诊断,从而影响临床外科工作的开展.从1999年9月至2003年8月我室把多功能快速组织处理仪应用于快速病理诊断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形态学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1世纪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必须顺应潮流.加强素质教育,大力开发系统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形态学科(病理学、组织胚胎学、医用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寄生虫学、医用微生物学),沿袭多年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极不适应目前医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就形态学科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几点建议.

    作者:吕军华;胡雅琼;谢瑞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抗梅毒治疗对改善围产儿预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治疗组行青霉素治疗,非治疗组未行抗梅毒治疗.结果:4年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及分娩人数为7230例,接受梅毒筛查4517例,妊娠合并梅毒者26例,发病率0.58%,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8.1%及73.3%;先天性梅毒分别9.1%及71.4%.结论:孕期梅毒筛查是妊娠合并梅毒诊断的必要手段,对防止先天梅毒有主要作用,有效的青霉素治疗,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梅毒的发生.

    作者:张慧弘;成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5例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000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道清;曾建文;吕宣才;万瑞兰;郭志杰;李少香;彭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本文运用调查、访谈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医学生入学动机、学习动力与未来志向进行调查分析,为掌握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剑;钱沿;甘雅芬;王斯坤;俞轶钧;罗小林;彭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繁多,误诊率较高.有些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本文就此病在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作一些分析.

    作者:高晓梅;万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应用碧兰麻对118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拔除,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103例麻醉效果完全无痛,15例轻微疼痛,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方法简单.

    作者:王华;邝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TCD筛查诊断颈动脉狭窄1例报告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TCD检测对颅外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筛查手段,并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近几年来,通过TCD筛查高度提示颈动脉狭窄的病人越来越多,由于缺乏足够认识往往没有深入追踪下去.本文将一典型TCD高度提示颈动脉狭窄,经临床确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饶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2例经肾活检证实组织学改变都有明显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有不同程度硬化和肾小球内凝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激素、环磷酰胺、洛丁新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增高,总胆固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低分子量肝素可使增殖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减少,有利于肾病综合症的缓解,且出血危险性小,便于长期使用.

    作者:郭见群;林冲云;吴森超;林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由课堂教学调查谈对护理本科专业组织胚胎学教学的体会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来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护理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肯定了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融洽师生关系,应用类比、对比、启发性等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同强;郭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EA与CYFRA-21-1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对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良恶性胸液鉴别较为困难,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K19的片段(CYFRA21-1)都是意义较明确的肿瘤标志物.本文联合检测胸液CEA与CYFRA21-1,旨在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聂宇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静滴国产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临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滴注米力农0.5μg/kg/min,每天静滴6小时连用一周,记录治疗前后心率(HR),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变.结果:米力农能使心力衰竭患者的SV、EF、CO、CI、均有显著提高(P<0.05〉.SVR显著降低(P<0.05〉.H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米力农具有正性肌力和扩血管作用,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谢东明;危小军;廖祥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后外侧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62例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李树林;熊健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RI在诊断中央型肺癌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磁共振及手术病理证实为中央型肺癌的病例,分析其磁共振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肺门区肿块10例(占66%,其中左侧4例,右侧6例);下叶背段肿块1例,占7%;支气管狭窄、阻塞8例,占53%;阻塞性肺炎5例,占33%;阻塞性肺不张8例,占53%;肿瘤侵犯纵隔及胸膜6例,占40%;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占33%;Gd-DTPA增强后,10例肿块均显著强化.结论:MRI在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肺癌的分期及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科;李春娇;朱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均治愈,无1例死亡.血淀粉酶逐渐下降,肝、肾功能好转,血糖趋渐正常,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提高.结论: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章一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0例腺性膀胱炎,均经尿道行膀胱粘膜电切术.结果 :20例患者随诊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16例,好转2例,2例复发,无1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活检对早期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吴用样;伊岱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八珍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3例

    原发性低血压,目前西药尚无良好治疗措施.笔者于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以八珍汤为主方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祥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学药物渗漏防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方法:局部封闭、冷敷、药物外敷、解毒剂、手术等治疗.结论:正确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质,给药的途径,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永久性组织损伤.

    作者:胡广;韩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的检出与耐药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相邻纸片法对120株铜绿假单胞菌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提示IB阳性菌进行检测,同时用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诱导酶阳性株100株,阳性率为83.3%,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IB十分严重,并与抗生素种类有相关性.产IB菌株对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产IB情况.临床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其次妥布霉素,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

    作者:李世云;黄承斌;林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设计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12例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2例皮瓣均全部成活,部分皮瓣轻度臃肿,边缘有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佳,皮瓣感觉逐渐恢复.结论:采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有良好血液供应,具有感觉、解剖位置恒定,方法可靠、疗程短,是修复手掌背部软组织的良好供应区.

    作者:邱南海;魏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电针治疗脑外伤后上睑下垂42例疗效观察

    脑外伤引起上睑下垂是临床脑外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电针治疗脑外伤后上睑下垂患者42例,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