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维圩;池翔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中药材平贝母的研究,从生物学形态开始,对平贝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古今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作者:刘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的重要服务窗口,同时也是易引起病人投诉、引发药事纠纷的部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及医疗消费人群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患者经过就医后至门诊药房取药,由于药学人员相对滞后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不到位,难以满足病人需求时,纠纷多有发生.因此正确分析当前药事纠纷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洁静;胡伟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对龙胆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龙胆中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对龙胆中黄酮进行提取.利用UV-分光光度法对龙胆中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对龙胆中黄酮进行提取,其溶解产物可以得到黄酮化合物.结论:龙胆中黄酮类成份含量为1.475mg/g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作者:俞兆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突然快速增高而造成食管壁全层破裂,是较少见而凶险的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而常延误诊治.我院自1999~2005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从冷冻的小牛胸腺中提取出来一种具有高活力的多肽类激素-胸腺肽.方法:通过水提取、部分热变性、醇沉、过Sephadex柱纯化而得.结果:据SdS-PAGE电泳和HPLC分析表明,胸腺肽中主要是分子量10000以下的肽类.结论:通过此法能获得小分子的胸腺肽.
作者:高思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手术室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极强的科室,集高风险、高劳动强度、人文关怀于一体.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高新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对手术室20名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对策.
作者:梁秀娟;袁希英;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丸硬度的因素,解决乳腺丸在制备和存放过程中坚硬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粉粒度、蜂蜜用量、蜂蜜含糖量、丸块放置时间四因素对乳腺丸硬度的影响.结果:在影响乳腺丸硬度的因素中,蜂蜜用量为主要因素,丸块放置时间次之,药粉粒度和蜂蜜合糖量影响小.结论:在实际生产中,用80目的药粉与蜜糖度为80度的蜂蜜1∶1混合放置12h,乳腺丸软硬度为适宜.
作者:兰恭赞;刘高峰;滕宇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手是人类劳动器官损伤机会较多,各种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游离植皮无法修复者,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此方法较简单安全并且利于手功能的重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各种手外伤65例需要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人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毛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治疗.1991年问世,1998年在我国上市.在既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中证实其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不高,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就其近年来不良反应综合介绍如下,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吴虹;余绍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80年代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药物的发展,目前在临床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较为多见的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等,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系统的感染性疾病.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对这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
作者:伍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引言随着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处方系统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电子处方是指由多科室协同工作的系统,整个流程由挂号、就诊、划价与收费、发药四部分组成,即患者挂号时领取一张就诊卡,凭此卡就诊,由医师输入处方,程序自动划价,由网络将处方传送到区域网的相关科室,然后患者凭卡到收款台交款,再凭卡到药房取约,由药房将打印完的处方交给患者.
作者:李子民;李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就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抗肿瘤机制、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芹;杨秀芹;王军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而且与其它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我科共发生药物热9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作者:冯铁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软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250×4.6 mm,5um)色谱柱,以甲醇-水-醋酸(50∶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00mL/moL,检测波长276nm,柱温40℃.结果:黄芩苷在0.0916~0.0.7608 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r=0.9945),平均回收率98.9%,RSD=0.3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适用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绍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是苯酰胺类化合物.与其他胃动力药不同之处是西沙比利通过选择性地增加肠肌层神经从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释放时间和数量)而影响胃肠的运动,从而增强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与蠕动加强胃和十二指肠的排空并可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蠕动,恢复或增强结肠的固有动力.
作者:何迎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氟检查法在药典的附录Ⅷ中E.这种方法系用于检查有机氟化物中氟的含量.一般是分子中有氟才做氟检查,但不是分子中有氟都要做氟检查,例如替加氟就不做氟检查这项.
作者:周新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进行培养,探讨目的蛋白高表达量的诱导条件.方法: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确定了适合GM-CSF表达的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培养基等.结论:带有GM-CSF的基因工程菌在30℃生长合适,培养5小时后42℃升温诱导5小时目的蛋白表达量高.
作者:余琼;孙怡宁;王超;邹积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0例支原体肺炎感染者均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A组)和红霉素对照组(B组),分别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0mg/qd,红霉素90mg/bid,疗程均为5天.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44%,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阿奇霉素治疗组为90%,红霉素对照组为83%,两组无差异.结论:5天常规剂量,治疗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优于红霉素.
作者:钱银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稳定的干酪素法测定榛叶鞣质的方法.方法:用干酪素法测定榛叶鞣质.优化条件为:以70%丙酮提取,干酪素用量400mg,1.5%碳酸钠显色后30min测定.结果:优化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鞣酸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1.60%(n=5).结论:该法可快速、准确的用于榛叶鞣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慧瑜;金哲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并发症防治对策.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PBMV并发症相关中文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15432例患者,发生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162例(1.049%),死亡6例;动脉栓塞71例(0.460%),死亡7例;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32例(0.207%),死亡3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689例(4.465%),死亡2例;严重心律失常76例(0.493%),死亡1例;房间隔左向右分流106例(0.687%),死亡2例;低血压及一过性脑缺血发作372例(2.412%).结论:心包填塞、动脉栓塞、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二尖瓣关闭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房间隔左向右分流是PBMV的常见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防治的重点.
作者:李爱凤;崔连群;李锋;刘继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