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息肉与息肉癌变临床分析(附158例报告)

曾宪良;刘晓明

关键词:息肉, 绒毛状腺瘤, 癌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与息肉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58例大肠息肉术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息肉癌变一期切除后,复发5例,复发率4.1%,恶变2例,恶变率1.7%,未作手术处理的23例中有14例息肉增大,恶变4例,恶变率17.4%,二者的差异显著.结论:息肉的恶变率与其所含绒毛成分成正比,重视息肉的早期处理及术后个性化的随访,是减少息肉癌变发生的有效措施.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多种发病因素所导致的,其发病因素的种类及构成比例在国内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本院2000年~2002年5月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病因作出分析,以探讨本病的病因构成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黄朝鸿;谢鸿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42例重症中风患者的监护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中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脑血管意外目前仍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中风尤其是重症中风患者(大面积的出血、梗死及重要生命中枢的中风)的监护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近两年来收治各种中风患者近150例,其中42例为典型的重症中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泉;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的效果.结果: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黄玉珊;曾靖;叶和杨;黄贤华;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了64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及诊疗、康复过程中的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水平.结果:好转41例,未愈或自动出院15例,死亡8例.定期随访3~6个月,14例生活能自理,25例能部分自理,10例不能自理.结论:单纯血糖升高者,以脑溢血多见,可能是应激引起;合并糖化血清蛋白升高者以脑梗塞多见,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黏度升高有关.使用胰岛素控制过高的血糖,在诊治脑卒中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血糖控制不良或较差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高,存活者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差、较慢.

    作者:高晓梅;万通;李桂英;廖跃光;阳小灵;谢东阳;刘先发;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钳石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输尿管疾病,以往多以开放性手术为主.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输尿管硬镜临床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部分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输尿管镜来治疗.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式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47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476例病例,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魏立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骨髓穿刺方式的选择

    1997年以前我科血液病人全部采用骨穿针做传统的骨髓穿刺.1997年以后对穿刺方式进行改良:(1)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2)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穿刺,基本代替传统的骨髓穿刺,无一例发生意外.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玲;刘跃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腭部巨型牙龈纤维瘤一例

    患者男性,54岁,因腭部无痛性肿物十余年于2003年6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腭部一肿物,肿物初始较小,位于腭部一侧牙龈缘处,后缓慢增大,逐渐越过腭部中线继续增大,未经任何处理,患者起初未感不适,近来异物感明显,且影响吞咽、语言,含物音较明显,遂来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腭顶部见一巨型肿物,覆盖整个腭部,两侧与上后牙腭侧相贴,前端与上前牙腭侧相吻合,后端至软硬腭交界处后方,厚处超出上颌(牙合)平面,沿肿物绕线见肿物带蒂,蒂部来自6+残根及54+腭侧牙龈,肿物呈扁圆形,色稍苍白,表面光滑,质硬如石,边缘清楚,绕蒂部肿物可稍活动,无痛.腭拱形态完全消失,牙列无松动,无移位,患者含物音较重,影响吞咽.

    作者:吴光宇;黄闽;凌家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3例药物流产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药物流产不全诊断中的价值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对73例使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妇女的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流产不全者声像表现中宫腔内呈不规则斑状强回声16例,混合性团块54例,不规则胚囊样结构3例,均经清宫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邱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氯安酮用于1岁内小儿全麻的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异丙酚复合氯安酮用于1岁以内小儿全麻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术后复苏情况,并与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安酮作比较,今报道如下.

    作者:李以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解脲支原体六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6种检测方法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性,为不同条件医疗机构提供选择较为合适检测的依据.方法:通过六种不同解脲支原体检测方法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以及分别对男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PCR杂交梳、PCR、培养检测解脲支原体无显著性差异;PCR杂交梳与DIFA、DIGCA、ELISA检测解脲支原体有显著差异性;PCR杂交梳、PCR、培养、DIFA、DIGCA、ELISA.结论:显示PCR杂交梳、PCR、培养检测解脲支原体用于临床检测是比较好的方法,也同时适用于男女性患者.

    作者:刘小英;周运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8例眼部感染真菌培养观察

    眼部感染症中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病原菌多为机会性致病真菌.我们将眼科送检角膜分泌物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惠英;黄日荣;钟来桂;叶小英;钟淑民;汪秀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淫羊藿水提取液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淫羊藿水提取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淫羊藿水提取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淫羊藿水提取液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淫羊藿水提取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李良东;黄志华;曾靖;周俐;周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总结本院近四年来经CT检查手术证实21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8~78岁.上腹部疼痛20例,黄疸10例,发热4例.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作者:曾新晖;刘丽;陈宪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抗菌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分析15例难治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和抗菌治疗特点.结果:15例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合并有ARDS和MODS;早期抗G-菌治疗,肺部感染加重,联用抗G+菌治疗后,肺炎好转,休克才被纠正;细菌培养原发病灶全是G-菌、血液有或没有G-菌、痰中有或没有G+菌;7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休克周期.结论:难治性脓毒症休克常合并有G-和G+菌感染;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缩短休克时间.

    作者:蓝光明;付庆华;温步优;李智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

    口腔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多见,以往在治疗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微波的生物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作者自2001年以来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4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朱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9SrCl2在NSCLC多发性骨转移NP方案和介入治疗间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NSCLC多发性骨转移应用89SrCl2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以NP方案和介入治疗NSCLC间期应用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结果:NP方案进行全身性化疗配合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组的有效率为92.3%,而介入治疗配合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组的72.7%.结论:以NP方案进行全身性化疗配合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优于介入治疗配合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

    作者:罗冬云;卢献平;黄英;吉燕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伟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结果:入选临床疗效观察的带状疱疹病例共80例,其中泛昔洛伟组40例,阿昔洛伟组40例.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泛昔洛伟组痊愈率为92.5%,阿昔洛伟组痊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4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结论:泛昔洛伟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方便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东;何为;黄小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的应用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利用大密度投影或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我们自1999年9月~2002年12月,对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颅内CTA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王柏群;邱传珍;娄建云;邹连生;周晓忠;罗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加于讨论.性服务小姐的手淫和不正常的性行为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孙传寿;万春雷;曾招林;肖日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83例早产儿呼吸衰竭分组,CPAP组36例,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仪治疗;高频喷射通气组47例,比较分析二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CPAP组治愈率83.3%(高频组57.4%);病死率11.1%(高频组23.4%);并发症发生率为8.3%(高频组25.5%).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具有早产儿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黎瑞春;江建华;李健;高鹏;秦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