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孟凌新;宋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间的临床状态,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AMI的一大症侯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统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的特殊治疗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景士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温脾汤中诸药的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温脾汤为基础,配伍成不同组方,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应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附子与干姜配伍能提高乌头碱含量,附子与大黄、甘草配伍能降低乌头碱含量,人参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含量没有影响.结论:在温脾汤中,大黄、甘草能佐制附子的毒性,干姜能增强附子的功效.
作者:成明建;冯冠英;黄齐慧;宋文霞;陈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实验是采取碱变性方法从重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DNA,并用EcoR Ⅰ,BamH 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进行适当酶切,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酶切图谱加以鉴定.通过在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证实利用碱变性方法提取质粒,同时通过酚氯仿抽提,得到的质粒DNA纯度比较高.并且证实酶切图谱与预计相符.从而说明在一般工厂的实验条件下可以进行操作.
作者:李潇;王明强;王滨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人用药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是老年人往往多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品种较多,用药时间较长,具统计有80%以上的老年病人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有34%每日用药可达3-4种,故易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二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使对很多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三是人体内的自我稳定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药物效应相对增强,易产生不良反应;四是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高;五是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易出现变态反应.
作者:吴萍;李深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它可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迅猛发展及超声技术不断提高,羊水过少的诊断率亦显著提高.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很大意义.
作者:陈蓉;赵丽伟;孙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水肿是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改变,甘露醇作为常规使用的脱水剂,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有主张小剂量应用,同样达到脱水效果的报道[1].本研究通过对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半量组与全量组,分别检测其应用前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作者:何忠;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用95%的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对山楂中的熊果酸进行提取.方法:双波长扫描测定λ1=535nm,λ2=650nm.结果:熊果酸在0.1~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r=0.9995.回收率为100.10%,RSD=1.94%(n=3).结论:该方法安全、准确、经济、可靠.
作者:马晶;梁伟;李晓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粉针生产主要工序是洗瓶→分装→包装.分装是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的,每天生产结束都要进行无菌卫生处理,消毒液是无菌处理不可缺少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新洁尔,来苏尔,乙醇等消毒液,为了避免产生耐菌性,必须定期更换消毒液并且达到GMP要求.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杀菌消毒剂,它能杀灭几乎所有的常见的致命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其杀菌作用可能基于较强的氧化能力,有人认为二氧化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中的酶,使细胞死亡.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无菌生产环境进行消毒,无菌卫生处理主要使用300ppm二氧化氯.
作者:金珍姬;孟庆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阵发性房颤和房扑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能自行转复,如心率不快,血流动稳定,患者能够耐受,观察24小时后仍不能回复,宜尽早尽可能复律.复律有药物和电复律两种方法.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作为首选.
作者:王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用C 18柱,甲醇-水-磷酸(50:50: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结果:在4.775~191μg/ml的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1.000(n=6),平均回收率105.6%,日内精密度为1.63%(n=5).结论:此方法快速、专属,准确.
作者:董丽华;杨东华;高文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是儿科系统中威胁健康、甚至在短期内危及生命的重症之一,病死率高,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除常规用抗生素、激素、强心利尿综合治疗外,我们开拓思路用扩张血管药物酚妥拉明加阿拉明联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淑娟;魏建美;白静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利用环糊精β-包合盐酸雷尼替丁,提高盐酸雷尼替丁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法、磁力搅拌法及研磨法包合,并对包合物及其分解物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结果:研磨法制备包合物的收率高.经验证,包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无吸收峰,包合物分解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9nm和314nm处有吸收.结论:研磨法可使β-环糊精包合盐酸雷尼替丁,提高盐酸雷尼替丁的稳定性.
作者:刘春梅;金珍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植物药为由植物或其提取物制取的药物,大约有500种药用植物用于制造植物药[1].以植物药及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民族药或传统药物,在历史上人类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和生育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国朱中医中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疗体系的草药等就是典型的例征.
作者:高云峰;杨爱淑;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及肾炎等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诱发I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多发生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以往临床上多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其副作用多,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作者:刘伟;李维;白海玉;张大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直肠结核患病率极低,易误诊为直肠癌,本文报告一例直肠结核误诊为直肠癌.女性,王××,40岁,肛门内坠胀感31天就诊,就诊前一周肛门坠胀明显加重,且出现全下肢疼痛,每日稀便4~5次,疼痛剧烈,时有便意,对症治疗两天后,下腹疼痛坠胀消失,但仍有肛门坠胀感.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且未触及包块.肛门直诊:直肠子宫凹处,可触及-4×4厘米大小肿物,光滑中等硬触痛.胸片、胃肠钡餐造影、乙状结肠镜检等均未发现异常,血沉17mm/H,Hb10.7g,白细胞8.400,转外科手术探察,见直肠前壁,有5×3×3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直肠结核性肉芽肿.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复方熊胆滴眼液是中西药结合,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经临床应用具有疗效好,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熊胆3g,病毒唑2g,冰片0.3g,吐温-80/0.5mL,灭菌注射用水共制成100ml.1.2 制备按无菌操作,取熊胆溶于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另取冰片置灭菌乳钵中研磨,加吐温-80适量,继续研磨,研匀后再分次缓慢加入灭菌熊胆滤液及病毒唑溶液,边加边研磨.后缓缓加入灭菌注射用水至全量,随加随搅拌,过滤,分装,即得.
作者:孙淑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干扰素(Interferon,INF)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多功能蛋白质,包括α、β、γ干扰素,其中α-干扰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且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在临床治疗初期会出现流感样反应、外周血象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1].-INF F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乙肝、丙肝需进行长达6月或更长时间的治疗,已有各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如严重抑郁症合并自杀企图、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间质性肺炎、眼底出血、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严重肾功能障碍等[2].日本一项对使用干扰素治疗肝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监测统计显示,除流感样反应外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1.6%[3].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7年6月份我院急诊科引进淄博无级电厂生产的XG-2型血液灌流仪,进行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360例,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作者:张洪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术不仅危害妇女生殖健康,还影响妇女心理状况.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除造成受术者不同程度的痛苦外,还可能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理想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应简便、迅速、安全、有效.我院本着这个目的,自2003年1-12月,使用异丙酚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艳;张荣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