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王昶

关键词:针灸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改善关节功能, 风湿性疾病, 肢体疼痛, 营卫失调, 病因不明, 中医学, 外治法, 内服药, 风寒湿, 症状, 瘀血, 痰湿, 人体, 气血, 局部, 经络, 筋骨, 变形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脾汤中诸药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脾汤中诸药的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温脾汤为基础,配伍成不同组方,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应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附子与干姜配伍能提高乌头碱含量,附子与大黄、甘草配伍能降低乌头碱含量,人参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含量没有影响.结论:在温脾汤中,大黄、甘草能佐制附子的毒性,干姜能增强附子的功效.

    作者:成明建;冯冠英;黄齐慧;宋文霞;陈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呼吸窘迫征19例治疗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1990年~2004年共收治SAP54例,其中并发ARDS19例,对其治疗过程回顾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亓仲儒;甘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分析

    我院于2001年3月-2004年5月期间应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0-82岁,平均53±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1].其中高血压脑病23例,高血压合并左心衰9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9例,高血压合并心绞痛2例.血压200-290/100-140mmHg.

    作者:张乔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远志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TS)对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导致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同时静脉缓慢注射远志皂苷,测定其对损伤大鼠血清中CPK及心肌组织中SOD和NO生成的影响,并测定心肌梗死的重量.结果:TS可以抑制大鼠血清CPK的升高和心肌组织中NO的形成,提高SOD的活力,减少大鼠心肌梗死的范围.结论:TS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抗氧自由基及NO自由基的形成有关.

    作者:郭健龙;沈志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活血壮筋丹的制备

    活血壮筋丹是具驱风活络、祛湿止痛、活血生肌之功效的纯中药丸剂.经多年临床观察,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足痿筋挛疗效显著.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丹参30g、乳香(制)15g、没药(制)15g、栀子15g、制马钱30g、制川乌15g、当归15g、红花15g、灵仙30g、牛膝7.5g、地枫皮15g、千年健15g、桃仁15g、甘草15g,共制成140丸.

    作者:王凯军;佟志刚;于滨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葛根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葛根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葛根素为检验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从中优选出葛根佳提取工艺.结果:葛根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7倍量、提取时间为1.5小时.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葛根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刘颖欣;江延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

    人工流产术不仅危害妇女生殖健康,还影响妇女心理状况.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除造成受术者不同程度的痛苦外,还可能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理想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应简便、迅速、安全、有效.我院本着这个目的,自2003年1-12月,使用异丙酚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艳;张荣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8SrRNA在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18srRNA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在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就目前应用18srRNA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了简要总结.

    作者:王宝庆;葛菁萍;平文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尔硫(艹/卓)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东菱克栓酶是一种新型单成分溶血栓改善微循环治疗剂,地尔硫(艹/卓)作为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能直接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冠脉痉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96例,男56例,女性40例,年龄45-70岁,平均60.02,所有患者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诊断标准,并进行心肌酶以及心电图检查,无溶栓禁忌症,其中初发劳力型46例,恶化型24例,梗塞后4例,自发型22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

    作者:左莉;王淑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三致作用、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药物变态反应等等.目前药物品种种类繁多,其用药途径不同,病人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

    作者:孙杰;李巍巍;赵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益母草的含量测定

    目的:益母草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2000年版中国药典为雷氏盐剩余比色法,但该方法用活性碳脱色测定会引起生物碱含量偏低,固将该法中用活性碳脱色改为用乙酸乙脂脱色,并对浸泡时间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浸泡1小时测定含量较高.结论:用乙酸乙脂脱色时浸泡1小时比较可行.

    作者:肖丽娟;侴海英;李懿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干扰素(Interferon,INF)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多功能蛋白质,包括α、β、γ干扰素,其中α-干扰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且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在临床治疗初期会出现流感样反应、外周血象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1].-INF F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乙肝、丙肝需进行长达6月或更长时间的治疗,已有各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如严重抑郁症合并自杀企图、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间质性肺炎、眼底出血、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严重肾功能障碍等[2].日本一项对使用干扰素治疗肝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监测统计显示,除流感样反应外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1.6%[3].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紫草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对紫草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紫草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5g,溶于100m160℃蒸馏水中,加入紫草油5g,捣碎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100ml,不停搅拌(转速为1500转/min),用10%醋酸调pH3.9~4.2,加入40℃4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温度降到32~36℃时,立即加入冰块,温度下降至5℃左右时,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0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7.5~8.0,继续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作者:孙爱霞;许婷;孙仁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鼻腔给药历史悠久,但过去大多用于治疗鼻炎、鼻塞等局部疾病,起局部消炎、收敛、杀菌等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辅料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鼻腔给药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盐酸雷尼替丁包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利用环糊精β-包合盐酸雷尼替丁,提高盐酸雷尼替丁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法、磁力搅拌法及研磨法包合,并对包合物及其分解物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结果:研磨法制备包合物的收率高.经验证,包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无吸收峰,包合物分解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9nm和314nm处有吸收.结论:研磨法可使β-环糊精包合盐酸雷尼替丁,提高盐酸雷尼替丁的稳定性.

    作者:刘春梅;金珍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植物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植物药为由植物或其提取物制取的药物,大约有500种药用植物用于制造植物药[1].以植物药及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民族药或传统药物,在历史上人类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和生育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国朱中医中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疗体系的草药等就是典型的例征.

    作者:高云峰;杨爱淑;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合成于1960年,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肌注或静滴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几分钟内就能消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临床用于吗啡类复合麻醉药术后解除呼吸抑制,催醒及急性酒精中毒.近年来,纳洛酮在治疗中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延江;袁永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立克宁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立克宁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丁香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丁香苦苷含量在0.28~2.24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平均回收率为100.84%,RSD为1.34%.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评价依据.

    作者:李永吉;王超;管庆霞;隋晓璠;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种途径给辅助药对皮质醇及β-内啡肽的影响

    目的:研究静脉及硬膜外腔应用芬太尼对下腹部手术患者血中皮质醇及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病人,ASAⅠ-Ⅱ级,诊断为子宫肌瘤,择期在硬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成两组,静脉组和硬膜外组,每组15例,硬膜外麻醉平面固定后20min使用辅助药物.静脉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氟哌啶2.5mg.硬膜外组: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50μg,静脉注射氟哌啶2.5mg.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平面固定后20min,给辅助药后20min、90min测定血中皮质醇及β-内啡肽.结果:β-内啡肽含量在使用辅助药后20min,两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皮质醇含量在两组改变不明显.结论:两种途径给辅助药均能抑制β-内啡肽的分泌,因而对应激反应可能有部分抑制作用.

    作者:陆康生;周海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质粒提取及酶切图谱鉴定

    本实验是采取碱变性方法从重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DNA,并用EcoR Ⅰ,BamH 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进行适当酶切,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酶切图谱加以鉴定.通过在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证实利用碱变性方法提取质粒,同时通过酚氯仿抽提,得到的质粒DNA纯度比较高.并且证实酶切图谱与预计相符.从而说明在一般工厂的实验条件下可以进行操作.

    作者:李潇;王明强;王滨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