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呼吸窘迫征19例治疗体会

亓仲儒;甘海龙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 现报告如下, 治疗过程, 并发症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1990年~2004年共收治SAP54例,其中并发ARDS19例,对其治疗过程回顾总结,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功能不全合并肾性贫血的综合治疗

    日常临床工作中,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比较常见,达到需要透析治疗的标准时,病情复杂危重、并发症增多,需及时、恰当、有效地治疗.本文总结多年来,透析、应用益比奥(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EPO)、缺铁患者加用益源生等综合治疗肾衰竭合并贫血的资料.

    作者:王利然;裴君华;杨蜜;孟昭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三致作用、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药物变态反应等等.目前药物品种种类繁多,其用药途径不同,病人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

    作者:孙杰;李巍巍;赵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植物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植物药为由植物或其提取物制取的药物,大约有500种药用植物用于制造植物药[1].以植物药及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民族药或传统药物,在历史上人类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和生育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国朱中医中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疗体系的草药等就是典型的例征.

    作者:高云峰;杨爱淑;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溶解氧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目的:提高发酵溶解氧的浓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溶解氧的浓度.结论:对发酵罐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及提高发酵工艺控制水平,将使溶解氧的浓度得到提高.

    作者:王霞;张世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黄芩苷含量

    目的: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用C 18柱,甲醇-水-磷酸(50:50: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结果:在4.775~191μg/ml的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1.000(n=6),平均回收率105.6%,日内精密度为1.63%(n=5).结论:此方法快速、专属,准确.

    作者:董丽华;杨东华;高文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直肠结核1例

    直肠结核患病率极低,易误诊为直肠癌,本文报告一例直肠结核误诊为直肠癌.女性,王××,40岁,肛门内坠胀感31天就诊,就诊前一周肛门坠胀明显加重,且出现全下肢疼痛,每日稀便4~5次,疼痛剧烈,时有便意,对症治疗两天后,下腹疼痛坠胀消失,但仍有肛门坠胀感.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且未触及包块.肛门直诊:直肠子宫凹处,可触及-4×4厘米大小肿物,光滑中等硬触痛.胸片、胃肠钡餐造影、乙状结肠镜检等均未发现异常,血沉17mm/H,Hb10.7g,白细胞8.400,转外科手术探察,见直肠前壁,有5×3×3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直肠结核性肉芽肿.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护理程序护理17例早产儿

    早产儿即未成熟儿,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是足月儿的10倍.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我们自2004年1月-7月,共收治早产儿17例,我们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早产儿,体会如下:

    作者:杨叶艳;刘百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温脾汤中诸药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脾汤中诸药的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温脾汤为基础,配伍成不同组方,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应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附子与干姜配伍能提高乌头碱含量,附子与大黄、甘草配伍能降低乌头碱含量,人参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含量没有影响.结论:在温脾汤中,大黄、甘草能佐制附子的毒性,干姜能增强附子的功效.

    作者:成明建;冯冠英;黄齐慧;宋文霞;陈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小剂量普通肝素静滴治疗UAP对比观察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间的临床状态,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AMI的一大症侯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统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的特殊治疗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景士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葛根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葛根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葛根素为检验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从中优选出葛根佳提取工艺.结果:葛根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7倍量、提取时间为1.5小时.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葛根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刘颖欣;江延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嗜酒、暴饮者增多,使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酒精性脂肪肝(AF)更为多见,由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采用凯西莱片(硫普罗宁)治疗观察AF48例,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程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8SrRNA在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18srRNA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在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就目前应用18srRNA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了简要总结.

    作者:王宝庆;葛菁萍;平文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乃近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安乃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1)依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在测定流程中将溶液过滤后再测定;(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1)法变色敏锐,终点非常明显,有效地消除了赋形剂的影响,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0.28%(n=6);(2)法测定波长为259nm时,浓度在10~25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0.52%(n=6).结论:两法均适用于安乃近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隶红;陈维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种途径给辅助药对皮质醇及β-内啡肽的影响

    目的:研究静脉及硬膜外腔应用芬太尼对下腹部手术患者血中皮质醇及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病人,ASAⅠ-Ⅱ级,诊断为子宫肌瘤,择期在硬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成两组,静脉组和硬膜外组,每组15例,硬膜外麻醉平面固定后20min使用辅助药物.静脉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氟哌啶2.5mg.硬膜外组: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50μg,静脉注射氟哌啶2.5mg.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平面固定后20min,给辅助药后20min、90min测定血中皮质醇及β-内啡肽.结果:β-内啡肽含量在使用辅助药后20min,两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皮质醇含量在两组改变不明显.结论:两种途径给辅助药均能抑制β-内啡肽的分泌,因而对应激反应可能有部分抑制作用.

    作者:陆康生;周海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本实验用95%的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对山楂中的熊果酸进行提取.方法:双波长扫描测定λ1=535nm,λ2=650nm.结果:熊果酸在0.1~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r=0.9995.回收率为100.10%,RSD=1.94%(n=3).结论:该方法安全、准确、经济、可靠.

    作者:马晶;梁伟;李晓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二氧化氯消毒效果

    粉针生产主要工序是洗瓶→分装→包装.分装是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的,每天生产结束都要进行无菌卫生处理,消毒液是无菌处理不可缺少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新洁尔,来苏尔,乙醇等消毒液,为了避免产生耐菌性,必须定期更换消毒液并且达到GMP要求.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杀菌消毒剂,它能杀灭几乎所有的常见的致命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其杀菌作用可能基于较强的氧化能力,有人认为二氧化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中的酶,使细胞死亡.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无菌生产环境进行消毒,无菌卫生处理主要使用300ppm二氧化氯.

    作者:金珍姬;孟庆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人用药要谨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用药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是老年人往往多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品种较多,用药时间较长,具统计有80%以上的老年病人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有34%每日用药可达3-4种,故易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二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使对很多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三是人体内的自我稳定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药物效应相对增强,易产生不良反应;四是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高;五是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易出现变态反应.

    作者:吴萍;李深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质粒提取及酶切图谱鉴定

    本实验是采取碱变性方法从重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DNA,并用EcoR Ⅰ,BamH 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进行适当酶切,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酶切图谱加以鉴定.通过在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证实利用碱变性方法提取质粒,同时通过酚氯仿抽提,得到的质粒DNA纯度比较高.并且证实酶切图谱与预计相符.从而说明在一般工厂的实验条件下可以进行操作.

    作者:李潇;王明强;王滨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呼吸窘迫征19例治疗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1990年~2004年共收治SAP54例,其中并发ARDS19例,对其治疗过程回顾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亓仲儒;甘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