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军;佟志刚;于滨伟
脑水肿是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改变,甘露醇作为常规使用的脱水剂,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有主张小剂量应用,同样达到脱水效果的报道[1].本研究通过对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半量组与全量组,分别检测其应用前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作者:何忠;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东菱克栓酶是一种新型单成分溶血栓改善微循环治疗剂,地尔硫(艹/卓)作为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能直接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冠脉痉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96例,男56例,女性40例,年龄45-70岁,平均60.02,所有患者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诊断标准,并进行心肌酶以及心电图检查,无溶栓禁忌症,其中初发劳力型46例,恶化型24例,梗塞后4例,自发型22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
作者:左莉;王淑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粉针生产主要工序是洗瓶→分装→包装.分装是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的,每天生产结束都要进行无菌卫生处理,消毒液是无菌处理不可缺少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新洁尔,来苏尔,乙醇等消毒液,为了避免产生耐菌性,必须定期更换消毒液并且达到GMP要求.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杀菌消毒剂,它能杀灭几乎所有的常见的致命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其杀菌作用可能基于较强的氧化能力,有人认为二氧化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中的酶,使细胞死亡.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无菌生产环境进行消毒,无菌卫生处理主要使用300ppm二氧化氯.
作者:金珍姬;孟庆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及肾炎等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诱发I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多发生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以往临床上多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其副作用多,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作者:刘伟;李维;白海玉;张大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活血壮筋丹是具驱风活络、祛湿止痛、活血生肌之功效的纯中药丸剂.经多年临床观察,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足痿筋挛疗效显著.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丹参30g、乳香(制)15g、没药(制)15g、栀子15g、制马钱30g、制川乌15g、当归15g、红花15g、灵仙30g、牛膝7.5g、地枫皮15g、千年健15g、桃仁15g、甘草15g,共制成140丸.
作者:王凯军;佟志刚;于滨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患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该病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目前在世界范围至少有1.71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3.70亿人[2].糖尿病和与糖尿病有关疾病的费用已占世界卫生预算的4-5%.因此,国内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巨大市场.现将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开发应用进展简介如下:
作者:刘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TS)对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导致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同时静脉缓慢注射远志皂苷,测定其对损伤大鼠血清中CPK及心肌组织中SOD和NO生成的影响,并测定心肌梗死的重量.结果:TS可以抑制大鼠血清CPK的升高和心肌组织中NO的形成,提高SOD的活力,减少大鼠心肌梗死的范围.结论:TS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抗氧自由基及NO自由基的形成有关.
作者:郭健龙;沈志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纳洛酮合成于1960年,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肌注或静滴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几分钟内就能消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临床用于吗啡类复合麻醉药术后解除呼吸抑制,催醒及急性酒精中毒.近年来,纳洛酮在治疗中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延江;袁永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紫草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紫草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5g,溶于100m160℃蒸馏水中,加入紫草油5g,捣碎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100ml,不停搅拌(转速为1500转/min),用10%醋酸调pH3.9~4.2,加入40℃4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温度降到32~36℃时,立即加入冰块,温度下降至5℃左右时,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0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7.5~8.0,继续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作者:孙爱霞;许婷;孙仁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三致作用、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药物变态反应等等.目前药物品种种类繁多,其用药途径不同,病人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
作者:孙杰;李巍巍;赵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青霉素G钾工业盐成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方法:通过小试验限定丁醇酯含量.结果:当丁醇酯含量控制在43%以下时,青霉素G钾工业盐成品质量完成可以保证同时降低成本.结论:该小试结果用于生产,已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陈亚敏;赵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疏血通注射液是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中风、脑缺血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1 药理作用疏血通以水蛭、地龙等动物药组方.水蛭具有破血逐瘀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作用机理是抗凝血和扩张血管而促进血液循环.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是一种特异的凝血酶高亲和抑制剂,为含65个氨基酸的多肽物质,具有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作者:鲁鑫;权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人用药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是老年人往往多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品种较多,用药时间较长,具统计有80%以上的老年病人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有34%每日用药可达3-4种,故易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二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使对很多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三是人体内的自我稳定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药物效应相对增强,易产生不良反应;四是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高;五是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易出现变态反应.
作者:吴萍;李深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植物药为由植物或其提取物制取的药物,大约有500种药用植物用于制造植物药[1].以植物药及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民族药或传统药物,在历史上人类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和生育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国朱中医中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疗体系的草药等就是典型的例征.
作者:高云峰;杨爱淑;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它可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迅猛发展及超声技术不断提高,羊水过少的诊断率亦显著提高.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很大意义.
作者:陈蓉;赵丽伟;孙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维C银翘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C 18分析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1.0~3.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亓校鹏;李长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直肠结核患病率极低,易误诊为直肠癌,本文报告一例直肠结核误诊为直肠癌.女性,王××,40岁,肛门内坠胀感31天就诊,就诊前一周肛门坠胀明显加重,且出现全下肢疼痛,每日稀便4~5次,疼痛剧烈,时有便意,对症治疗两天后,下腹疼痛坠胀消失,但仍有肛门坠胀感.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且未触及包块.肛门直诊:直肠子宫凹处,可触及-4×4厘米大小肿物,光滑中等硬触痛.胸片、胃肠钡餐造影、乙状结肠镜检等均未发现异常,血沉17mm/H,Hb10.7g,白细胞8.400,转外科手术探察,见直肠前壁,有5×3×3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直肠结核性肉芽肿.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间的临床状态,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AMI的一大症侯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统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的特殊治疗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景士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律失常+老年肺心病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为掌握这类心律失常的特点,合理治疗,降低死亡率,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647例老年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318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曹丽华;胡海燕;吴宝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昶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