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

祁江;李艳枫

关键词:头孢三嗪, 高效液相色谱, 离子对色谱
摘要:目的:以反相离子对色谱法(IPC)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600泵C85μm(3.9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复合缓冲液(28:72);反离子为四丁基溴化铵;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在浓度34.1~79.6μm/ml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回收率为99.4%.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的方法.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噻肟酸合成母液回收工艺的研究

    为了探讨头孢噻肟酸合成母液回收佳工艺,采用直接蒸馏法和萃取分离出付产物M后间接蒸馏法.结果:萃取分离出付产物M后间接蒸馏法成功地降低了母液回收釜底残液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减少了釜底残液量,可达标排放,达到了清洁生产这一目的,提高了溶媒A的回收率为77.5%,直接蒸馏法会产生大量的釜底残液,不能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溶媒A回收率为72.5%.

    作者:辛海红;范中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塞米松透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透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Nova-Pak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浓度在20~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7%,RSD为0.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醋酸地塞米松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萍;顾平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丹参口服液制备工艺.方法:从pH值的选择、降香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吐温-80加入顺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佳pH值为6.5~7.0,水蒸气蒸馏法优于挥发油提取器法,吐温-80先加比后加效果好.结论:本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吕艳春;关澎男;梁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胺碘呋酮药效作用及不良反应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AMD)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较明显地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APD和ERP.并以阻滞钠,钙及钾通道,有一定的α和β受体阻断作用,并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现就乙胺碘呋酮的药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作者:赵立敏;孙显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

    对120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的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观察组60例采用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持续热敷,提高药液温度等综合措施,与对照组60例应用传统滴注患者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两组间产生静脉炎的例数,和对静脉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对减轻静脉和静脉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胺基乙酸乙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胺基乙酸乙酯是制备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菌素的重要中间原料.它是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肟化、甲基化、溴化、环合四步反应合成.产物顺式异构体的总收率达60%,熔点162.5~164℃,质量经检查符合标准.

    作者:杨柏青;耿东涛;屈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莲花中荭草苷提取分离方法的探讨

    目的:寻找金莲花中荭草苷佳的分离方法,为大量样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柱色谱分离荭草苷.结果:分得荭草苷26mg,得率1.78‰(与上样量比).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试剂毒性小,节约成本,更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制备.

    作者:张延萍;金哲雄;张贵君;潘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精制法、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用波谱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并鉴定为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0-β-D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李继红;李永吉;李秋红;关艳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格拉司琼与胃复安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外科常见手术,但其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高达53~72%[1],为了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我们对LC病人90例,分别静脉注射格拉司琼、胃复安观察其对术后PONV的预防效果.

    作者:孙华东;吴晓岗;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6例急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骤上升.现将我们收治的3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本研究观察了纯中药制剂血脂康的调脂作用,并与西药美百乐镇的调脂疗效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朝野;张承;杨红;金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病药物的比较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分别称之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基本原因,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可被制酸剂及进食缓解;部分病人无典型的上腹痛,仅有腹胀,暖气、反酸等症状.

    作者:王钊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影响普鲁卡因注射液质量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生产条件对普鲁卡因注射液成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注射液成品的含量下降进行了实验,并测定了成品pH值、颜色和有关物质的变化.此外,进一步测定了中间品pH值在4.0~5.0变化时对成品含量下降的影响.结果:中间品pH值和消毒时间对成品含量下降有极显著影响(P<0.01).中间品pH值和酸的种类对成品pH值的影响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液成品颜色没有变化,但有关物质有所增加,q检验表明,中间品pH>4.8时,对成品含量下降影响与其它pH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消毒温度和时间,中间品的pH值应调节在4.2~4.5范围内为宜.

    作者:常翠;杨宏图;董淳;毛世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喘康颗粒剂的试制及其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喘康颗粒剂的试制及其质量研究的方法.方法:实验试制了五个批次的喘康颗粒剂,以喘康颗粒剂中主要成份盐酸麻黄碱为指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标准曲线为S=1105.34c+8.172,r=0.9992,线性范围2ug/ul~10ug/ul.结论:此法简便易行、稳定,可作为含盐酸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参考.

    作者:任艳丽;单力勇;许宏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病毒唑的合成新工艺

    目的:采用合成新工艺提高病毒唑的收率.方法:用肌苷为原料,经乙酰化后在双磷酸酯的作用下与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缩合,再经氨解制得产品.结果:以肌苷计,总收率为48%.结论:该合成路线简单实用,易在生产中推广.

    作者:杨宝东;张宏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扩血管药-卡维地洛的应用

    β-肾上腺素阻滞剂广泛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治疗,与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合用后有肯定的抗心绞痛和抗高血压作用.然而它们对心肌功能抑制或增加周围血管和冠状血管的阻力,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卡维地洛(carvedilol)则是连同一分子内兼有β-肾上腺素阻滞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可克服β-肾上腺素阻滞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作者:赵亚臣;李玉龙;张云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浸透液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浸透液中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采用C18(150×4.6mm,5u)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流速1.2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Re这两种化合物分离度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人参浸透液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妍;李朝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硝苯吡啶的新用途

    硝苯吡啶(NF、心痛定)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常用药.该药为钙通道阻滞剂.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了该药的许多新用途,而且经临床证明疗效确切,现简述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浅析

    面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医药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管理(ERR)可以调整、规范企业管理,大幅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ERP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对于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医药企业来说,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顺利跨越这道门槛成为企业关心的问题.

    作者:刘彦斌;张赫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肺部并发症

    脑血管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和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多,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呼吸系统病变是脑梗塞后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部分医生往往只重视脑血管病而忽视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它又因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480例,其中并发呼吸系统疾病140例(27%),我们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赵玉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