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

谢东明;朱延丹;危小军;谢东阳;钟一鸣;廖伟;廖祥中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现报告如下, 根治性, 根治术, 成功率, 并发症, 人行, 技术, 方法
摘要: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为153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毒鼠强的心脏损害(附3例报告)

    由于各种原因,毒鼠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毒鼠强对心脏损害情况鲜见专题报告.本文报告3例心电图、心肌酶检验资料完整的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脏损害及治疗临床分析,以加深了解鼠毒强中毒对心脏损害的程度、观察项目以及治疗情况.

    作者:廖金;黄凌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和全肠外营养(TP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6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行TPN和乌司他丁治疗,连用7天;对照组只行TPN治疗,连用7天.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TNF-α、IL-6浓度;并计算术后第1~7天的氮平衡.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各个时间点CD3值均有所下降,与术前水平均元显著性差异;(2)对照组CD4和CD4/CD8于术后第1、3天下降明显,至第7天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CD4和CD4/CD8术后第1天下降明显,术后第3天时高于对照组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时高于对照组和术前水平;(3)术后第1、3天两组TNF-α和IL-6均明显升高,治疗组于术后一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4)术后第4天,治疗组已接近正氮平衡,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UTI和TPN可改善病人术后免疫功能低下,缓解急性炎性反应和促进正氮平衡及急性相蛋白的合成.

    作者:廖传文;刘伟中;万宇飞;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肝转移同肿癌的病理、部位、手术方式,有无肝硬化的关系,发现其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20例大肠癌术后54例肝转移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4例中47例为高分化腺癌,升结肠9例,横结肠5例,乙状结肠12例,肝转移率分别为33.3%、29.4%、31.6%,根治手术肝转移率低.结论:高分化腺癌、横结肠癌、升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姑息性手术是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赣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是小儿胃和十二指肠的常见致病菌.在儿科,有关根除Hp的治疗研究较少,主要是参考成人的方案进行经验性治疗.本文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PPI)短程三联疗法对儿童Hp根除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激光联合光刷对弱视患儿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对大龄弱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等难治性弱视患儿的中、远期疗效.方法:82例(157眼),10至14岁弱视患儿,戴镜矫正后,经红光闪烁治疗仪及遮盖治疗未愈,视力稳定不变3个月.随机分2组进行对照,激光治疗组34例(63眼),采用激光联合光刷及部分遮盖治疗1个月,停止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对照组中48例(94眼)仍继续采用红光闪烁治疗仪及遮盖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后,激光治疗组治愈56眼(88.89%),对照组治愈41眼(43.75%),两者之间治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激光联合光刷治疗安全有效,与传统遮盖治疗相比,能明显提高难治弱视患儿的视力,而疗效与治疗前的弱视程度无关.

    作者:谢基华;曾祥云;陈春明;刘琳琳;刘万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研究

    1学校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是各级各类学校中体育运动的总称,以体育课为基本组织形式,包括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校外体育竞赛等方面.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成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校体育的特点是注重教育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和塑造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人才.

    作者:黄健;刘赣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睾丸扭转23例报告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3例扭转时间短或不全扭转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10例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主张作预防性睾丸固定,以免扭转复发或再发.

    作者:江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报告

    我们自2002年开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现总结60例该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秦章禄;易勤根;胡自苗;文新元;肖本萍;蒋文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12例,其中皮质醇增多症8例(均为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腺瘤),无功能腺瘤2例.左侧4例,右侧8例.肾上腺肿瘤直径1.2~5.0cm,平均2.1cm.结果:除1例因粘连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11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手术.手术用时50~13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30ml.术后住院时间5~12d,平均7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肖日海;伍耿青;邹晓峰;黄明;袁源湖;王晓宁;陈洪波;吴玉婷;龙大治;刘佛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37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6月至2004年5月共完成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7例,其中男62例,女75例.其中胃大部切除术37例,胃穿孔修补术7例,胆囊切开取石术5例,剖腹探查术8例,阑尾切除术21例,剖腹产术23例,子宫切除术2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9例,脾切除术2例.

    作者:周兆锋;徐开鑫;谢林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设想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革命高涨的世纪.作为各个领域、各种社会活动历史记录的档案,其信息载体正快速地向数字化发展,数字档案成为未来510年内新产生档案的主体.为此,本人就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作者:黄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膜外血肿15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硬脑膜外血肿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传统的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41例;采用钻孔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术21例;保守治疗94例.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8例痊愈出院.钻孔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后,21例全部痊愈出院.保守治疗94例中87例痊愈出院.结论:应掌握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术的指征,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同时,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人中,应慎用甘露醇.

    作者:谢地发;范地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运动再学习结合活血化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同时,加用水蛭干粉及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前和研究结束后的3天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两组前后比较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宇;朱丽芳;何小燕;谢冬玲;曾春英;王素霞;李劲;张昌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大学精神及其建设

    大学精神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是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并被全体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文化结晶,等等.这些对大学精神涵义的理解大多是从历史视角即从大学办学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界定.笔者认为,探讨大学精神仅从历史视角进行审视,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精神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其培育与建设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鉴于此,本文试从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建设进行粗浅的探讨.

    作者:黄遵斌;曾浩;郭三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控制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观察心室率控制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控制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总有效率为89%和84%;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0.3%、29.1%;平均用药有效时间分别为15±4.5min,32.5±20.4min;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能有效、快速、安全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成人高校教学工作的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提倡、鼓励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国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环节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教学是成人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只有大力推进成人高校教学工作的创新,才能确保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新阶段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作者:刘永萍;宁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时间平均31天.治愈率80.7%,死亡率8.8%,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败血症1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1例;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经手术引流治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经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通过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Robertshaw双腔管,连接西门子KION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间隙正压通气(IPPV),频率15次/min.根据双腔、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环(P-V环)环体的变化及气道压力的变化反复调整导管,获得满意P-V环形状后再用传统听诊法判断其管端位置,后用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通气15min后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支气管管端位置不当时,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甚至畸形,气道压显著增高.肺顺应性环形状满意,经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管端位置符合的15例,再行调整5例.结论:通过对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及气道压力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正确到为率.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曾琳;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教育创新的本质--让学生超越

    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以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教育实践活动.从另一个层面讲,教育创新则是指导学生面对现实的环境,以超越的理想去审视并改造现实的过程.教育创新的这种超越性正是她的本质特征所在.而这一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实施教育创新坚持以下原则.

    作者:张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及观察

    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54例,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肿瘤有广泛转移,而行规则的结肠癌根治术并行一期肠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瘘1例,切口感染2例,愈合良好51例.

    作者:廖成文;蒋建华;杨先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