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附12例报告)

肖日海;伍耿青;邹晓峰;黄明;袁源湖;王晓宁;陈洪波;吴玉婷;龙大治;刘佛林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12例,其中皮质醇增多症8例(均为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腺瘤),无功能腺瘤2例.左侧4例,右侧8例.肾上腺肿瘤直径1.2~5.0cm,平均2.1cm.结果:除1例因粘连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11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手术.手术用时50~13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30ml.术后住院时间5~12d,平均7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62例临床分析

    既往认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发病率较低[1],但近年来有关AAC屡见报道.我院自1985~2004年共手术治疗AAC 62例,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及手术时机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作者:胡赣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分析)

    目的:回顾总结23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3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有22例术前诊断为其他疾病,全组均行肺叶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肺炎性假瘤误诊率高,应引起重视,确诊须依赖病理,术中冰冻切片可避免手术扩大化.

    作者:欧阳忠;江柏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病人的抑郁状态.方法:对496例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HRSD)抑郁量表评分,筛选出处于抑郁状态的103例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70岁、<40岁两个年龄组及脑损害在左大脑半球、脑干的两个部位与相应的其它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脑损害部位与脑血管病抑郁状态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江宗华;卢海;姜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物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综合物理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128例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超短波和电脑中频治疗机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手法按摩和运动训练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6例,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15例,好转17例,无效14例,有效率78.13%.两组比较,x2=11.15,P<0.01.结论:用超短波和电脑中频治疗机治疗加上手法按摩和运动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刘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32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3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20例.右半结肠癌全部Ⅰ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和吻合7例;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6例;Ⅰ期肿瘤切除,永久性结肠造瘘4例;姑息性切除及结肠造瘘3例.术后病检均为结肠腺癌.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1例成功,1例出现吻合口漏;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6例成功,1例吻合口漏;另外1例病人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行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例出现吻合口瘘的病人引流管置管均超过一周,且置管于吻合口附近.结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采用Ⅰ期或Ⅱ期吻合口术式,应根据综合因素而决定,只要严格掌握Ⅰ期手术吻合指征,Ⅰ期手术吻合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漏,除与肠道及全身情况及吻合技术均有关外,与术中放置引流的时间和位置有关.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通过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Robertshaw双腔管,连接西门子KION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间隙正压通气(IPPV),频率15次/min.根据双腔、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环(P-V环)环体的变化及气道压力的变化反复调整导管,获得满意P-V环形状后再用传统听诊法判断其管端位置,后用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通气15min后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支气管管端位置不当时,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甚至畸形,气道压显著增高.肺顺应性环形状满意,经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管端位置符合的15例,再行调整5例.结论:通过对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及气道压力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正确到为率.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曾琳;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空肠巨大外生性恶性间质肉瘤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性腹痛10年,加重4天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

    作者:凌峻;谢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茧症的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腹茧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因对该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缺乏系统的认识,临床上漏诊现象较常发生[1].我院从1984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9例腹茧症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体会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82例,年龄6月至7岁,平均2.6岁.结果:术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0~20分钟,平均15分钟,伤口不需缝合,术后2~3d出院.随诊患儿症状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辉;傅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和避免措施.方法:对482例阑尾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例患儿中,有1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为2.1%.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炎、泌尿系感染、肠痉挛、急性坏死性肠炎等.结论:阑尾炎的误诊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不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儿内科医师对阑尾炎的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诊断阑尾炎仍然需要对患儿的病史、病情发展、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做综合分析,不轻易否定阑尾炎诊断.

    作者:刘辉;傅忠;钟斌;刘传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324例总结分析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268例(82.7%),好转44例(12.6%),无效12例(3.7%).结论:术前常规CT扫描,认真阅读CT片,提高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术后严格的随访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步骤.

    作者:陈蔚兰;杨军华;戴明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两种重要抗真菌药敏试验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NCCLS方案与Etest法两种重要的抗真菌药敏试验的优劣.方法:对NCCLS方案与Etest法方法的过程、条件、对唑类药物抗真菌MIC的一致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Etest法更优.结论:NCCLS方案准确性强,但操作步骤复杂,而Etest较为简便、可靠、准确.

    作者:王小丽;钟有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32例体会

    随着微创外科在各学科的开展和兴起,已经渗透到了小儿普外科,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同时在小儿斜疝手术中,不破坏腹股沟管的局部解剖,无出血,现把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的32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平;刘翔凌;朱少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双侧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分,全部病例无切口感染,发生阴囊积液1例,皮下血肿1例,随访6~30个月,无疝复发.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各种腹股沟疝病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贺长春;刘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睾丸扭转23例报告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3例扭转时间短或不全扭转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10例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主张作预防性睾丸固定,以免扭转复发或再发.

    作者:江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好转、痊愈出院127例,中重度致残19例,死亡18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结合其出血量、出血部位、头颅CT中线结构移位等综合考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邱传珍;罗军;王柏群;刘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负压球引流在颈部外科中的运用

    目的:总结负压球引流在颈部外科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分析391例颈外科手术病人的引流方法,分别采用负压球引流、自制负压瓶引流+加压包扎及橡皮引流.结果:负压球引流组无积液、皮瓣坏死、乳糜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其他引流组有1例术区积液.结论:负压球引流使用方便,能准确计量引流量,引流效果可靠.

    作者:孙明生;邱荣飞;勒世联;眭大权;陈俊;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保密工作的思考

    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府、企业上网工程的兴起,网络信息系统正成为政府、企业的办公、管理、业务平台,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方兴未艾,纷纷加大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及其他行政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人们在改变旧的工作方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计算机.一方面,网络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频率越快越高,另一方面,对网上保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高校在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同时,必须加强网络的保密工作.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四种促排卵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4种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96例患者的170个周期随机分成4组,每组采用不同促排方案治疗,观察每组的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优势卵泡发生率、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第2、3、4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和优势卵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和P<0.05),而妊娠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OHSS发生率第3、4组明显高于第1、2组.结论:第1组效果较差,第3、4组HMG或FSH促排卵可引起多卯泡发育及增加OHSS的风险.第2组方案既能克服仅用CC促排卵引起的卵巢反应不良和子宫内膜发育欠佳,又能避免单纯使用HMG或FSH引起OHSS高发生率和高费用,因此CC/HMG/HCG可作为PCOS不孕患者佳和首选促排卵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敏芝;阮建波;叶慧丽;何国伟;朱瑞清;柳朴;阮美果;梁晓燕;苗本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年人胃癌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胃癌患者485例.其中青年患者42例(18~39岁),占同期胃癌的8.7%.为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利民;郭崇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