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彤嘉;张奇芳
我科于2000~2001年引进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同时配合亚低温治疗仪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共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翠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阐述了消脂软胶囊中的γ-亚麻酸的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甲酯化降低了样品的沸点后,采用气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简单易行,可作为消脂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吕东阳;张大雷;蓝宗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胎膜早破(PROM)指临产前胎膜(绒毛膜和羊膜)发生自然破裂,破膜后一小时内未发动临床者.羊水的功能主要为:适量的羊水是胎儿活动的佳场所,防止胎体受压粘连畸型;羊水可保持宫腔内环境恒温、恒压;羊水可缓冲外界压力对胎儿的冲击;胎儿可依赖羊水保持其体温,电解质的平衡;羊水中存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过氧化酶等,所以羊水又具有抑菌和抗菌作用;临产时羊水可传导宫腔压力于子宫下段,加速宫颈口扩张的速度.综上所述,因羊水具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胎膜早破,使羊水经阴道流出,自然会导致羊水的功能受到影响或全部丧失,所以使胎膜早破的诊断及处理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周佳鹤;郭惠丽;肖艳秋;于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我国即将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其卫生保健和临床用药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从药物的作用性质及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谈老年人的合现用药问题:
作者: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包虫病即棘球蚴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其他省区发病率较少,所以对本病的认识相对较少.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析分离技术.它是结合经典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法的分析分离原理,进一步发展并迅速成长的新型液相色谱法.HPLC在国内和国外的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尤其在我国,近十几年来HPLC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中国药典的修订中体现出来.HPLC方法在中国药典1985年版才规定使用,在该版只有8个品种规定使用HPLC方法检测,而到1995年版已达到113个品种.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方面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冯利;庞静秋;吕世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品公司、医院药库管理是药品公司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随着<药品管理法>的贯彻实施,公司、医院药库的各项药品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药品从生产到用于病人要经过运输、贮存、分装等环节.在贮存过程中药品质量可受到诸多因素:如日光、空气、温度、微生物、包装方法、药品相互之间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药品要有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贮存设备、条件、针对不同理化特性及不同要求进行科学管理工作.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对药库各种药品、科学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而确保了药店、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作者:杨明强;陈志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对1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昌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C18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5:85:1),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0.8ml/min,按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绿原酸在0.46~2.3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0.37).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刘渝君;娄志红;严沪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寻找良好的湿敷法解决临床注射或输液引起的皮下淤血、长期输液造成的血管硬化和皮下硬结.方法:将土豆片敷于患处,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人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结论:土豆具有很好的软化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取材方便经济实惠.
作者:王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通络胶囊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变参数,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是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于丽凤;王恩峰;张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各科急诊,可逆性危重患者,并进行集中治疗,加强护理与严格管理的部门.我院自成立ICU以来面向全院收治各科重症病人:有重度脑挫裂伤、急性胸外伤、休克、急性中毒、心律失常、复合伤等.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诊断方法及监护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地周密监视,为原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保障,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作者:郭彤嘉;张奇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在差谱法(差示分光光度法,吸光度减法)和多元回归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计算分光光度法-差谱计算分光光度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测定复方甲硝唑片中VB6的含量.结果:VB6线性范围1~1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0.5%(n=6).结论:该法适用于复方制剂中低组分含量的定量,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作者:陈静;鄢禹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阑尾肿物较为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给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癌肿,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本文报道我院1982~2000年诊治的10例阑尾肿物,术前全部误诊,现就此结合文献,从诊断和治疗上作一分析.
作者:顾玛丽;黄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考察青霉素皮试剂的含量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结果:青霉素皮试剂经长期放置其含量随时间的不同有所下降.结论:目前该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工艺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改善.
作者:袁波;张琳;袁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干扰素软膏稳定性的考察,决定其有效期.方法: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取样检测其活性的变化.结论:通过检测结果确定干扰素软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存的有效期.
作者:尹际彤;闫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物,自60年代奈啶酸问世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常用抗感染治疗药物.了解和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对我国长期以仿制为主,开始向创新阶段转移,开发喹诺酮类新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简要讨论如下.
作者:郭宪清;马婧;张烈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地控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即H+、K+-ATP酶,从而阻断酸分泌终末步骤,产生强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溃疡合并出血及协同抗生素根除Hp感染.而这些疾病的治疗对胃内pH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为分析奥美拉唑对胃酸的抑制情况,对94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测定其用药后胃内24小时pH变化,以指导临床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
作者:刘鼎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氨苄西林钠广泛应用于临床,随之变态反应增多.变态反应一般按反应出现的时间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反应常在几分钟内发生,对此人们警惕性高;迟发型反应起病迟缓,易与其它过敏反应混淆而被忽视.我院自1998至2001年发现此类反应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贵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环丙沙星在人体药物动力学性质方面加以比较,从而为我国国产环丙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健康受试者,30min静脉滴注200mg环丙沙星,血药浓度用HPLC法比较测定,药物动力学过程为二室开放模型.国产环丙沙星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β=3.22±0.65h,Vc=22.28±14.89L,CL=37.21±6.18(L/h per 1.73m2),AUC=5.51±0.88(mg/1.h).与德国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