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陈开红;黄国勇;方勇;李卫国

关键词:室性早搏, 体表心电图, QT离散度, 动态心电图
摘要: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的QTd与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计算出QTmax、QTd、QTCmax、QTcd,同时应用心电图仪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无室性早搏组、室早<200次组,室早≥200次组病人的QTd、QT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d、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的良性心律失常发生无相关性.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难点探讨

    21世纪,计算机是一项既高尖,又普及的技术,在应用领域,它又是应用广泛的工具之一.作为21世纪的成人专科生,不容置疑的应掌握这一技术的基本应用,因此,在成人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每个专业的学员都要学习此门课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也非常重视此门课程的学习,将其列为北京市成人高校统一考试课程.在校学员,也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高.

    作者:鲁玮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苦瓜叶的抑菌试验

    目的:探讨苦瓜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肖氏沙门氏菌(旧称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不同浓度的苦瓜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0.25g/ml、0.5g/ml、0. 75g/ml、1.0g/ml的苦瓜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8mm、 12mm、15mm、20mm;0.75g/ml、1.0g/ml 的苦瓜叶对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均分别形成8mm、12mm的抑菌圈;福氏痢疾杆菌、肖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无抑菌圈.结论:苦瓜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

    作者:张瑞其;马廉兰;吕军华;胡雅琼;俞剑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创碎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

    对36例脑出血病人采用微创经颅钻孔碎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在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费用等方面取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并发非原发胃肠疾病性(非腹源性)肠梗阻相关因素,以预防、及时诊疗肠梗阻.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以来100例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昏迷史、颅脑损伤分型、分期、分类、手术治疗、使用利尿药和精神药情况、住院时间、肠梗阻类型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有显著差异性因素有:年龄>60岁,昏迷>10天,使用利尿药>7天,住院治疗>1月,重型颅脑损伤,中线部位脑损伤和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以动力性肠梗阻多见,过渡期以机械性肠梗阻多见.结论:对颅脑损伤后,尤其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避免医源性因素,预防肠梗阻发生,减少继发性脑和其它脏器的损伤,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率.

    作者:刘胜初;陈晓雷;黄建斌;章雄军;杨建雄;谢贤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4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外科治疗

    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指下颌第三磨牙因各种原因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作者1996~2002年共治疗5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坚;刘克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咽癌放疗头部面罩固定法重复摆位精度比较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有多种头部固定方法.采用面罩固定可减少体位变动误差,提高摆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精度.但是,我们发现在用头部固定时,用和不用面罩,和用不同的面罩标记法对摆位精度有不同影响.本文通过用模拟机定位系统测量鼻咽癌头部体位固定面罩的2种不同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误差,以确定提高头颈部重复摆位精度的方法.

    作者:曾爱群;邓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物在龋病三联因素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食物在龋病三联因素中的作用.方法:对1178颗龋病的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及776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细菌、食物和宿主这三联因素在龋病的形成过程中作用并非相等.食物在三种因素中可能起着主导作用.结论:在龋病的预防中,如果重视解决口腔食物嵌塞问题,可能会较其它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陶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

    作者:郭永红;舒慧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0例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应用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0例,与对照组比较,根据临床上心功能改善程度来进行分析,并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多巴酚丁胺与含镁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疗效,显著降低死亡率.

    作者:罗天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的QTd与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计算出QTmax、QTd、QTCmax、QTcd,同时应用心电图仪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无室性早搏组、室早<200次组,室早≥200次组病人的QTd、QT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d、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的良性心律失常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陈开红;黄国勇;方勇;李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迟发性脑内血肿(附78例报告)

    目的:评价微创治疗迟发性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取锥颅穿刺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方法,回顾分析78例迟发脑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迟发脑内血肿经微创治疗后存活71例,死亡5例,总死亡率6%.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年龄、瞳孔变化、血肿大小、脑挫伤程度及并发症等6项指标可影响治疗效果.结论:迟发性脑内血肿采取微创治疗具有安全性、少创、经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吴贵平;付丹;王广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光眼病人房水心钠素含量与眼压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青光眼病人房水心钠素(ANP)含量与眼压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房水ANP含量.结果:房水ANP平均含量:术前高眼压组(A组)266.56±18.20pg/ml;术前眼压控制组(B组)69.9±9.99pg/ml;对照组(C组)54.41±7.49pg/ml.三组病人的术前眼压和房水ANP含量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不同类型的青光眼病人房水AN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病人当眼压升高时可导致房水ANP含量的明显改变,其含量随眼压的升高而增加,提示ANP这种循环激素可能参与眼压调节及青光眼的发病过程.

    作者:曾祥云;王辉;唐爱东;文道源;蒋贻平;罗瑛;文为杰;袁思奇;刘春棋;刘琳琳;彭文轩;刘万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了手术及术后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和局部广泛切除术.放疗采用高能X线、e线或60Coγ射线,常规分割,肿瘤量50Gy~70Gy.化疗行标准软组织肉瘤CYVADIC方案.结果:无瘤生存20例,局部控制率75%(20/26).局部复发4例,占15.4%,复发1次2例,复发2次1例, 3次以上1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采用手术加术后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的方法是较为可行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直接显示性左束支文氏现象和逆文氏现象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8岁,2002年5月2号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史.心电图I、IIa、 IIb、V1导联长记录,V5导联a、b、c为连续记录示:基本节律为窦性,P-R间期恒定为0.19S,P-P间期基本均齐,QRS波群呈多种形态规律变化:

    作者:张丽萍;雷良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理灵网片在无张力疝修补中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普理灵网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临床经验,分析其优劣势,推广平片修补手术方式(Lichtenstein手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方法:使用普理灵网片(Marlex网)对30例各类疝病人进行平片修补手术,对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相比,具有生物材料价格低廉、材料易得、病人接受率高的优点.结论:这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永生;许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与传统手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与传统手术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收集108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病人,从病人的自主能力恢复、切口疼痛、复发率、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有着传统手术所不具备的优点,特别是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和极低的复发率.护理也更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结论:针对老年腹股沟疝不同术式的特点,护理的重点是健康指导和预防并发症.

    作者:章一华;林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肥大细胞标本制作法

    1 材料固定液甲醛酒精,配方:甲醛10ml,无水酒精80ml,蒸馏水10ml.

    作者:钟瑞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一例报告

    患儿邹某,女,4个月,因反复抽搐3个月,于2001年6月10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频繁抽搐,呈双眼紧闭,四肢强直,双手握拳,口吐白沫,口周发绀,每次发作时间2~3分钟,有时长达10多分钟,抽后无昏迷.

    作者:罗开源;彭兰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我们知道,小儿脑梗死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多为感染性因素,颅脑外伤后致脑梗死相对少见.现将我们1996年3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5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肖厚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现场适当镇痛对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现场适当镇痛(肌注适量杜冷丁或吗啡)对创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中度创伤患者,按其是否现场适当镇痛随机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各20例),动态检测创伤后0.5h、12h、24h患者血中血糖、皮质醇、TNF-α的水平,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创伤后0.5h内血糖、皮质醇、TNF-α的血中水平均随即升高,而随后血糖水平逐渐降低,并以镇痛组血糖降低明显,在第24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皮质醇、TNF-α水平均进行性升高,但镇痛组两者升高水平低于非镇痛组,在第24h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组生命体征较快恢复平稳,24h发生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比例明显低于非镇痛组(P<0.05).结论:现场适当镇痛可降低中度创伤患者过度的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的应激性损伤.

    作者:刘捷安;陈国权;温冬娣;梁劲松;周子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