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张昌峰;高洪宇;李淑平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当前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省市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特性也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如何缩小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差距,实现整体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茜;李博;王耀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公平性关乎社会正义,是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由于险种差异、地区差异、基本药物价格差异和基层医疗机构制度实施乏力带来的公平性不足.下一步需要从统一各类保险的药物报销比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市场竞争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依从性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的公平性.
作者:李梦华;曹欣;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培训科目进行选择研究,对设计规范化教学培训系统提供理论依据.运用多因素模型(MFM)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选择方法,对8项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培训科目的选择进行多因素定量分析,并结合CDF决策树定性模型对选择标准进行对照.研究得出了培训科目的选择方法与标准,对规范化培训系统的构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魏建新;张叙天;张强;刘胜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公立医院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后,就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特别是2009年以来,公立医院改革的脉络图逐渐清晰起来[1].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涉及9个方面30条,内容包括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的调整,明确了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分级诊疗、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改革重点任务.从学术观点看,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成效如何衡量、改革的作用如何认识、改革的结果如何评价,改革的过程如何发展,改革的目标愿景如何展示,尚没有十分清晰的阐述.本研究试图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积极性、持续性、卓越性”等关键要素,作一讨论.
作者:郝爱民;包黎刚;杨晓龙;许心周;易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前,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医改的终目的是让人人都能享有优质、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说到底,就是让百姓受益,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困扰,解决这一问题,达到终目的需要多方努力,其中,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谓重中之重[1].资源合理配置,微观上,能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治疗质量及口碑,进而关乎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宏观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关乎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关乎能否解决“看病难”难题.
作者:俞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新一轮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抓实抓好.完善补偿机制与支付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的关键和有效制度安排.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合理的补偿机制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的“奠基石”
作者:饶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志是能否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近年来,榆树市紧紧把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属性,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介绍了榆树市在改革中,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管理制度,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经费补偿机制,对人事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通过综合改革,使榆树市公共卫生和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进一步体现.
作者:赵德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MI)质量评价模型对北京市15家三级医院进行诊疗质量的评价比较.方法 应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STEMI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在15家医院(H1~H15)进行数据采集,对其指标值进行评价,终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医院的STEMI病例诊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H1~H15家医院在STEMI病例的诊疗中,其检查检验、患者评估、再灌注治疗、药物治疗水平和临床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甚至某些指标的达标率低于22%;医院间诊疗水平差异度较大;各医院在检查检验、患者评估、再灌注治疗、药物治疗和预后这5个维度上水平较为一致.结论 STEMI质量评价模型能客观全面反映心血管内科的诊疗质量水平,并部分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可为医院改进医疗质量提供控制模型的操作方法.
作者:杨柳;陈晖;闻思源;马晓伟;孟月莉;饶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提出了目前三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在三级医院开展全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并进行系统的学科建设,确定设置全科医学科的必要性,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全科医学发展提供相关策略及措施.
作者:陆媛;于德华;王朝昕;张斌;潘莹;范会芹;韩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全面掌控辖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对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同时,居民也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2].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信息整合为一个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流程整合与协作,将大大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3].长春市卫计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依托长春信息港搭建了市级社区公共卫生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包括涵盖全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和用于挂号收款、电子病历、药房管理、财务管理等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长春市社区卫生医疗系统(即社区HIS系统).
作者:栾吉华;黄春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在总结和继承既往公立医院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提出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总体改革要求,着力理顺政府、公立医院、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方式、服务模式等综合配套改革,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深圳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运行管理更好地体现政府、医务人员和社会的意志,更好地兼顾质量、公平和效率,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绩效和服务水平.
作者:罗乐宣;李创;董国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基本药物制度影响居民首诊取向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政策前后居民首诊取向的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净效应为6.15%,其中户主户口类型与人均年收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了居民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的顶层设计仍需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尚需改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在首诊制建设中的职责与分工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胡金伟;尹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医改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农安县率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将其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并作为建设幸福农安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政府保障,创新改革机制,强力推进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经过4年的探索、运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初显,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作者:张凯;张昌峰;高洪宇;李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澳门卫生管理、服务资源和卫生体系的新近情况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了澳门卫生管理所构建的完备法制体系、财政保障对卫生的投入、严格分级诊疗服务、给私立医疗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薪酬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并基于此提出对中国内地卫生改革发展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作者:陆珊;鲍华;刘钢;雷海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完善医药卫生体系、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长春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举措和成果,包括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减少群众看病的负担、加强政府的投入水平以维护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引导患者合理分级诊疗、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促进民众健康水平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春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作者:齐国华;李庆龙;黄岩;周芬;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性化管理的呼声愈加强烈,在医院中人文管理的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领导者的认同.但在如何实施医院人文管理问题上,当前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实施医院人文管理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领导者要提升人文管理的自觉意识医院实施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关键在领导者.因此,医院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者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管理的自觉意识,是实施医院人文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王景祺;滕秀琴;高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关于绩效管理对医院持续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政府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已达成共识,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医院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1-2]、从人力资源和薪酬分配视角出发的绩效分配研究与实践[3-4]等研究成果颇丰,考核对象为组织和人员.科室层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临床科室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指标设计,而职能处室的考核始终是医院绩效管理的难点[5-6],难以获得实质创新性突破.现有研究侧重于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相关原理对职能处室的考核机制进行探索[6-7],缺乏对处室间运作机制的考虑.协调管理理论的引用,可提高职能处室考核的可操作性,并有助于提升效能.
作者:段金宁;伍冀湘;杨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化医院护理改革势在必行.无锡二院于2013年1月起依托精细化管理内涵,以患者入院至康复全过程为有效区间,从建立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推进临床护理路径、完善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责任组模式[1]、深化护理部垂直管理着手,构建了一整套以患者为中心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管家”制度,探索新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新方式.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任国琴;易利华;苏纯音;胡雪萍;杨晓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医改重点内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为医改工作明确了方向[1].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五项医改重点内容中,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滞后,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也影响了社会对医改工作的认同度[2].
作者:高景凤;刘艳璟;林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型医院的社会责任及公益性主要体现为疑难杂症诊治、分工明确的专科诊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科研教学以及针对基层医院的人才技术帮扶工作等[1].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患者处于无序就医状态,无论大病小病都首选到大医院就诊.大量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占用了大医院紧缺的医疗资源,降低了大医院诊治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同时基层医疗资源却存在着利用不足的现象.因此,建立新型的、有序的分级就诊体系,破解看病难、住院难及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势在必行.
作者:肖久庆;陈勇;童朝晖;侯生财;李晓北;胡云岭;马迎民;封国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