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翔;廖跃光;黎喜梅
药物性皮疹简称药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急诊之一,现将我科近5年来诊断明确的39例分析如下.
作者:彭兰秀;王玲;温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N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观察疗效.方法:对28例晚期乳腺癌应用NF方案化疗分析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28例晚期乳腺癌病人应用NF方案化疗有效率78.6%.结论:NF方案对晚期乳腺癌化疗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张宁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胃手术用连硬外麻醉时,辅助不同麻醉用药对胃的牵拉反应抑制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男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K组:氯胺酮0.5mg/kg静注;D组:度冷丁1mg/kg,异丙嗪0.50mg/kg静注;P组:度冷丁0.86mg/kg,异丙嗪0.43mg/kg,氯胺酮0.43mg/kg静注.分别记录静注前、1min、5min、15min病人SpO2、R、P、BP;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苏醒例数、术中躁动数、追加辅助用药例数、术中恶心、呕吐例数.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各组病人手术期间BP、HR、SpO2、R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P组追加药物明显少于其余二组、术毕清醒患者明显多于其余二组.结论:P组对抑制胃的牵拉反应效果优于其余二组.
作者:刘平;余清河;王兴高;黎葵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治疗学上的重大进展,是所有心脏病治疗学中唯一能真正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技术,该技术自1987年应用临床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更加完善成熟,我们自2001年9月在胃肠X线机下开展该技术,为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伟;谢东明;阳贻红;钟一鸣;赖小芳;王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6年~2001年间,在上海斜土社区约7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6年监测与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6.8%,死亡率下降52.4%;对照社区发病率上升25.2%,死亡率下降15.5%.1996年~2001年平均发病率干预社区255.4/10万,对照社区为320.3/10万;6年平均死亡率干预社区83.4/10万,对照社区77.9/10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开展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血压病为主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效果明显.
作者:刘德安;徐东红;李明祚;王思青;唐真玲;沈思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共干起自主动脉弓.此变异少见,为积累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信清;张文书;刘仰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见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急性加重期多伴有呼吸衰竭 ,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作者:钟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60岁,因胸痛1小时入院.心电图示:频发室早,急性前壁、高侧壁心梗,其中V3 ST段抬高明显约0.6mv,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1小时后开始静脉滴注尿激酶200万单位溶栓治疗,每半小时查心电图共6次,每2小时查心酶共10次,静滴溶栓药后约1小时左右患者胸痛消失,复查心电图V3 ST段上抬达1.0mv并出现室性加速性逸搏心律、窦性心动过缓,持续约半小时后恢复窦性心律,V3 ST段下降至0.3mv左右,心酶示:CK-MB酶峰在起病后12小时,CK酶峰在起病后14小时,临床间接指标判断再通成功.
作者:谢东阳;阳小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病人的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需化疗3~5个周期,多则6~8个周期,由于反复长期的静脉穿刺,以及抗癌药物的局部血管刺激,病人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此,我们在实行常规静脉选择和穿刺原则下,在化疗药物后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静脉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肺部恶性肿瘤早期不易发现,一旦确诊,往往已到晚期,患者的健康已遭到巨大损害.患者常表现为恶液质,加上胸痛、呼吸困难,有的还伴有心衰,不得不采取强迫卧位,尤其是坐位时间较长者,下肢活动少,易出现双下肢水肿,以胫前区和踝部为甚.1999年,我院内科共收治27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4例出现双下肢水肿.对此,我们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患者的双下肢水肿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涂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以Foley氏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缝闭动脉导管的方法.方法: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并行循环下切开主肺动脉,将Foley氏尿管经动脉导管插入主动脉,然后向尿管球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提拉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后,行动脉导管闭合术.结果:全组52例应用Foley氏尿管控制动脉导管处分流的血液后,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可靠.平均住院日16.5天,全部病人康复出院,除开展此项技术早期发生一例灌注肺外,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Foley氏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有利于术野显露,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有利于心肺保护,同时避免组织撕裂,喉返神经损伤和残余分流等并发症.
作者:李勇;李章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针刺伤传播,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因而,医护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和减少及避免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作者:周序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治疗.方法:对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外来务工者或农村发病率高,感染途径以皮肤粘膜、脐部为多,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基本符合以往文献报道,治疗效果以二种抗生素联用或单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为佳.结论:做好外来人口和农村的卫生宣教,提高住院分娩率;科学护理新生儿,可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正确使用抗生素,足够的疗程;积极的支持疗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嘉琛;李海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能准确快速的鉴定酵母菌,我们在常规的基础上,应用了法国Biomerien X公司生产的API20cAux鉴定系统.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惠英;叶小英;钟淑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臂丛神经阻滞,传统的方法以寻找异感为指征,因缺乏客观性,技术不熟练者失败率高.我院用(B/BRAUN Stimuplex DIG)神经刺激仪定位完成臂丛神经阻滞22例,与传统方法对照,进行比较如下.
作者:詹伟建;王宇川;陈华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国自己研制的中药注射液肝炎灵已获准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并报道疗效较好,甘利欣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降酶效果肯定.我们于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运用甘利欣与肝炎灵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国强;谢志军;黄文峰;许庆林;余红;王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剖宫产术后,产妇因为腹部创口疼痛而影响休息,限制了行为,使病人不能及早开奶,从而影响乳汁分泌,我院自2001年10月对102例病人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本文就其对剖宫产术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谢晓英;叶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死残率高,为改善预后,笔者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北京万特福公司)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16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江辉;兰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848例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8.77%、38.68%、9.43%、22.29%、28.07%.HBV总感染率为74.06%,男性感染率为75.61%,女性感染率为71.38%,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HBV阳性率为76.68%,其它精神病67.8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作者:袁招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一期切除吻合率.方法:对1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左半结肠癌18例,术中行左半结肠切除、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方法安全可行,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痛苦,降低了肿瘤复发率.
作者:陈章永;胡侃;黄文峰;胡自苗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