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

黄明夏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改善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对40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组(治疗组)和口服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8小时均测算左心室收缩期短轴缩短分数(LUSF)、左室射血分数(EF),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组LUSF和EF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ASP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9例报告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是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移位程度,患者的年龄与伤前的健康状况而定的,应用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促进骨的愈合,改善股骨头血供,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等优点.我院从1998年以来,应用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9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宣明;陈仁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不典型心梗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笔者所收治的16例不典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65岁.其中心内膜下急性心梗6例,急性下壁心梗2例.急性下壁心梗并前壁心梗1例,急性正后壁心梗3例,前间壁心梗2例,前壁心梗2例.误诊时间为6小时至7天.易误诊为急性心衰、急腹症、肺心病、心绞痛、急性心律失常、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牙痛及其它疾病.结论:目前急性心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生要重视不典型急性心梗的特殊表现,动态观测心电图及酶学改变,提高诊断水平,降低病死率.

    作者:邱悦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因素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接受茶碱维持量疗法的820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5.1%的病例茶碱血药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10~20μg/ml),37.8%的病例茶碱血药浓度低于10μg/ml,27.1%的病例茶碱血药浓度高于20μg/ml;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沙丁胺醇提高茶碱血药浓度,易使茶碱血药浓度偏高;特布他林、利福平、速尿降低茶碱血药浓度,易使茶碱血药浓度偏低;肝功能不正常、肺心病提高茶碱血药浓度,易使茶碱血药浓度偏高;嗜烟降低茶碱血药浓度,易使茶碱血药浓度偏低.结论:茶碱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嗜好等影响茶碱血药浓度,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对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衍洪;王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对于掌握教师履行职责的状况,区别出教师的不同素质与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至关重要.8.本文系江西省教委省级立项并资助教学研究课题的主报告

    作者:胡树长;赵小琴;刘振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儿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计量学观察

    观察10例5~9个月胎龄的正常胎儿左心室心肌细胞及胞核大小,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胎龄的增长,心肌细胞直径呈现增大趋势,而胞核直径在胎龄5~7月间逐渐增大,在胎龄7~9个月间逐渐减小,且由胞浆的边缘逐渐移向中央.肌原纤维逐渐密集沿其长轴排列,Z线、A、I、H、M带逐渐清晰可辨;线粒体嵴由不明显到明显且密集,沿肌原纤维规则排列;闰盘逐渐成熟,其三种连结(桥粒、中间连结、缝隙连结)逐渐清晰可见;肌将网逐渐丰富,横管位于Z线处.

    作者:涂腊根;梅璞;文建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微量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辜某某,女,28岁,因护理患儿静滴青霉素时,突然感头晕、眼花、胸闷、气促,继之意识丧失.口唇发绀,脉搏细数,心音低钝,心率158次/min,血压测不到,疑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患者血压逐渐恢复稳定,神志清楚.

    作者:李德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于YL-1型一欠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临床使用的改进

    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发明,使治疗大量脑出血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临床上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不好掌握穿刺针进针深度,往往钻透硬脑膜后很可能将穿刺针推入过深,甚至直达血肿中心,而不能理想地用电钻穿刺针置于硬脑膜下.又如,当只有长规格穿刺针而出血部位又较浅时,如何利用现有的穿刺针为治疗赢得时间.我们在实践中对它作了些改进,克服了上述二方面的不足.

    作者:漆化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游离包皮内板片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

    总结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片一期正位尿道开口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本组冠状沟型1例,阴茎型9例,阴茎阴囊型3例.术后1例尿漏,无尿道外口及吻合口狭窄.认为彻底切除纤维索及创面止血,末段尿道修剪成斜面扩大吻合口,游离包皮内板时减少皮片下组织,留置尿道支架2周,术后庆大冲洗支架管及烤灯照射伤口,是预防术后感染、尿漏、尿道狭窄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源湖;邹晓峰;黄明;肖运政;肖日海;邓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罕见异常核型二例

    先证者,黄某,男,1 9 12岁,因智力低下不会说话,行走来我室咨询.患者系第一胎,足月顺产.体检:体重11.5kg,身高71.5cm,耳廓大,耳位低;双手第3、4、5三指均不能伸直,皮纹检查:三叉点上移,高出正常15%,双手通贯掌,双手弓形纹多于5个.父母非近亲婚配.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学英语学习者因素研究

    一、研究的动因1.学习者因素研究的必要性在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普遍重视研究教学的客体,即对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对教学法的研究,更是成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人们似乎习惯于将学生外语学习的成败,较为直接地与教师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教师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寻找佳方法去进行教学或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常常使教师感到困惑的是,有时尝试了许多方法,学生的成绩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认识到,教师和教学方法只是外因,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方面.而学习的内因,即学习者因素,如学习动力、兴趣、信心和学习者所作出的努力,与学习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对学习者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刘宁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过量引起的毒副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在体内是构成某些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缺乏症及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维生素因摄入不足所致的严重缺乏症在不发达地区屡见不鲜.某些人由于偏食而引起维生素摄入不足或因疾病所致维生素吸收紊乱或因一些特殊疾病需用大剂量维生素.如乙醇中毒引起维生素摄入不足,大量吸烟所致维生素D缺乏加重钙缺乏症[1].用注射方法供给营养剂量过大,水溶性维生素可从肾脏大量排出.

    作者:施淑萍;曾靖;邱吉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IV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22例近期疗效观察

    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们用异环磷酰胺(IFO)、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组成联合方案(IVP)治疗晚期肺癌22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守俊;康昭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ACEI与醛固酮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用药前后血清钾、镁离子、心脏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血清钾稳定正常范围,镁离子治疗前低于正常值或正常值低值,用药后有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缩小,EF值治疗前全部低于45%,用药后均有增加.结论:两药合用,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舒祖珽;廖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中CRP检测应用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所谓急性时相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强烈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CRP就是诸多急性时相反应物质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健康人CRP水平<10mg/L.在较长时间里CRP是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基本指标,CRP在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化脓菌的感染升高较明显(>50mg/L):而病毒性感染CRP不升或轻度升高(<50mg/L).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期蛋白特别是CRP可用于早期诊断外科严重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早期监测及判断疾病预后[1].为此,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期间对我院外科手术病人中256例的术前、术后CR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白介素-13与造血调控

    白介素-13是由Th2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造血因子超家族类似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空间结构及受体结构,通过与受体结合,形成IL-13-受体复合物,使JAK活化,启动JAK-STAT6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基因的转录,调节造血前体细胞的功能.本文就IL-13对造血系统的作用,IL-13的受体结构,信号传导的过程作一综述.

    作者:许铭炎;唐洪林;石小玉;王维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附167例报告)

    输尿管结石是肾绞痛的常见病因,超声检查无创、迅速、可动态追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自1997年以来我院B超结合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298例,兹总结其中经临床证实的167例超声多普勒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对40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组(治疗组)和口服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8小时均测算左心室收缩期短轴缩短分数(LUSF)、左室射血分数(EF),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组LUSF和EF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ASP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黄明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口服复方新诺明引起过敏性角膜炎一例

    患者,女性,28岁.因双眼畏光、流泪、烧灼感一天入院.发病前一天曾因上节育环引起宫腔感染而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既往双眼为屈光不正(近视眼).眼部检查:视力双眼为0.08(矫正无提高).眼部刺激征(++),双眼睑红肿、痉挛,球结膜充血(++),角膜表面粗糙不平,全角膜呈弥漫性表层粉尘点状浸润,荧光素染色(+),上皮下点状混浊浸润,前房清亮.其余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唐爱东;曾祥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与预后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者众多,结果颇不一致,我们报告一组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AML儿童患者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严健;李招金;李瑶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钠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致重型颅脑外伤于2000年4月2日入院.深昏迷,GCS评分≤5分,入院时已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d=5.0mm,右侧d=4.0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外耳道和鼻、口腔渗血,颈软,呼吸促,R26~28次/min,P150次/min,BP13.6/8.4kPa,双肺无干湿罗音,心律齐,腹部无外伤体症,肠鸣音消失,脊柱四肢无骨折,四肢肌张力减弱,肌力为0级,生、病理反射均消失.

    作者:蓝光明;温步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